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1月24日 星期三

    《春天的巴赫》:用肖像纪录片展现文明交流互鉴的魅力

    尹冬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1月24日   13 版)

        2023年3月,德国大提琴家扬·沃格勒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为观众呈现了巴赫的全套6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这是疫情后首位外国艺术家来到国家大剧院演出,打开了疫情后我国文化艺术“请进来”的大门。中外文化交流大门重新打开,国内观众再度与古典音乐巨匠见面,最先映入视野的是西方音乐之父巴赫,和他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笔者带领纪录片团队跟拍了扬·沃格勒到达北京后的一系列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随后制作了纪录片《春天的巴赫》,这是一部古典音乐领域的肖像纪录片,在短时间内高密度地跟拍,形神兼备地描摹出一位艺术家的视觉肖像。就像速写不追求完美细腻的笔触,肖像纪录片为了维持影像的真实感,也部分保留了运动画面抖动、虚焦等不够完美的画面。该片获得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娱乐类一等奖。本文将阐述该肖像纪录片的创意构思和心得体会,探讨如何用素描般的笔触刻画出一位音乐文化交流使者的形象。

        向幕后不断探索的镜头

        扬·沃格勒出生和成长于东德,23岁去美国发展,后来又回德国德累斯顿做了两个音乐节的艺术总监。他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也是一位交友广泛的社会活动家,他对跨界合作的兴趣远超一般的古典音乐家,甚至曾经跟韩国明星Rain合作音乐会,受到各路粉丝的好评。笔者认为拍摄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人物,镜头必须向舞台的幕后探索,寻找舞台之外的故事。通过他的官网,笔者了解到他曾经与好莱坞明星比尔·莫瑞在希腊合作音乐会,并且被拍成一部纪录片《新世界:文明的摇篮》,该片甚至入围了2021年的戛纳电影节。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有趣而且很好接近的人物,因此用纪录片给他“肖像”也不会太难。

        扬·沃格勒3月12日的演出票在官方放票后很快便售罄,市场用真金白银给了热情的反应,观众的期待值在与日俱增。“文化交流不会自动开始,我们必须主动重启它”,在对沃格勒的第一次采访时他说,疫情之后,观众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还没有真正恢复。正是抱着这种信念,沃格勒将自己的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密,尽可能多地与各种各样的观众见面。相比按部就班的事件累积,笔者认为突发的随机事件更能够体现纪录片的趣味性。比如结束了北京电视台的采访,沃格勒已经起身去等待回酒店的专车,这时一个匆匆忙忙的身影跑来采访地点,急着要见沃格勒却一时找不到人,原来这位是刚刚结束排练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李喆。一向气定神闲的小提琴家,这时流露出紧张的神色,因为过几天要去外地巡演,担心自己错过与老朋友沃格勒相见的机会。纪录片直接采用的是一段长镜头:摄像机从背后跟着李喆去与沃格勒见面,热情的拥抱和交谈,略带晃动的长镜头和并不精准的曝光增添了生动的真实感。

        多重交织的音乐故事

        古典音乐巨匠犹如夜空中的群星,在浩瀚的音乐宇宙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当普通的听众想拉近这种时空距离的时候,演奏家则把这些作品绘声绘色地带到人们的面前。人们常说音乐是抽象的,但是具体到纪录片《春天的巴赫》里,却是看得见的沉甸甸的乐器、色彩斑斓的舞台、饶有趣味的谈话和心灵成长的小故事。

        在去位于通州的北京艺术中心的路上,笔者把摄像机三脚架放在车的地板上,收出来的同期声夹杂着发动机的轰隆隆的声音,画面构图显得不那么“完美”。窗外行道树的树枝被春风抹上些许嫩绿,天气逐渐暖和起来。沃格勒把外套脱下来,放到前面的空座位里,继续与旁边的人谈音乐。当被问及最喜欢的五位作曲家时,沃格勒“噗”的一声叹了一口气,抬头朝上思索了一会儿,说出的第一个名字是“巴赫”,紧接着说道,“我越来越喜欢巴赫”。大提琴演奏家可以选择的独奏曲目远不如钢琴家或者小提琴家丰富,所以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是一座有着无上荣光的丰碑,不仅体积惊人,时长也很“马拉松”,对演奏者和听者都是考验。

