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

    细推物理自此起

    ——为“苗德岁写给孩子的自然科学”出齐而写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1月31日   16 版)

        “苗德岁写给孩子的自然科学”(全6册),苗德岁著,青岛出版社出版

        ■苗德岁

        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非常喜欢杜甫《曲江二首》里“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这一句,大概是因为上半句含有“物理”二字吧? 早年先贤学者把英语的physics翻译成物理学,一如把science翻译成“格致”,都尽显了译者的“旧学邃密,新知深沉”,如今看来依然让人拍案叫绝。尽管后者已被“科学”替代,然而科学“格物致知”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此外,“格致”一词至今依然流行,比如中国科学院推出的“格致论道”讲坛、全国各地有不少格致中学等。

        人们提起自然科学,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数理化。然而,由青岛出版社推出的“科学+”系列的首套丛书——“苗德岁写给孩子的自然科学”,却并不是以数理化为主题的,而是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或传统意义上的“博物学”)方面的内容。当然,这要从该套书的策划谈起。

        缘起

        由于偶然机缘,青岛出版社编辑宋华丽女士早在2014年就联系上我,并一直默默地关注我的作品。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不久,她就来函邀约我替她们写书。彼时,向我约稿的出版社已经有好几家,但听了她的具体想法后,我便毫不犹豫、愉快地接受了她的邀请。

        基于我是具有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广泛背景的古生物学家,她提出让我撰写一套六册的自然与博物学系列丛书。我则想围绕众所共同关注的三大“终极问题”来创作,即: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往何处去? 要回答这三个问题,不仅得依据地质学、地理学、进化生物学、古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而且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乃至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探讨,对于扩展青少年读者的眼界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可能大有裨益。我们很快初步拟定了这六本书的书名。

        写作

        这六本书的写作顺序在写作伊始就基本定下来了。前两本基本上是回答“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地球是宇宙间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不仅世世代代在地球上繁衍生息,而且就目前所知,生命也是在地球上得以起源和演化,并经过40多亿年才从无到有,最终迎来了人类的诞生。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有一万个理由对地球着迷,并且像英国诗人艾略特所写的:“我们所有的探索/最终将回到我们的起点/并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地方。”

        自科学革命以来,经过全世界无数学者的不断探索,我们已从最初对地球几乎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所知颇多;作为地质古生物学家,我大半生时间都在学习、探索和积累有关地球演化历史的知识,我决定第一本书就从地球写起,把我所知道的地球的故事(它的大小、面貌、构成、运行、年龄以及起源和演化历史等),讲述给我的读者们,使他们也了解这一神秘奇妙、充满生机、复杂多变、一直处于不停演化之中的美丽家园。

        果然,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地球史诗:46亿年有多远》在出版当年(2021年)即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并频频荣登各大榜单,斩获了“中国好书”奖和“大鹏自然童书奖”。

        写完地球史诗,自然要礼赞生命了。生命太奇妙啦! 它的起源和演化正是“我们从哪里来”这一问题的答案所在,而首先找到这一答案的最重要人物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达尔文以自然选择为主要机制的生物演化论,彻底揭开了这一千古之谜的谜底。我们的第二本书便详细讲述了这一伟大的发现以及自那以来生物科学领域的重大进展。

        《生命礼赞:追寻演化的奥秘》同样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出版不久(2022年)便登上“新华荐书”榜单,并在同年底亮相央视《读书》栏目。

        作为一名古生物学家,在讲述地球上的生物演化历史时,不写化石“明星”——恐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可能我的青少年读者们也会大失所望。因此,在开始回答“我们是谁”之前,没有理由不写一本有关恐龙的书。

        《恐龙绝响:走进史前时代》是一本我早就想写的书;它与市面上众多恐龙读物不同,我在书中试图勾勒出恐龙发现和研究历史的总体脉络,把古生物学家们在发现和研究各种恐龙过程中的逸闻趣事,以及科学探索中所走过的弯路,都从实道来,帮助大家了解科学研究背后艰辛曲折的过程以及科学家求真的执着和主动纠错的勇气。这是一本有关恐龙及其研究的故事书,而不是干巴巴的零散知识点的集合。当然,你们所熟悉或不熟悉的众多恐龙也都在本书中得到详细的介绍。

        第四本《人类进化:我们从哪里来》,除了进一步完善“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还回答了“我们是谁”的问题。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认识自身是一切智慧的发端”,作为“智人”的我们,只有认识到我们究竟是谁,才不辜负我们睿智的“盛名”,也增添了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

        本书讲述了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的动人故事,从人类自身角度来看,这无疑是整个生命演化史上最壮丽、精彩的华章。我们独有的高度智力及其衍生的合作和创新能力,使我们在地球上曾经生活过与正在生活着的亿万物种中独领风骚,并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令我们部分地超越自然选择的禁锢,并极大地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甚至能以单个物种之力,带来许多其他物种的大灭绝——这在生命演化史上是独一无二、史无前例的! 显而易见,如果其他物种都灭绝了,我们也不能“一枝独秀”地生存下去。这就是我们所要回答的最后一个终极之问——我们往何处去?

        本系列的最后两本书试图解答最后这一终极之问。第五本《奇妙生物:发现生物多样性之美》具有过渡性,因为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生物多样性这个重要概念。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下,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未来生命探索的重要领域,而且是保护我们的生态家园完好、使我们能够有个美好未来的唯一途径。

        最后一本《生态家园:我们往何处去》,便是从环境科学与保护(育)生物学入手,充分认识能源、环境和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希望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创造出崭新的绿色文明。作为个体,我们也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节约一粒米、一张纸、一度电到少用一个塑料袋做起,保护环境资源,以拯救岌岌可危的生态家园。

        因而,虽然“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并非我们的主动选择(而是生命演化的结果),但“我们往何处去”则是我们所要面临的选择。读完这套书,我希望读者们已经基本清楚了开头提出的三个“终极之问”的答案以及我们需要做出的明智选择。

        感恩

        我一直盼望中文世界能有一套自然科学方面的“蒙学读物”,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少儿科普作品,而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通识读物。我希望我们的这一努力,能基本够得上成功。同时,我也希望这是一套青少年读者朋友们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回过头来一读再读的亚工具书。为此,我尤其感恩我忠实的小读者及其家长们长期以来的厚爱——正是你们的阅读和支持,给了我持续创作的原动力。

        (作者为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荣休教授,首位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的亚洲学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