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2月21日 星期三

    时地并重,考辨精当

    ——《李纲作品编年系地谱》评介

    王可喜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2月21日   08 版)

        《李纲作品编年系地谱》,李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8月第一版,126.00元

        李欣副教授的《李纲作品编年系地谱》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唐宋文学编年系地谱丛刊》的成果之一,2023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61万字,是著者花费十年光阴精心结撰而成的一部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首先,时地并重,视角新颖。李纲为一代名贤,故宋以来,为之撰年谱者不绝。南宋时其弟李纶、门人郑昌龄撰有同名年谱《梁溪先生年谱》,清代黄宅中、杨希闵亦撰有同名年谱《李忠定公年谱》,然皆比较简略。今人赵效宣《李纲年谱长编》对李纲行止事迹考订尤详,但作品编年则较粗略,更鲜有系地,大多是将同一年所作篇目汇列一处,而于具体创作时地鲜有考订。学界虽有一些考订李纲行迹及创作具体时地的成果,如《李纲与福州天宁寺之考论》《邓肃与李纲的翰墨交游述略》《李纲在绍兴二年的行踪——宁化草仓祠诗碑考辨》,但成果不多,也比较零散。著者通过搜罗史料、细读《李纲全集》文本,在吸纳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考订李纲的行迹及其交游,重点考辨其现存作品之创作时地,将绝大部分作品做了准确的编年和系地,不仅从时间的维度展现了李纲文学创作的历程,而且从空间的维度展现了作品的地域分布,从中可以考察李纲创作高峰期、低潮期的分布规律及创作的时段变化,也可以考察这些变化与作者仕宦地、贬谪地、长居地之间的关联。时地并重的研究视角使其濯旧出新,后出转精,为进一步研究李纲其人其作及宋南渡文学史、文化史、学术史提供了最新的编年系地成果。

        其次,求真证伪,考辨精当。该书在考订方面有四大贡献:第一是缺者增补,挖掘新史料。如梳理了学界鲜少论及的青少年行迹,统计出每年创作的诗文词赋总数,并对这些作品的创作时地予以一一考订,包括《李纲全集》未收录的《近被诏书帖》《单骑帖》及石刻题跋等作品,通过挖掘丰富可靠的新史料得出新结论,填补了学界的空缺。第二是略者增详,内容具体化。如李纲宣和元年(1119)赴沙县行迹,现有年谱都简略提及,然著者考订,李纲是年秋天从开封出发,过苏州、吴江、嘉禾、临平、杭州、富阳,冬渡浙江至桐庐、兰溪、衢州、玉山、信州、铅山、鹅湖、紫溪、分水岭、大安驿、武夷山、建阳、建安、剑浦,十二月抵沙县,沿途经过的具体地点、时间及创作的作品都一目了然,内容丰富具体。又如李纲与吕颐浩、秦桧、赵鼎、张浚等人的书信往来,著者详加考订了每封书信的具体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可立体考察李纲的行迹、交游与创作,内容详实。第三是误者考订,补正讹谬。如建炎二年(1128)李纲贬谪鄂州途经的“苦竹岭”,应指湖北通城苦竹岭,李纲辗转至湖北通城、崇阳就受命移居澧州,遂经湖北蒲圻,趋湖南临湘、岳阳,渡洞庭湖,过华容,至澧州,实未至鄂州。第四是言之有据,论证更充分。每条纲目下,都有论证条目之论据,或引自史志、或引自子集,史志以《宋史》、宋志为先,子集以他文、自文排序,如引文相近者,引用权威文献后,说明其他文献出处。如引文有异者,按照时代及权威性顺序依次引用,然后,条分缕析,辨析后取可信史料为证。做到每条目有引文、有出处,这比以往年谱仅注明文献出处论证更充分,结论令人信服。

        最后,征引浩博,详瞻完备。该书虽重点考订李纲作品之编年系地,但也兼顾其行迹及交游。李纲作品,除《靖康传信录》《建炎进退志》《建炎时政记》外,现存诗歌1574首、散文1165篇、词54首、赋23篇,该书力图探本寻源,求真证伪,对其创作时地一一予以考实,对李纲已佚之作的创作时地,也予以考订说明,一展作品之全貌。李纲行迹,虽有前人年谱等成果可借鉴,但著者增补新史料、考订正讹谬、行迹具体化、条目有出处的细化处理方式使得内容更为详瞻。李纲交游之亲友同僚有近200人,交游者的生平事迹、交游的具体时间及地点、唱和的作品也是该书考察的内容。笔者深挖史料,考订出很多前人没有发现的交游活动及交游唱和作品,如靖康元年(1126)五月二十三日至六月二十五日之间,辟王以宁、沈琯、胡德辉、何晋之、翁挺、张叔献、黄锾等人为属官、幕僚事。通过李弥逊的和词,考订出大约绍兴元年(1131)至五年间,李纲居福州时,尝作《蓦山溪》《洞仙歌》《临江仙》《诉衷情》《好事近》词与李弥逊唱和,词作已佚。李纲作品之多、行迹之广、交游之众,为考订工作增加了难度,而著者将宋代以来有关李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不仅包括年谱、文集、生平事迹及交游考订、作品创作时地考证等著作论文,而且挖掘书画、题跋、笔记、石刻、方志等文献中的新史料,直接引用书目近200种,可称征引浩博,详瞻完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