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1月24日 星期三

    名家荐书
    一条大江缓缓流过,波澜不惊而又暗流汹涌,在大江流过的历程中,岁月也在不断流逝。这将带给我们一种宏阔而又深沉的感受,这也是刘轼聿要追求的小说的基本叙事格调。

    松花江上有传奇

    邱华栋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1月24日   11 版)

        《江年》,刘轼聿著,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58.00元;《哈尔滨的冬天》,刘轼聿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69.00元

        手边有哈尔滨籍作家铁骝赠阅的两本书(现在才确切地知道铁骝就是刘轼聿,但我还是沿用自己更熟悉的“铁骝”吧。),一本《哈尔滨的冬天》一本《江年》,于是我与文学的哈尔滨相遇了。

        《哈尔滨的冬天》讲述了1930年代谍影重重下,哈尔滨各方力量的汇流奔涌,《江年》用几代人的际遇将哈尔滨这座在近代的雪水、泪水和汗水中浸润的远东城市成为了中国人爱情观念的背景。在观感上,前者以悬疑结构书写空间,精巧凝重,后者则以代际历史讲述时间,澄澈绵长,经纬交织共同铺就了哈尔滨的传奇。

        冰天雪地的哈尔滨从来不缺故事。开埠以后的哈尔滨是近代中国城市历史的凝缩。只不过因为它曾经历列强的环绕窥伺、鼠疫的惨痛血洗,以及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反抗、多民族融合汇通的独特文化,而显得与众不同。平庸的叙述配不上这座伟大的城。陈屿《夜幕下的哈尔滨》、迟子建《白雪乌鸦》《烟火漫卷》珠玉在前,梁晓声写哈尔滨的长篇小说《年轮》《人世间》也已借由经典的影视化改编被镌刻入两代人的精神图景里,铁骝还会为他的故土献上什么样的故事呢?

        《哈尔滨的冬天》是把各种关系,比如黄金、密电、军火,拉近哈尔滨这个暗流涌动的空间,悬疑感十足,章节进行到第六章尾声,这辆横跨欧亚的“东方快车”才拉响了到站的汽笛,谜面就这样伴随着哐当哐当的车轨声音展开来,节奏紧凑、内容充实,而且难得的是不显拖沓。可见,空间在这个故事中占据了绝对的核心位置,只有空间的有效布局,悬案的“悬”才能从根本上落实。可见铁骝是个会讲故事的高手。但这样就够了吗? 不够。我的直观感觉是,《哈尔滨的冬天》写的虽然是哈尔滨,却不是“在写”哈尔滨。而这部小说文本确实也拥有太多可以理解的线索,比如谍战故事和类型传统,却不一定非得是“哈尔滨式”的。

        直到翻开《江年》,我想,他的野心展示出来了,他对哈尔滨的理解也展示出来了。

        “江年”为题,包含着这部小说的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地点与时间。地点是一条江,松花江。时间是“年”,但在这部小说中,“年”是很多年月日。正如每部书名就是作者递给读者的一把钥匙,我从中体会到这部小说将要展开的叙述:一条大江缓缓流过,波澜不惊而又暗流汹涌,在大江流过的历程中,岁月也在不断流逝。这将带给我们一种宏阔而又深沉的感受,这也是刘轼聿要追求的小说的基本叙事格调。依托于江水,一百年的哈尔滨才得以存在,哈尔滨人的故事才得以被记录,于是,江水、岁月、城市、与穿梭其间的人物变动不居、来来往往,生成有关人生和世界的全景图。

        但是,他要以什么为抓手来写岁月这首诗呢? 答案是——令人难以下手的主题:爱情。甚至可以说他是写爱情的本体。在这几个家庭四代人的爱情故事里,谍战的硝烟散尽,又以新的面貌升腾和聚拢,成为了流不尽岁月的江边雾气,氤氲在等待爱情的人身边。

        在牵出路新斋和严恩山这两个家庭的来历及隐秘的恋事之后,铁骝的笔触似乎不经意地来到了一个颇为意外的场景。荣升为祖母的梁珂在丈夫去世的当日才正眼看到康石。此时,康石已是一个臃肿谢顶的矮胖老头。而这痴心老头的突然靠近,只给高雅美丽的富孀梁珂留下难堪。在这里,读者也许会意识到叙述有了某种转折,因为这一幕似曾相识。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也有两个这样的老人,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和费尔米娜·达萨,阿里萨在七老八十的时候来到丧夫的达萨门前,达萨也是如此展示了自己体面的愤怒的。紧接着,铁骝交代了石头的身世,我才终于领悟到,作者让这么多人物纷纷繁繁地出场到底所为何事。日俄战争、哈尔滨开埠、鼠疫灾难、中央大街……都是这份爱的背景而已。最后,起始于男孩子情窦初开时的誓言,中断于女孩子的命运抉择,半个世纪后,两对老人都至死不渝地忠于对方,重新在婚嫁、生育、买卖、盈亏的生活之外,进入了爱情这一永恒圣地。

        西湖断桥见证的是白娘子的爱情传奇,其实当我们三言两语描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略去那些具体的历史内容,只剩下两个人执手相望的剪影。雷峰塔倒,西湖水干,这样的天地不仁,这样的众生毁灭,但我们依然愿意相信,白蛇和许仙应该重聚。张爱玲更狠,她倾覆一座城,去成全一对人——范柳原白流苏这两个孤独之人甚至还并不讨喜,但我们却认可了二人在陷落那一瞬间的真情。所以我很好奇,爱情在多大的意义上在我们的灵魂或者语言中具有压倒性的叙事魅力?

        我们今日的一切都将旋即而逝。爱情是追求永恒的愿望,似乎让它留在古典的文本里还更安全一些,一旦没表达好就成了对感情的祛魅和嘲弄,让这份感觉死在生活的皮屑里。《江年》里反复出现一个意思:樱花树下埋尸体,此事但信无妨哉。其实就是说,短暂和脆弱是被一个个终将结束的生命喂养得如此绚烂,但依然有人为了这份自由的美丽而奉献出信仰。因此,爱情不只是怦然心动的那一秒,还有了长久的心灵支撑。为了自己爱恋的对象而去完成一个世界,毫不畏惧。哈尔滨这座城是因为百年的爱情传承,才有了多情的雪国天地。爱情是私人的,历史是公共的。《江年》是如此不俗地,把爱情的起落和城市的兴衰编织在一起,并且预言了这条江的未来:繁华有尽头,风月无际波。也是因为人的心还在,就能在任何地方筑城,开启历史,诉说传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