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

    孙玉石先生的两大精神师承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1月31日   18 版)

        ■郭小聪

        著名新诗史学家孙玉石先生说过:“诗意是一种扣人心弦的东西。”这话出自诗人之口很自然,但一位著名学者这么说就很感人了。因为他俯瞰诗歌,却不高高在上;他有自己的理论构建,却仍能相信作者与读者“最终会在一个美感点上找到心灵的认同”,这并不容易。

        兴盛一时的当代阅读美学和接受理论,片面强调阅读理解对于作品存在的能动作用,甚至让人觉得,他们想说的是:若读者不存在(其实是学者不在场),作品就不存在了。

        孙玉石先生并不否认读者的积极介入作用,但他反对以主观随意性取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认为诗学研究工作不应是无情的解剖,而应是深沉的凝视。就像在灿烂夜空中观察一颗星,既要弄清它在宇宙中的确切位置,又能欣赏它的美丽,如其所是地加以描述和研究。所以,“理解和欣赏虽然不是一回事,但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理解是进入欣赏的准备,欣赏是实现理解的成果”。也就是说,严谨的审视与诗意的鉴赏可以共存,理解与欣赏并不冲突。

        孙先生这一研究思路,呈现出与两大精神师承的内在关系。一位是林庚先生,飘逸高蹈,脱俗之见往往源于诗人的真性情、真感悟;另一位是王瑶先生,学风严谨,眼光犀利,富于政治智慧和历史洞见。两位大师的治学理路明显不同,而且最早正是由王瑶先生在评论林庚《中国文学史》时指出来的:“贯彻在这本书的整个的精神和观点,都是‘文艺的’,或者可说是‘诗’的;而不是‘史’的。”孙先生对此进一步解释说,林庚是以自己的“史观”来观照文学史的,融合了诗人的理想,自有其不可替代的探索价值,因而可以说是诗的。而王瑶依据“文学史的普遍性原则”,强调对现代实证精神和方法的追求,则可以说是史的。

        作为王瑶门下高足弟子,又与林庚有朝夕聆教之谊,孙先生受到不同师承影响是清晰可见的。首先,“诗的”与“史的”这两种治学理路微妙地对应了孙先生的两个研究方向:中国现代解诗学研究和中国新诗流派研究。前者更需要审美观照,后者更重史家眼光。其次,与之相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一个是历史视角,所谓“历史的视角,就是要努力寻找研究对象的历史参照系”,这切合王瑶“文学的史应该是史的文学”的主张。另一个是审美视角,强调诗歌研究要更好地“接近和了解这些人类智慧创造的‘精神花朵’”,也是为了“让美的诗歌作品如何更好地介入民族精神的提升”,这又切合林庚倡导的“诗歌应当拥抱人生”的理想。第三,这也形成了平行着力的研究方式,既要不失“解诗的美丽”,又要拿出“理论的构想”,自然会让理性感性交融、微观宏观并重,尽力从中寻找契合点。

        不过,“诗的”与“史的”这两种影响并非是泾渭分明的,而是相互渗透的。正是孙先生指出其交叉融通之处:“我们读诗,不是要在其中寻找什么深奥的政治的或哲学的教诲,更重要的是为了得到一种审美的享受。这样就要求把诗当做一个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实体来把握。为了解一首诗,我要了解整个的潮流。为了把握和论述整个的潮流,我又要努力去弄清每一首诗的审美的内涵。读一首好诗,必须在诗的内在创造逻辑上去把握它。”换言之,以审美的态度读诗,自然是诗的,希望弄清来龙去脉,自然又是史的,这其实是一件事情。

        一般情况下,孙先生“诗的”激情是隐于“史的”洞察中的,这时研究风格更接近于王瑶,周密思考,充分论证,敏锐感受时代变化,实事求是熔铸新的观点。但当研究对象激起崇高审美感受时,孙先生笔下又会禁不住流露真性情,随波起舞,任由高山流水,时有特立独行之见,这时他的研究风格就颇像林庚了。比如孙先生对冯雪峰及《真实的歌》评价极高,说他有“思想家型诗人”的气质,明显不同于学术界的一般评价。但孙先生快意臧否,少有地坚持说:“我凭着自己多年里对于这些诗篇的珍爱和感觉还是固执地相信。”这正如阿贝·蒂博在《六说文学批评》中强调的:一个优秀学者的情怀应能给研究对象以生命,“能够用呼吸托起它们,并时而通过雄辩,时而通过精神,时而通过风格,给它们注入一种活力”。

        孙先生的学者情怀是浪漫的,也是有原则的。他反对假托学术之名言心中块垒、甚至断章取义的学风。他看重的是人格与风格的统一,艺术精神与社会理想的一致,强调:“忧患于个人生命与艺术的创造者也应该忧患于民族精神的铸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