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大作家
    “一个不朽的文学巨匠,他沉浸于写作的热情令人生畏,他充沛的创作精力简直势不可挡”

    保罗·奥斯特:我们这个时代“最高超的后现代主义者”

    本报记者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5月08日   04 版)

        保罗·奥斯特。洛特·汉森摄影。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图片

        广受文艺青年喜爱、多产又畅销的美国后现代小说家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因肺癌不治,当地时间4月30日晚6时58分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家中去世,享寿77岁。

        1

        奥斯特的记者朋友杰姬·莱登最早向《纽约时报》证实了他的死讯。没过午夜,该报网络版就刊出了长篇讣闻。

        这让奥斯特的作家妻子西丽·赫斯特韦特(Siri Hustvedt)非常生气。“我想象过由我来宣布我丈夫保罗·奥斯特的死讯。他死在自家他喜爱的房间——藏书室里,一个从地板到天花板的每一面墙上都放满书的房间,还有照进阳光的高窗。”赫斯特韦特在社交网站因斯塔格拉姆上写道,“不等他的遗体从我们家运走,我就发现他的死讯已在媒体上传开,讣闻也发布了。无论是我、我们的女儿索菲、女婿斯宾塞,还是我的姐妹——保罗把她们当成自己的姐妹一样爱着,她们也见证了他的死——都还没有时间接受这份丧亲之痛。在网上的喧嚣开始之前,我们没有一人能给近亲挚友打个电话,发个电子邮件。我们被剥夺了那份尊严。我不知道此事的来龙去脉,但我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

        奥斯特和赫斯特韦特的朋友、57岁的法国和瑞士演员、因主演凯希洛夫斯基电影《韦罗妮克的双重生活》和《三色:红》而闻名的伊雷娜·雅各布在法国《解放报》的专栏中披露,赫斯特韦特不久前通知她:“保罗已不再接受治疗,是时候来看看我们了。”她在奥斯特去世前一个星期到达纽约奥家探望,他告诉她:“好啊,死在自己的藏书室里也不错。”

        75岁的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赞扬奥斯特“笔下巧妙的自我意识使他成为我们最高超的后现代主义者。如果他的想象力看来这样宽广,那是因为他既是欧洲作家也是美国作家。如果说他背后有梭罗,那么他也有贝克特。你是有可能穿过保罗·奥斯特广场(德字Platz),走过保罗·奥斯特街(法字rue)的。没有多少小说家能获得这样的荣誉。他英俊得不像话,老于世故,宽宏大量,风趣幽默,而且与大多数善谈者不同,他还是个善解人意的聆听者”。

        2

        保罗·本杰明·奥斯特1947年2月3日生于新泽西州的纽瓦克,祖上是波兰犹太移民。他先在新州梅普尔伍德上学,后就读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了1968年的反战学生运动。大学毕业后,他先在油轮上打工,后到法国,在蓝色海岸给人家看房子,与女友和后来的第一任妻子、未来的著名短篇小说家莉迪娅·戴维斯(Lydia Davis)分分合合,顺道尝试翻译萨特和马拉尔美等人的作品。欧洲经历和翻译实践对他本人日后的文学风格有重大影响。法刊《新观察家》曾经亲热地称他为“法兰西的保罗”。

        但他感觉翻译无聊。“我觉得最没有意义的工作要算我后来搞的那些个翻译了。”奥斯特1997年告诉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有大约五六年,我非常努力以翻译为生,但我接手的很多书和翻译活儿都是那么无趣。那些书非常枯燥,坐在书桌前,拼命地搞着你明知道不值得别人花时间来读的东西,非常让人士气低落。我觉得比起翻译坏文字,我宁愿去刷盘子。”

        从法国浪游归来,他便长居纽约的布鲁克林,再不离开,抓牢这儿的地面,从此生根。他的小说《布鲁克林愚行录》(The Brooklyn Follies)开头如下:“我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去死。有人推荐布鲁克林……”62岁的法国小说家塔蒂亚娜·德·罗奈(Tatiana de Rosnay)在奥斯特去世后特意引用了这句话向他致敬。

        1974年回到美国时,奥斯特已立志走文学之路,却不得不以饥饿艺术家的身份蹉跎多年。1997年,在其回忆录《糊口》(Hand to Mouth)中,他追忆了早年在法国打

        工,以及好事多磨的文学青年经历。那是“一段持久的,难熬的,几乎令人窒息的没钱状态,毒害了我的灵魂,让我始终处在一种永无尽头的焦虑之中”。他写道,“一直以来,我仅有的理想就是写作。这早在十六七岁时我就知道了,但我从未自欺欺人地认为我能以此为生。当作家不像当医生、当警察那样是‘职业决定’。与其说这是你的选择,不如说你被选择了,一旦你接受了自己不适合做其他事的事实,就必须准备好在余生走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除非你是上天的宠儿(指望这个的人可要倒霉了),否则你的工作永远不够你养家糊口……”

