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4月03日 星期三

    大奖
    “将二十世纪的创伤性经验转化为多以妇女为主人公的复杂故事”

    波兰作家约安娜·巴托尔获含金量极高的奥地利国家奖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4月03日   04 版)

        约安娜·巴托尔。玛格达·许克尔摄影。祖尔坎普出版社图片

        ■本报记者康慨

        56岁的波兰小说家、记者和学者约安娜·巴托尔(Joanna Bator)获得了2024年的奥地利欧洲文学国家奖,并获奖金2.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9.5万元。

        评委会认为,巴托尔是因为“将20世纪的创伤性经验转化为多以妇女为主人公的复杂故事”而获奖的。

        巴托尔1968年生于瓦乌布日赫,现居华沙,曾在弗罗茨瓦夫学习文化科学和哲学。以论文《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Feminizm, postmodernizm, psychoanaliza)获授博士学位后,她在波兰科学院工作,并在华沙、纽约、伦敦和东京的大学教授哲学和文化科学,同时为《选举报》写专栏。

        她在2004年出版的旅日笔记《日本扇子》(Japoński wachlarz)和2009年以家乡瓦乌布日赫为背景的家庭传奇小说《沙山》(Piaskowa Gór)多获好评。

        2013年,她以前一年出版的《黑了,快入夜了》(Ciemno,prawie noc)获得了波兰最重要的文学奖尼刻奖。这部小说同样以瓦乌布日赫为背景,描写记者阿莉恰·塔博尔(“塔博尔”〔Tabor〕和“巴托尔”只是变更了姓氏里两个字母的位置而已)回到家乡,就三童神秘失踪案展开调查。巴托尔吸收了恐怖小说和侦探小说等类型文学的元素,深入探索了邪恶世界的机制,警告读者,历史的恶魔随时有可能苏醒。

        巴托尔“在作品中多次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暴力历史,这段历史至今仍是欧洲与波兰关系的特点”。奥地利欧洲文学国家奖的授奖辞特别指出,“她的创作方法从无说教,而是善于观察,精于语言,俏皮,充满想象和幽默。”

        2019年,导演博雷斯·兰科斯曾将《黑了,快入夜了》搬上波兰银幕,但反响平平。

        奥地利欧洲文学国家奖创办于1965年,有极高的含金量,往届得主包括艾莉·史密斯(2022)、克劳斯瑙霍尔考伊·拉斯洛(2021)、米歇尔·韦勒贝克(2019)、卡尔·奥韦·克瑙斯高(2017)、米尔恰·克尔特雷斯库(2015)、帕特里克·莫迪亚诺(2014)、塞斯·诺特博姆(2003)、翁贝托·埃科(2001)、艾什泰哈齐·彼得(1999)、钦吉斯·艾特玛托夫(1993)、萨尔曼·鲁什迪(1992)、纳道什·彼得(1991)、玛格丽特·杜拉斯(1989)、米兰·昆德拉(1987)、克里斯塔·沃尔夫(1984)、多丽丝·莱辛(1981)、西蒙娜·德·波伏瓦(1978)、伊塔洛·卡尔维诺(1976)、瓦斯拉夫·哈韦尔(1968)和WH·奥登(1966)等。

        该奖去年的得主是塞内加尔裔法国作家玛丽·恩迪亚耶(Marie NDiaye)。

        今年的颁奖典礼将于7月27日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举行。

        约安娜·巴托尔的书外译不多,在世界主要语言中,目前所见仅有德语译本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