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淑英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当我们读到孩子写的诗,被他们的飞来之语击中心房的时候,脑中大概都会跳出这样一句话来。孩子电光石火般划过的灵感,一旦被捕捉下来,其艺术能量足以让人惊叹。最近,读到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儿童诗集《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对对小朋友两岁到八岁的天真诗语,以及他的妈妈在导读手册中所记录的孩子写诗的过程,使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儿童与诗歌之间的天然联系。
翻开诗集,第一首就是《没有人知道的地方》:“海/花蕊/一只蜗牛的触角/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没有人知道的地方//没有人知道/却很热闹/在最深的海底/在花蕊的中央/在蜗牛伸出的一只触角里/许多声音在说/许多影子在走”。这是对对5岁时走在剑桥的乡间路上说出的话,这样自发的“诗语”是孩子的一种随性呢喃,却有着天外飞来的神妙,其文学感觉令人惊艳。孩子总是用毛茸茸的触角去感受世界,敏感与好奇常常能够带领他们抵达一种高级的艺术境界。“雨天过后/外公家的墙外/爬过一只/找不到壳的蜗牛//妈妈说/它叫蛞蝓//它爬得很慢/四处看/看它的壳掉在哪里/能不能找回来/再当一只蜗牛”。读到《蛞蝓》这首诗,我的心里又是一惊。孩子把蛞蝓当成了蜗牛,他在获得明确的知识信息以后,仍然在原有的认知体系里展开联想,以形象的方式触及了关于身份历史的深刻意蕴,显得天真又深邃。
对对在幼年“诗语”阶段所作的这些诗,给人以新鲜感与惊奇感,显现出了极高的文学天分。而他的妈妈赵霞则以一个儿童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的专业敏感,及时捕捉住了这份才华,并通过对“诗语”的记录、选取与整理,保证并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质。与此同时,读诗的过程也是激发孩子写诗兴趣的重要准备,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输入,才能更好地培养诗歌的语感,让孩子真正进入到诗歌的语境中去。对对妈妈在导读手册中提到,有段时间,对对常读《童诗三百首》,于是产生了主动的诗兴,尝试连贯地作“诗”,而且能够把停顿和节奏也清楚地说出来。这说明,孩子对诗歌这一文体开始建立模糊的观念和形态,并从自发的诗语阶段转向自觉的创作阶段。
对对上小学以后,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自主创作的能力也随之增强。这个阶段,对对妈妈在记录的过程中让孩子一起参与讨论,同时给予适时引导,使其诗语的表达更具艺术性和完整性。《家》这首诗的产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袜子是脚的家/床是被子的家/耳朵是声音的家/书是故事的家//树是叶子的家/画是颜色的家/海是船的家/夜晚是梦的家//没有地方/是风的家”。最后两句,无疑是整首诗中最令人惊喜的地方,而这正是对对在妈妈引导下凝神思考的结果。面对孩子说出的很多关于“家”的诗句,妈妈的回应是:“都很好啊,再想一想,还有更不一样的吗?”只是轻轻的点拨,却让孩子从重复性的模仿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语言。
写作的天分加上艺术的引领,让对对的很多诗显得意蕴绵长、余味无穷。特别喜欢《发呆比赛》这首诗:“金龟子、屎壳郎和毛毛虫/一起比赛发呆//金龟子发呆的工夫/它的朋友找到了一棵蓝莓树/它去吃蓝莓了//屎壳郎发呆的工夫/它的朋友滚完了一个粪球/它去玩粪球了//只有毛毛虫一直在发呆/一动不动/休息的时候/它做了一个茧/在茧里继续发呆/直到变成蝴蝶。”发呆比赛这个想法是多么童真有趣,而动物角色的选择及其动静变化的过程,又使诗歌的内涵逐渐丰盈起来,最终呈示出耐人寻味的生命意蕴。这样的意味,在《太阳的颜色》这首诗中显得愈加深邃:“秋天/叶子一片一片/从树上掉下来//它想记住太阳/就把自己/变成了太阳的颜色/金灿灿 红彤彤/在泥土里/做有太阳的梦”。孩子的诗意目光,让秋日落叶在太阳的光泽下拥有了生命的恒久价值,如此美好的想象,不由得让人对这个世界心存希望,满怀憧憬。
对对写诗的灵感大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却在细微处闪现着动人的光芒,散发着爱与温暖的气息。对对的诗同时又显得十分开阔,在童真的念头里包含着哲思,在对未知的探寻里走向深处。让人欣喜的是,对对的诗呈现出一种原生态的单纯、稚拙与欢愉,透着活泼泼的孩子气。我相信,只有当身边站着理解和欣赏他的大人,孩子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在诗中保留童年的天然状态,以自由的方式去创建属于自己的诗歌王国。
因此,在我看来,孩子所创作的诗歌作品,加上妈妈所提供的“导读”副文本,让《没有人知道的地方》这本诗集在当代童诗界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面对孩子写诗这件事,身为童年文化研究者的赵霞有着非常明晰的立场与见解,她认为,“诗是童年存在一种方式”,而“我们可以做的,也许是让这种诗的感觉在孩子身上维持得尽量久一些,让这些诗意在他们心里浸润得尽量深一些”,最终让“诗的光彩”成为“生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