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鹰
少年的成长历程和心灵嬗变,是儿童文学创作中一个绕不开的主题,事实上,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在这一题材领域已结出丰硕的果实。不过,这些作品大都将艺术视角驻足于当代校园生活,表现少年儿童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与矛盾以及他们的成长与超越。徐贵祥的《晨语》(明天出版社出版),却另辟蹊径,聚焦于战乱时代一群少年不同寻常的经历以及他们在战火纷飞中的成长,以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感染力,弘扬了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
作为以军旅题材创作见长,并在长期的文学耕耘中取得丰硕成果的作家,徐贵祥在军事题材儿童小说创作中显示了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尤其体现在其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刻画中。作品开篇,作者就以“曾凯人还没到,名气先到了”这种先声夺人的描述,不但把曾凯这一机智、勇敢的少年带到读者面前,也把思明中学这一典型环境以及学校中的老师和同学一一展现,尤其杜双虎、毕得宝、杨柳等少年形象的塑造,更是栩栩如生。应该说,思明中学给他们提供的平等、自由的环境和崭新的教育理念为他们的心灵成长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又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环境也在他们的成长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使其展现出性格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毕得宝作为富裕家庭的独子,虽然聪明、灵慧,但又在父亲的娇宠下养成了胆怯,甚至有些懦弱的性格特点;杜双虎来源于乡下的贫困家庭,他勤劳、淳朴,却又不失乡村孩子的野性,有时还喜欢搞点恶作剧;杨柳是这部小说中唯一的女孩子,可她比男孩子还要“男孩子”,心直口快,有时还爱管闲事;至于作品开篇出现的曾凯,就更具有神秘色彩了,受其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的父母影响,他比一般孩子更为睿智、警觉,但又常常过于自负,甚至一不小心就会惹出祸端。作者将四个性格迥异的少年置于思明中学以及日本侵略者到来前后的芍药镇这一典型环境中,让其于性格的相互冲撞中体悟同学之间友情的可贵以及更为厚重的家国情怀,于此,他们的心灵成长历程也便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他们是十一二岁的少年,毫无疑问,他们身上具有任何时代的少年都具有的特质;不一样的是,他们生活在战乱年代,国破家亡的现实必然会在他们心灵上刻下深深的辙痕,也激发出他们心中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和平时代的少年相比,他们多了些少年老成;当然,他们也必然要面临突如其来的家庭与人生变故。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得不像成年人一样,做出人生的选择。毕得宝因墨水笔事件引起了同学的误解,又因和父亲一起被 日本人囚禁的过程中窥破家里的管家刘弯的秘密,并机智地利用刘弯送出了情报。至此,毕得宝成熟了。这是一种于困境中谋生存的成熟,也是作者对毕得宝这一人物性格的升华。其他几个少年的成长经历也无一不是如此,战争环境使得他们不得不做出人生的选择,正是这一过程中,他们稚嫩的童年心灵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他们的成长历程也更加波诡云谲,斑斓多彩。
对人性的深刻洞悉与揭示,是这部作品的重要特色,也成为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底色。胆小怕事却又不失民族气节,一心想求身家性命的保全却又无法保全的毕景期;一身正气同时又诙谐幽默的郑智;看似忠心耿耿却投靠了日本人的管家刘弯;虽然与汉奸马森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却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的侯魁;还有深藏不露的济源师傅……正是这些,显示出国难当中小镇人物众生相以及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当然,给孩子们最直接影响的还是学校的老师,给孩子们讲《最后一课》的方楚老师,机智沉着、临危不惧的李华老师,还有林校长、于老师等,他们在给孩子们以知识滋养的同时也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并身体力行,带他们走上了抗争之路。正是因为作者对芍药镇这一典型环境的深刻揭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之路,也才具有了更为丰厚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