        巴赫长期工作于莱比锡,沃格勒的父母出生于此,在东柏林长大的沃格勒也是在莱比锡产生了对大提琴最初的热爱。一次,沃格勒的祖母正在与自己的朋友们喝下午茶,希望让沃格勒演奏乐器助兴一番,在没什么准备的情况下,沃格勒即兴地把大提琴演奏得很好,其乐融融的气氛鼓舞了小沃格勒,从此大提琴的种子就生长发芽,“一直延续到今天”,他在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对现场的观众讲述的这个场面生动的故事,完整地纳入到纪录片之中。

        当沃格勒从琴盒中拿出他的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旁边的人不禁感叹:“漂亮。”笔者提出去酒店房间专门拍摄他与大提琴的镜头,沃格勒爽快地答应下来。从进入房间,到离开,我们用了大约15分钟快速的拍完了三到四组镜头,后来成为纪录片中极为精彩的写意性镜头。

        制作小提琴的巨匠斯特拉迪瓦里,为何要制作大提琴? 沃格勒在访谈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串联起了所有的线索。在18世纪初的意大利威尼斯的皮耶塔女童孤儿院,僧侣们教导这里的女孩儿每天练琴,超过十个小时,“真是郎朗般的强度”,斯特拉迪瓦里看到这里的女孩们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之下的娴熟琴艺,认为应该有人也能驾驭大提琴,因此他也尝试制作了大提琴。几年之后,巴赫也去了意大利,亲眼见到斯特拉迪瓦里制作了如此美妙绝伦的大提琴,音色丰沛典雅又平易近人,于是在1717-1723年写出了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巴洛克音乐中那种复杂多变的装饰性得以在这个新乐器上充分展示。

        斯特拉迪瓦里和巴赫两位巨匠的作品通过扬·沃格勒关联在一起,温暖的巴洛克音色穿越时空阻隔,真实再现于三百多年后的北京。乐评人王纪宴在纪录片开头中点评道,“音色上有一种直觉的美感”。

        展现文明交流互鉴的魅力

        “西方的交响乐在中国很有影响力,但是,中国的音乐却没有对等地传播给欧美国家,所以今晚我非常期待去观看评弹演出,我希望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艺术。”在听了大半场评弹演出以后,工作人员带他到后台拜访评弹名家盛小云。两位艺术家躬身握手,互致敬意。盛小云好奇地笑着问道,“您听得懂吗?”一脸严肃的沃格勒,表示自己很喜欢,甚至想邀请盛小云去德累斯顿音乐节演出。大提琴与评弹,一个西方,一个东方,一个醇厚细腻,一个婉约清雅,看似相距甚远,但是从两位艺术家握手的那一瞬间开始,就意味着会产生很多的奇思妙想。

        “疫情前的古典音乐市场并不是完美的,古典音乐节觉得有了著名的音乐家,观众就不请自来,所以不怎么考虑观众,但是流行音乐只从观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沃格勒与国家大剧院的演出部副部长边走边说。这位艺术家情商非常高,常常换位思考,站在观众的角度想问题。

        音乐会前做导赏的演出项目人问沃格勒,有没有什么特别要交代给现场观众的事情,沃格勒说,“下半场第二首前,我会回休息室把琴调调低,奏出巴赫写的深沉有力的音色,然后第六首之前我还会再调回来。每次调琴需要三四分钟,你可以告诉观众,以免观众不知道怎么回事,误以为音乐会结束了,可以回家了。”说完了大家哈哈一笑,但其实这种演前的导赏也是在替所有观众着想:一是规范观演礼仪,比如关闭手机,乐章之间不必鼓掌之类的常规事宜;二是让观演增加一份仪式感,更顺滑地开启欣赏演出的状态。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国家大剧院聚焦首都“四个中心”的“文化中心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搭建交流互赏的桥梁,以文艺推动文明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大剧院出品的肖像式纪录片《春天的巴赫》用影像和声音生动地记录了文化交流的现场,以内在的视角展现文明交流互鉴的魅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