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原
青年报告文学作家李琭璐新作长篇《苍生大医》,是一部真挚感人的传记作品。传主是时代楷模李桓英。李桓英毕生奉献于国家麻风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斯人已逝,但她独具风采的百年人生传奇,却牵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苍生大医》以22万字的篇幅,运用多种笔墨,为读者真实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崇高的大医形象。读罢作品,闭目回想,李桓英的精神形象鲜活地跃动在我们的面前。
医者职业特异,“大医”必须“精诚”。“大医精诚”语出唐代杰出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医学典籍,其中的“精”意谓医术精湛,“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而“诚”则更多地关乎医道医德。“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如此可为苍生大医”。李桓英之谓“大医”,是因为她既业精博极,更仁爱病患,以其独特的“精诚”救治提振许许多多疾苦困厄者,在与“苍生”命运的联结中炼成了“大医”的崇高与荣光。“李桓英是麻风病人的摆渡人”,“遇到李桓英,是一个病人的幸运。遇到这个时代,也是李桓英的幸运”。为这样的大医画像立传是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也是许多读者的阅读期待。
时代楷模是新时代主题报告文学写作的重要题材,可读之作不少。作为非虚构文学写作的时代楷模叙事,其价值生成的前提与所写人物及其故事的信息含量和质量紧密相关。这里所说的信息含量、质量,指向楷模人物在公共性存在中所具有的特异性、丰富性和精神厚度等,包括他(她)所承载的时代内容、历史光影和自身独特的行状和个性特质等。无疑,李桓英是一个很有历史、很有故事的特异而丰富的人物,101岁的人生宛若一个“大容器装置”,读者从中可以探知林林总总的物景和人事。出生于1921年的李桓英,目睹过外敌入侵,国破民辱、民不聊生的黑暗,她跨越山海,游学欧美,任职于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项目组,受教于现代医学并得到历练。只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的归属就是我的国家,我必须把最好的年华贡献给祖国”的真挚心愿,毅然放弃优渥的生活和高薪的岗位,辞别父母弟妹,只身奔向新中国。其间虽也历经挫折,但初心不悔也不改,将自己50多年的热忱和才华献给了祖国麻风病防治医疗事业。李桓英终身未嫁,在95岁高龄时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苍生大医》主人公这种富有张力的人生历程,为作品叙事的展开置备了独一无二的信息。人物丰富多质的人生时空所建构起的自身的故事,就是一种容量超大的个人史兼具民族大历史的厚重史著,其中峰回路转引人入胜的故事堪称传奇。李琭璐以清晰而有章法的叙述,通过将人物回归到曾经的历史现场的方法,叙写李桓英“无问西东求学路”“世卫组织露峥嵘”“回国献礼展身手”“彩云之南梦伊始”“中国方案创世界”“奋斗不知老将至”的人生传奇。作品的书写既注意写出传主人生行旅的完整性,同时又突出了其作为麻风病防治领域中大医的核心叙事,彰显出“苍生大医”的炼成之路。
可读的人物传奇不仅要真实地讲述传主外显的人生故事,更要挖掘并呈现其内在的精神格局和人格特质。大医者,必有大情怀和大灵魂。显然,李桓英有历史、有故事,更有仁怀和大灵魂,《苍生大医》给读者展呈出的正是这样的李桓英。作者对人物的再现,注重行路与心路并置,内外映照,从而更形神兼得地抵近人物的原真,切实地增强了人物非虚构叙事的感染力和对读者的人生启示意义。李桓英之所以成为大医李桓英,是因为她对祖国有着一颗真诚的热爱之心,对病患抱有一腔博爱的仁怀。这是人物立身成大业的精神根基,也是她灵魂博大的要素。李琭璐没有平面地仅从时代之维作观照,而是从人物的历史关联中发现其时代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从而使人物具有了独特而自在的精神根脉。李桓英的爱国与仁爱有着家族精神基因的遗传和自身阅历的悟觉。祖父是清朝官派留日学生,“经常给李桓英讲起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一颗爱国的种子在她幼小的心中早已埋下”。日本侵华,祖父“终不附逆”,受辱而亡,其民族气节更深刻影响到李桓英。而李桓英学医自立也是尊奉祖父意愿。战时辗转,在同济大学医学院求学,深得学校“要做万人之医”的启发,立志精诚服务苍生大众。这些都成为李桓英日后的精神之源,并且成为她人生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自动导航器”。
作为苍生大医,李桓英面对的病患非同寻常,是曾经人见人躲、如临大敌的麻风。“歧视经过千百年发酵,让这两个字背负上太多方面意义。”李琭璐笔下的李桓英却是一个逆行者。“她是麻风村的常客,也是贵客。”云南,因为麻风病的防治差不多成了李桓英的“第二故乡”,她曾30多次来到这里访病救治,指导工作。报告文学是一种叙事性非虚构文学方式,传记类的写作必须通过具有表现力的情节、细节,再现传主真实的人生及其精神图谱。大医在作品中不是类型化的概念,而是她的实实在在的“真人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李桓英直接把实验室搬到麻风村里。”巡诊看病,“病人的手脚有残疾,李桓英先看看手,再把病人的鞋脱下来,又看看脚,最后检查鞋里是否有异物。”李桓英的形象是立体的,对待工作,她讲究精诚以至严苛,但生活中的她却和蔼可近,“戴着金丝眼镜,颈间常围有精致小丝巾”,“酷爱听古典音乐”,“爱热闹”“爱玩儿”,这是一个可敬、可畏、可爱的“苍生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