        为了谋生,他甚至尝试写色情小说,终因“缺乏足够的形容词”而作罢。

        到1982年,奥斯特才出版了一本名为《孤独的由来》(The In⁃vention ofSolitude)的家事回忆录,引起文坛关注。他熬到快40岁,终以异类侦探小说《纽约三部曲》(The New York Trilogy)大放异彩,此书至今仍被视为他的最佳之作。

        之所以称《纽约三部曲》“异类”,盖因其中三个故事——《玻璃城》《幽灵》和《锁闭的房间》——虽然披着侦探小说的老皮,内里却是典型的存在主义的现代主题:孤独的主人公,在对个人身份和人生意义的不断求索中茫然无措。评论界由此在他身上发现了贝克特的影子。“他的主人公皆为从不止息的探询者,问着无尽的人生问题,”加兰·霍尔库姆(Garan Holcombe)2007年在《加利福尼亚文学评论》上写道,“在旅行中跨越辽阔的美国,往往处于孤独,追寻着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的终点;即便这些人没有出门,也总在作着内在的旅行。”

        3

        在《纽约三部曲》后,奥斯特又出版了十几本小说,如《在末路之国 》 (In the Country of Last Things,1987)、《月宫》(Moon Pal⁃ace,1989)、《机遇之歌》(The Mu⁃sic of Chance,1990)、《利维坦》(Leviathan,1992),以及后来改编为电影《烟》(Smoke)的《奥吉·雷恩的圣诞故事》(Auggie Wren's Christmas Story,1992)、《晕先生》(Mr. Vertigo,1994)、让狗来讲故事的《廷巴克图》(Timbuktu,1999)、《幻影书》(The Book ofIl⁃lusions,2002)、《神谕之夜》(Oracle Night,2004)、《布鲁克林愚行录》(2005)、《书房旅行记》(Travels in the Scriptorium,2007)和《日落公园》(Sunset Park,2010)。

        2017年,奥斯特出版了厚达900页的长篇巨作《4 3 2 1》。其特点就是大。什么都大——大句子,大段落,大想法。《出版商周刊》指出,小说的“句子又长又绕;段落巨大,常常绵延一页以上”。《柯库斯评论》看出此书极具野心。《纽约时报书评》也说,新作显示了作者“特大号的雄心和非凡的技艺”。

        奥斯特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 是小说《鲍姆加特纳》(Baumgartner,2023),书中即将退休的71岁哲学教授西·鲍姆加特纳日夜怀念着九年前死于游泳事故的妻子安娜,对安娜深沉而持久的爱定义了他的整个人生。小说在记忆的螺旋中蜿蜒展开,一并述及主人公的青年时代和波兰父亲失败的革命者生活。

        奥斯特的小说有很多成为畅销书,受到从文学爱好者到小偷等年轻人的广泛喜爱。2011年,美刊《出版商周刊》曾开列美国窃贼在

        书店里下手次数最多的书,保罗·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排在第四位,与查尔斯·布科夫斯基、威廉·伯勒斯、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和马丁·埃米斯的作品同居排行榜的前五席。

        但文学批评界对他不太友善,很多人认为他再未达到《纽约三部曲》的水准。他为此恼火,后来索性不读评论。

        他的创作热情仍受同行推崇。85岁的多产美国作家乔伊丝· 卡萝尔·奥茨(Joyce Carol Oates)指出:“保罗·奥斯特是个异人:一个极其热情、机智,有同情心、爱笑的人,怀着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友谊的天赋;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不朽的文学巨匠,他沉浸于写作的热情令人生畏,他充沛的创作精力简直势不可挡。”

        奥斯特喜欢《堂吉诃德》,自己的小说也有多层结构,加兰·霍尔库姆说,就像俄国套娃,故事一层套着一层,每一个都与下一个有所关联,以一种意外甚至突兀的方式,齐奏合鸣。奥斯特的主人公多是作家——他甚至把自己也写进小说(如《玻璃城》和《奥吉·雷恩的圣诞故事》),开篇往往是因变故而回溯过往——如《幻影书》里的飞机失事,或《神谕之夜》里的大病初愈,这些人去调查,去寻访,或将自己隔绝,让生活诸要素最小化,随着故事的进行,不仅去发现自我,也要去发现重新投入生活所必需的那种意义。

