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3月06日 星期三

    金宝祥先生与《隋唐五代史要义》

    魏明孔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3月06日   09 版)

        左:金宝祥(1914~2004)先生,右:《隋唐五代史要义》,人民出版社2022年出版

        关于《隋唐五代史要义》的写作,金宝祥师是如此说的:

        六十年代初,我对隋文帝父子、唐太宗父子倾全国之力,三番五次地打高丽,不得其解,心殊不快。“文化大革命”中,夜间无事,潜心研读有关史书,边读边思,似有所悟。1972年写《中国古代史》隋唐五代之部时,才有所悟。……(《隋史新探· 序言》第1页)

        金先生主编三卷本《中国古代史》并亲自撰写了隋唐五代史,始于1972年并于1977年4月作为学校(西北师范大学,时称甘肃师范大学)的教材内部发行。我们历史系77级及后来的数届同学,用的就是这部教材。

        因为77级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系上配备的授课老师阵容强大,其中隋唐五代史就是由时任系主任兼省历史学会会长、《西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的金宝祥教授亲自讲授的。金先生非常儒雅,上课很有感染力,讲授到关键处如身临其境,使人有无尽的享受与回味,以至于我们前后班同学现在见面时还在每每回忆。先生备课非常认真,每节课都要有新的内容与见解,备课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读研究生时,第一学年金先生给我们三位同学每周在先生府上上一次专业课,一般是晚上7点开始,讲到10点左右结束,一次先生给我们上课居然到凌晨1点多才下课,要不是李宝通师兄发出了鼾声,先生仍犹意未尽。金先生上课时多次与我们进行讨论,如他问我们对具体史料或对经典作家的一段话的理解或看法,课堂气氛非常民主。上课时先生要给我们沏上其家乡的上等龙井茶,尽管先生早已戒烟,却不时给我们散发牡丹牌香烟,如果我们动作慢,先生就会给我们散烟并亲自点烟。不仅如此,先生作为系主任每个星期六下午都去一次系里,处理完系里的工作后,便会来到宝通师兄和我合住的宿舍(王三北师兄不住研究生宿舍),与我们交谈两个小时左右,谈学问,讲人生,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每个星期六下午我们绝不会外出。在当时全校同级的13个研究生同学中,都对我和宝通师兄非常羡慕。我们有金先生这样的老师,确实非常幸运。今天,老师上课时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眼前。

        先生在学术上的执着与严谨在学术界有口皆碑,对自己的要求近乎严苛。上世纪80年代初,先生应约为上海高校的一本纪念文集撰写论文,最后清样都看过两遍,先生还是主动撤稿了,他认为论文中一部分的基本观点在其以前的论著中已经表述过,绝不可重复发表。先生在上大学时署名发表了题为《汉末至南北朝南方蛮夷的迁徙》(《禹贡》1936年第12期)的论文。原来金先生在大学时同时选修了蒙文通教授的《魏晋南北朝史》和冯家昇教授的《沿革地理》等课程。冯教授课后要求交作业,金先生便将所听蒙教授的上课笔记进行了认真整理,搜集史料并参考了前人论著后,认真作了补充完善作为作业上交,便回老家萧山度暑假去了。冯教授认为金先生作业写得非常好,就直接将其推荐到《禹贡》发表。等金先生回京后看到杂志后,认为文章主要是根据蒙教授讲授的思路写成,自己只是对其进行了补充、完善,不应该算自己独立的学术论文。金先生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我在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时,就多次听到金先生在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和历史系教师会上讲过此事,在给我们研究生上课时也谈到此事,先生讲他就为此事而患了神经衰弱症,苦不堪言! 金先生将此事记了一辈子,时常讲起,讲给别人听,更是讲给自己听,时常警示自己和学生。每每听到这里,我们学生都会受到一次心灵洗礼! 先生治学之严肃,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多次聆听金先生讲授中古历史的学生,我认为自己有义务将老师的讲授内容进行必要的整理而出版。这次整理,主要根据《中国古代史》中册第六章“隋唐五代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及其矛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的强化、各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农民起义的巨大作用”,以及金先生给77级本科生、81级隋唐史硕士研究生上课时的笔记整理而成。全书分为十二讲或十二个专题,均是隋唐五代史中最核心的内容。在整理过程中,大学同班同学青岛大学李曙新教授、师兄李宝通教授提供了其大学笔记、研究生笔记以作参考。

        这次整理,尽量根据先生讲义的原貌,我只是做了如下具体工作:一是对原讲义中所引用的史料进行了逐条核实,因为当时的印刷水准有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只是进行了技术方面的处理。二是对个别不太清楚的地方,按照金师其他论著做了必要的补充或说明,这样便在注释中以“明孔按”或“按”标识。三是根据当下出版社对于学术著作的规范及其他具体要求,对文中的个别表述及注释作了一定的处理。从整体上讲,《隋唐五代史要义》一仍原貌,保留了当时老师讲义的原生态,反映了50年前作者的时代特征。我想,这是金先生自始至终追求主客相通、古今相通的心愿。

        (编者注:今年是隋唐史名家金宝祥先生诞辰1 10周年、去世20周年,本报特刊发金先生弟子魏明孔先生此文,以表纪念之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