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1月24日 星期三

    此物此地此精神

    李建军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1月24日   08 版)

        《我的城,我的镇——景漂的故事》,胡平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9月,78.00元

        瓷器是对人类有着巨大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佳物,而景德镇则是孕育此佳物的钟灵毓秀的佳地。如果说,不了解瓷器文化,你就不可能了解中国文化的优雅和精致,那么,不亲自到景德镇走一走、看一看,你就无法感受景德镇的风物和气息,也就不可能真正地了解瓷器文化。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很多热爱瓷器艺术的人,才来到了景德镇,才更深刻地了解了瓷器文化和瓷器艺术,才最终选择长期生活在这个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镇。

        胡平编著的《我的城,我的镇——景漂的故事》,就是一本关于瓷器、景德镇和来景德镇创业、生活的“景漂”们的故事。在这本书里,人们可以看见美丽的瓷器文化,可以看见景德镇令人流连忘返的魅力,还可以看见由此一物和一地所折射出来的精神——一种充满热情的生活态度,一种充满诗性的生活方式,一种充满启示的生活哲学。这是一本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好书,也是一部叙述世界如何认识陶瓷文化和走近景德镇的写实文本。

        包容力和亲和力是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文化性格。景德镇就是一个让人觉得家常和亲切的地方。它包容所有怀着梦想而来的人,包容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愿意踏踏实实地生活和创造的人。《享受在景德镇的“生”与“活”——安田、艾丽耶夫夫妇的一个决定》记录了日本艺术家安田对于景德镇的印象:“全球很少有一个像景德镇这样的地方,能够给年轻人提供这么多的可能性……现在的年轻人来景德镇,不一定都做陶瓷,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景德镇创业成本低,包容度高,又有陶瓷的文化底蕴……已经谈了千百年陶瓷的景德镇,不再关着小作坊的门,而是流淌着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新鲜血液,迸发着强劲的动力。它正用一种全新的样貌,和世界继续谈着陶瓷。”景德镇的胸襟是开阔的,它的门始终向人们打开着。有那么多的青年人和艺术家长期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就足以说明,这是一个让他们觉得惬意的地方,是一个让他们有家的感觉的地方。

        本书记录了多位艺术家对景德镇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影响力的理解。在他们看来,景德镇是一个彰显着中国文化精神和新的艺术精神的特殊的文化地标。2020年5月29日,长期在景德镇生活和创业的三宝蓬主理人肖学锋在微信公众号的专栏文章中说:“我始终认为,当下景德镇最核心的价值,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特征的生活方式。唯有美的、鲜活的、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活,才是最吸引人的。”也许正是因为景德镇有着既不同于乡村又不同于都市的独特魅力,有着真正东方式的美学风格,有着点燃人的生活激情和创造激情的神奇力量,所以,它就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旅游景点或陶器产地,而是一个具有巨大的文化意义的策源地。作者的自信和认知,固然反映着一个久居景德镇的“景漂”的文化热情和文化自信,但也是对景德镇巨大的文化能量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客观评价。

        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也是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地方。它不仅吸引着中国游客和中国艺术家,也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和艺术家。景德镇是中国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也是外国艺术家心中的诗和远方。它以自己所创造的精美的陶瓷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吸引着全世界的青年和艺术家来此朝圣、生活和创作。在庞大的“景漂”人群中,就有来自许多国家的艺术家。本书的第二章“不以山海为远”,就真实地记录了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在景德镇生活和创作的故事,叙述了他们对景德镇及其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理解。

        景德镇通过微妙的陶瓷艺术,把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生活哲学的真谛,彰显给那些来到此地生活和创作的外国艺术家。法国艺术家开弥就在景德镇体悟到了一种深刻的生活哲学。这是一种节奏舒缓而从容的生活,“慢”是这种生活的一个本质性的特点。她从陶艺里找到了答案:“陶瓷是一种很神奇的材料,做陶瓷的时候不能快,而是要慢,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出错……如果没有耐心,很着急地把坯放进窑里去烧,对不起,它出来的时候一定会惩罚你,不是裂了,破了,就是歪了,倒了,你前面的所有功夫,都白白浪费了。这个时候,你绝对后悔自己为什么要那么着急,为什么不能慢慢来。”“慢”意味着安宁和放松,意味着精微和优雅。它既是一种审美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也就是说,陶艺既是一种比耐心的艺术,也意味着一种“比慢”的生活哲学。

        景德镇泥土不是冰冷的,而是有温度的;不是僵死的,而是有生命的;它不仅属于过去和现在,它还将创造属于未来的新的生活。景德镇不仅将艺术家的想象力引向远方和碧霄,而且,还将人们的心灵引向身边和大地。土地萦系着景德镇的未来。新农人安静就领悟到了土地与景德镇的未来的关系。几年前,她放弃广州的工作,来到景德镇市的浮梁县种水稻:“春天,栀子花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她开始开荒割草翻土,开始为稻谷浸种、播种、育秧。然后,不用农药和化肥,等待稻谷在山谷中自然、缓慢成长,等待糯稻在枝头拔节孕穗,慢慢抽穗开花、灌浆,等待谷粒渐满,稻穗成熟。”如果说,别的艺术家认真地创造着现在的生活,那么,安静所关心的则是未来的生活。她思考着“永续农业”的问题,思考着“农耕文明如何与现代文明交汇融合”的问题。在她看来,做陶器的特殊泥土,总有消耗净尽的一天,人们应该考虑如何在这块土地上继续生活下去。人们应该回到田地,守护“老种子”:“也许,以后发展出一种游学的生活方式,去链接全世界向往‘永续生长’的人群;待条件成熟,在长源村打造一个将稻米文化与东方美学融为一体的食养山房……她对这片土地饱含浓烈的深情与厚望,希冀‘无限的可能’。”像安静一样回归土地的,还有云子。她大学一毕业,就来到景德镇。她在这里的乡村,寻找自然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一山重过一人出”——C村山野笔记》中,她这样写道:“在山野,适宜地劳作,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忙碌之后,坐在稻草上休息,连风都是温柔的。”

        显然,《我的城,我的镇——景漂的故事》试图全方位地呈现“景漂”们在景德镇的生活和创作,试图多角度地记录他们对艺术和未来生活的思考和探索。它既是一部关于一个地方的史志,也是一部具有世界视野的城市书写;它是一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书,也是一部记录世界如何走向中国的书;它既是一部充满丰富细节和有趣故事的实录,也是关于未来和诗性生活的启示录。这样的书,就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和重要价值的好书,是一本值得人们细读的好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