        霍尔库姆说,奥斯特像格雷厄姆·格林,有出色的叙述技巧,将观念小说与显著的可读性结为一体,兼具紧张的情节与知识分子的深度。他从不害怕处理大主题:命运、生命的本质,以及对幸福的寻觅,这也让人联想到温·格·泽巴尔德(WG Sebald)和米兰·昆德拉。

        奥斯特还写有三部电影剧本:《烟》《脸上的忧蓝》(Blue In The Face)和《桥上璐璐》(Lulu on the Bridge)。其中,《烟》由华裔导演王颖执导,里面有个威廉·赫特扮演的作家,名叫保罗·本杰明——还记得奥斯特的全名吗? 是的,保罗·本杰明·奥斯特。

        4

        奥斯特的人生多有变故。

        他14岁参加夏令营,徒步旅行时目睹了一个男孩在离他差不多十公分远的地方被闪电击中,当场死亡。他说这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还使他的小说里出现了看似过多的巧合。

        1970年,他的大堂姐在跨越大西洋的飞机上坐到一个陌生人旁边。此人来自奥斯特父亲的老家,奥斯特的奶奶枪杀他亲爷爷的往事由此揭开。

        时为1919年1月23日,已经分居的、和另一个女人生活在芝加哥的爷爷“回到基诺沙,给自己的孩子送来礼物。毫无疑问,他以为这只是一次短暂的拜访,这时我奶奶要他修修厨房里一个出了毛病的电灯开关。断了电之后,奥斯特家的二小子在黑暗的屋里帮他举着蜡烛,而我奶奶上了楼,给她小儿子(我父亲)把被子掖掖好,就手拿出她藏在小男孩床底下的手枪,然后回到楼下,再次进了厨房,冲她分居的丈夫开了几枪,其中两枪射入了身体,一枪在胯上,另一枪在颈部,想来就是这一枪要了他的命。基诺沙当地的报纸公布他享年36岁,不过我猜他大概要年长几岁吧。我父亲当时六岁半,而我大伯,也就是那个手拿蜡烛目睹了谋杀的男孩,时年九岁”。

        杀夫的奶奶以暂时发作了疯狂为由无罪开释,但全家将在谋杀案的阴影里度过今后漫长的岁月。2023年,奥斯特与摄影师斯宾塞·奥斯特兰德合作,出版了反思美国枪支暴力的非小说作品《血流成河的国度》(Bloodbath Nation),收入奥斯特兰德在两年时间里拍摄的美国各地30多起大规模枪击案现场的照片。

        保罗·奥斯特和莉迪娅·戴维斯的亲生儿子丹尼尔成长不顺,年轻时数次因藏毒、盗窃和窝赃等罪名被捕,还在1996年卷入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谋杀案:一位夜总会创始人携同帮凶,杀害并肢解了毒贩安德鲁·梅伦德斯,并抛尸哈德孙河。两年后,丹尼尔承认拥有从梅伦德斯处偷来的三千美元,因此被判五年缓刑。

        2021年,丹尼尔的女儿、奥斯特和戴维斯的孙女、十个月大的鲁比·奥斯特在布鲁克林一处排屋内因过量服用芬太尼和海洛因引起的“急性中毒”,在送院后宣布死亡。丹尼尔向警方自首,供述妻子早晨上班后,他给自己注射了海洛因,躺下小睡,鲁比就搁在他旁边的床上。他醒来时,女婴“脸色发青,没有生气,没有反应”。他给鲁比使用了逆转吸毒过量的药物,但没有效果。

        悲剧并未终止。2022年4月26日,44岁的丹尼尔·奥斯特因吸毒过量在纽约去世。

        大约在2022年底,奥斯特写完《鲍姆加特纳》时,开始出现“神秘的发烧,下午就会发作”。起初诊断为肺炎,最后才确诊为癌症。他从此走进了赫斯特韦特所说的“癌乡”。

        奥斯特说,癌乡没有地图,也不知道手里的护照能不能出境。“不过有个向导一开始就找到你。他核对了姓名,然后说:‘我是癌症警察。你必须跟我走。’那你能怎么做? 你说‘好吧’。这种事其实你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因为他说你要是不跟他走,他会杀了你。我说:‘我想活下去。带我去你要去的地方吧。’从那以后,我就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了。”

        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在中国多有出版,如《月宫》《红色笔记本》《偶然的音乐》《巨兽》《纽约三部曲》《幻影书》《日落公园》《隐者》《黑暗中的人》《在地图结束的地方》《布鲁克林的荒唐事》《神谕之夜》《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末世之城》《密室中的旅行》《冬日笔记》《4321》《墙上的字》《穷途,墨路》和《赌命》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