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3月27日 星期三

    “老苏农”见证他们的足迹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3月27日   07 版)

        ■王慧骐

        1992年,经当时的国家教委批准组建的扬州大学,其校本部大楼就建在原苏农的地面上。苏北农学院的名称起于1952年,迄于1971年。一度因南京农学院迁来扬州,与苏农合并而更名为江苏农学院。1979年南京农学院重归金陵,而江苏农学院的名称则一直保留到扬州大学组建时。

        知道苏北农学院的历史并亲自参与其建设和发展的一辈人,大都已渐行渐远,走进了烟云深处。但他们的子孙还在,那一代人身上和时代紧密相连的勤勉作风与治学精神,无疑对后代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这篇小文拟说几位曾经苏农的老人和他们的子嗣,试图从一个小的切面探寻两代人之间某种相似的精神追求。

        其一:2020年5月以95岁高龄辞世的邱声文先生。邱先生1955年初从重庆西南财校毕业后被分到苏北农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工作,至1988年退休,一直从事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程的教学。其间编写过《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经济理论和方针政策问题解答》等专著。了不起的是,就在邱先生去世前的一个月,广陵书社为他出版了仿“楚辞”笔法写就的一部长达2816行的辞赋集《中华历史纪要歌》。一个早年曾就读于川大历史系的学子(邱先生读了两个大学),以这样一部富有特色的释史书,为世人留下他生命的绝唱。邱先生育有二子一女,分别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其中次子邱志远1982年考入税务系统,已有了近40年的从业资历。多年来他在扬州所辖区县为上万名纳税人进行过200多场普法讲座,主持设计了“个人所得税自助申报软件”“自然人税收定制微网站”“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平台”等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工作创新项目。

        其二:刘建遂先生,原苏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生理解剖;其妻张万鑫,同在畜牧兽医系教授饲料营养。他们二位乃青梅竹马。张万鑫于1953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次年至苏农任教;刘建遂从部队转业后也来到苏农,两人在这儿喜结连理。夫妻同在一个系,同进同出,教书育人,不光编写教材,还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刘建遂先生2017年离世,享年87岁;张万鑫女士2019年离世,享年90岁。他们也生有二子一女,长子名张庆(随母姓),在扬州文坛小有名气。上世纪80年代初就读于扬州师院夜大中文专业,后一直在企业从事经营管理。2009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兼搞摄影。有相当数量的诗或散文诗在各地报刊发表,并获得多个奖项。2015年在扬州市文联的支持下由文汇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摄影/散文诗集《古城情思》。

        其三:毕业于原国立中央大学(即今南京大学)飞机发动机专业的王荣先生,1950年分配至苏北行署农林科任技术员;1952年苏北农学院建院时调来筹组农业机械系,并任该系第一任系主任。后几年农机系撤消,保留农机教研室,划入农学系。扬州大学成立后,农机教研室转至扬大旗下的工学院。王荣先生一生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包括拖拉机)和植物保护机械的教学、设计与科研,在不同的年代主持过多项省部级的科研项目,设计出了一批受到各地农村或农场欢迎的农业机械,多次获得农业部、国家科委等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江苏省科技成果金质奖。还编写出版过多部个人专著,为学术界一致认可的是他的“植保机械三部曲”,即1978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的37万字的《植保器械》(1988年又出了修订版)、1990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50万字的《植保机械学》和2002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71万字的《植保机械理论与设计》。王荣先生因病于2010年去世,享年92岁。王荣先生有二子三女,次子王慧骏是国家恢复律师制度后的第一批执业律师。曾获得过“扬州十佳律师”“扬州知名律师”称号。有论文获国家司法部全国律师专业论文金獬奖、江苏省律师优秀论文奖。王慧骏青年时代即热爱文学,上世纪80年代初便在国内一些文学刊物上发表小说和诗歌若干。凭借他对法律业务和社会各类人物的熟悉与掌握,这些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废寝忘食,勤奋创作,业已出版了法制题材中篇小说集《为你辩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长篇纪实小说《为你活着》(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2月版)、22集电视连续剧《维权使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10月版)。

        三个“老苏农”的子弟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了一条他们的父辈曾经走过的路。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生活对专业的理解与认识,以文字的形式留在了这个世界。所以把他们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那就是他们从小在这儿出生,在这儿长大,“老苏农”的院墙和河道可以见证他们的童年和少年。他们为“老苏农”赢得了荣光,当然也为自己的历史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