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学术图书出版品牌“牛津手册”系列丛书之一《牛津世界教育史手册》自2019年出版以来,以其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内容、宏大的体系、严谨的分析和上佳的品质赢得了国际教育史学界的高度认可。日前,该书中译本已由河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教育史研究的工作者,我对何振海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完成这项艰巨的翻译任务深感赞赏,相信该书中译本的出版,会为我国教育史学术事业的持续繁荣提供助力。
《牛津世界教育史手册》是一部兼具教育史知识谱系呈现、学术前沿探索、专业信息检索等功能于一体的指南性著作,就其全面性和系统性而言,该手册堪称“世界教育史知识的学术地图”。全书共36章,84.8万字,按主题依次分为教育史的解释框架、前现代溯源、国民教育制度的兴起、现代高等教育的兴起、不平等和歧视、教育改革与机构变迁等6个部分,几乎覆盖了国际学界有关世界教育史知识认知的全部领域,涉及到教育史学术研究的诸多方面。其中相当多的内容是目前普通教育史教学用书中很少触及的,如有关西半球和太平洋地区的原住民教育史、非洲移民的教育史以及教育史上的不平等问题、性别问题、种族与族群问题等,其时空跨度和内容广度都令人叹服。毫无疑问,对于任何一位想要了解教育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读者,或是想要在教育史研究领域开辟新的学术生长点的学者而言,《牛津世界教育史手册》都是一个值得信赖和依赖的学术“导航”。这也是该手册备受各国教育史学界关注与认可、其学术价值也受到充分肯定的关键所在。
通览全书,可以深刻感受到手册鲜明的编撰特色。手册主编在“导论”中开篇即写道:“教育史是一个古老而广阔的学术领域,其范围是全球性的,涉及社会史、知识史和政治史等诸多学术领域。”此言直接点明了手册的两大特色:全球性与跨学科性。就全球性而言,《牛津世界教育史手册》关注的并非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历史,而是强调从全球角度出发,对作为人类一种文明现象的教育进行整体性的考察,因此其述说范围不仅限于传统教育史重点关注的少数地区和国家,以往较少关注的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中东等地区的众多国家也在手册中有较大篇幅的体现。诚如编者所言:“虽然现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民族国家为框架的,但对有关问题及其发展模式的历史研究却穿过国界、越过洲界、横跨全球。”全球史和跨国主义视角的引入,使手册超越了通常的国别框架,为读者从更开阔的角度观察世界范围内教育的变迁史、交流史提供了更为恰切的平台。
就跨学科性而言,手册编者清晰地认识到,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教育史研究广泛运用性别研究、识字史、社会理论和经济史等,从新的角度来分析教育,因此教育史研究早已超越了既有的学科边界。基于这种认识,《牛津世界教育史手册》吸收借鉴各种理论框架,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力和社会资本理论、新制度主义、女权主义理论、种族批判理论、帝国和殖民主义理论、原住民研究和跨国主义等,与教育史研究进行了有机结合。手册中对教育史上的不平等和歧视现象、移民和种族与族群的教育、儿童与童年建构的冲突、识字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史、技术与教育的互动变迁、跨国教育和比较教育史等诸多问题的考察,都是跨学科研究的生动体现,而这也极大拓展了教育史的学术前沿。毋庸置疑,这种研究范式对国内外的教育史研究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探索新的研究领域是极具启发价值的。
高品质的学术著作,离不开高水平的编撰队伍。《牛津世界教育史手册》由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葡萄牙、奥地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的43位学者联袂编写,其中不乏在国际学术界素负盛名的专家。手册主编约翰·L.鲁里和艾琳·H.田村均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史学家,都曾担任美国教育史学会主席;编写队伍中还包括曾任美国教育史学会主席和国际教育史常设会议主席的凯特·鲁斯曼尼尔、曾任美国教育史学会主席的威廉·J.里斯、曾任英国教育研究协会和教育史学会主席的加里·麦卡洛克等一众知名学者。这些在教育史领域长期耕耘、有着重要影响的学者们通力合作,成为该书学术品质的重要保证。
当然,《牛津世界教育史手册》中译本的问世,还应感谢本书的译者们。值得欣慰的是,参与手册翻译工作的,多为目前活跃在我国外国教育史教学研究一线的青年学者,他们能够克服种种困难,高质量地完成翻译工作,很好地体现出了年轻一代的学术担当。诚如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在中译本序言中所说:“从年轻一代学者身上,我看到了外国教育史学科未来发展的希望。”期待这本手册的出版,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教育史的学术事业中来!
(作者系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