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1月10日 星期三

    本书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考古遗存,对筑城史的考察跨越史前、原史、信史时代,宏观9000年城邑动态大势,梳理中国古代史宏观演化格局和发生发展脉络;从城邑和城市考古,升华到对中国“大历史”的把握与建构。

    城:透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扇窗

    夏大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1月10日   31 版)

        《城的中国史》,许宏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24年1月,78.00元

        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人类历史演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现代人而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与“城”有关的词汇就是“城市”。作为一种聚落形态,“城市”与“乡村”对应。按照一般性的理解,“城市”代表了更多的人口、更复杂的经济生活、更好的社会福祉。如果要认识某个国家或地区,毫无疑问,人们应该首先去了解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是展示社会面貌的重要窗口。

        出于不同的原因或目的,中国古人非常喜欢建城。他们建城的历史之悠远、数量之繁多、类型之复杂,在世界历史上可谓名列前茅。因此,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城”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一些学者开始了对城的关注。就研究内容或性质而言,可以分为历史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研究两大类。不过,这些研究尚无法摆脱历史文献学的局限性。

        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通过考古调查与发掘,在数代考古工作者的接续奋斗下,“城”的考古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些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城”的发现,以及大量关于“城”的内涵的一手资料的积累,持续刷新了学界对“城”的认识。得益于此,不少学者致力于中国古代“城”的研究,成果丰硕。不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绝大多数的研究偏于专业,常常限于学术圈内“流通”。时至今日,社会急需一部以考古资料为基础书写中国古代“城”的历史,且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著作。无疑,许宏新著《城的中国史》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缺憾。

        熟悉许宏的人知道,他常称自己为“三早”学者。所谓“三早”,即为早期文明、早期国家、早期城市。其中,城市考古是许宏结缘最早的一个研究领域,是他研究早期国家和文明的基石。早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他就曾在山东邹平丁公新石器时代城址带队发掘。1992年,他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城市考古专家徐苹芳先生,专研中国古代城市考古。1996年毕业后,他先是参加偃师商城的考古工作,1999年开始接手偃师二里头遗址的田野工作。2000年至今,许宏出版了多部城市考古方面的专著,包括《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先秦城邑考古》《踏墟寻城》等,发表了一系列与古代城市有关的学术论文。可见,他是城市考古领域内的一名“老兵”。

        《城的中国史》是许宏在自己多年耕耘城市考古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本面向公众的通识性读本。全书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以时间为纲,全景式展示了中国古代“城”的前世今生,以及“城”所反映出的中国社会的变迁。此书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学术和写作风格,展示了作者自己独特的观点,特色十分鲜明。

        概念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在考古学研究中,与“城”有关的概念很多,对它们的界定、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学者有不同认识。因此,作者首先对与“城”有关的多组概念进行分析讨论。作者指出,表示“人居之地”的聚落可与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邑”对应。以外在形态区分,“邑”又可依据圈围设施的有无分为“城邑”和“非城邑”。这里的圈围设施并不限于城墙,还应该包括环壕、栅栏和部分利用自然天险(如断崖、峭壁、冲沟、陡坡等)构建的各类工事。广义的“城”,就是指人们在聚落上构筑的圈围/区隔性设施及拥有这种设施的聚落。在此基础上,作者强调,有圈围设施的聚落未必是城市,无圈围设施的聚落未必不是城市,决定是否为“城市”的标准在于聚落的内涵。诸如此类的讨论,时时透露着思辨的光芒。

        随后,作者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城”的发展演变的考察。在城的最初阶段,仅仅是一些小型的环壕类城邑。这些小型环壕的规模不大、数量不多,与社会复杂化无关。随着时间的流逝,华夏大地上开始出现一些大型环壕聚落,城垣在这一过程中也被逐渐发明。距今4800年到3700年的龙山时代,是中国古代建城的第一个高峰,不同区域的先民因地制宜,形成了南方水城、黄淮土城、北方石城三种类型。此后,作者详细介绍了青铜时代的都邑,包括二里头时代、二里岗时代、殷墟时代、西周、东周五个阶段。在这一部分中,“大都无城”的认识被作者再次提及。

        实际上,这一观点曾在文物考古专业刊物《文物》2013年第10期以《大都无城——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早期形态》,以及2016年出版的专著《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中进行了系统阐述。在作者看来,从二里头时代到汉代的2000多年间,庞大的都邑一般不设外郭城,疏于设防。由于此说有异于学界传统认识,所以提出之后,尽管罕有学者著文提出明确的商榷意见,但实际上不少学者对此是持保留意见的。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如偃师古城村遗址、陕西周原遗址),在一些人看来,似乎对“大都无城”造成了冲击。

        客观地讲,绝大多数考古学研究都是阶段性的,提出的观点也需要时时接受考古新资料的检验。作为只是根据现有考古资料所得出的一种关于都邑形态模式的假说,“大都无城”自然也无法例外。对于周原遗址城垣的考古发现,作者指出,在30余平方千米的周原遗址中,“大城”仅仅圈围了一部分区域,该城圈绝非外郭城。也即,在许宏看来,这一新发现尚不能构成“大都无城”的反面例证。而关于偃师古城村遗址的新发现,许宏近日在微博上回复网友:“北墙西端向南拐了,其延长线在二里头‘宫城东路’以东,所以古城村这批遗迹,属于二里头卫星聚落的可能性大”,因而“大都无城”的提案,“暂时还不必改”。

        在讲述完夏商周三代之“城”后,作者对秦汉及之后的主要都城进行了分析。关于秦汉时代的都城,作者聚焦秦都咸阳城、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对它们的城、郭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秦汉都邑的布局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总体上显示出大都无防的格局和宏大气势,与其进入帝国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是相适应的。与先秦都邑相比,秦汉都邑既有继承,同时在城市布局、宫庙制度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从曹魏时代到明清时期,作者认为是“后大都无城时代”。这一时期的都城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城郭兼备的总体布局,二是全城大中轴线的设计理念,三是里坊街巷的统一规划。

        最后,作者回归现实社会,指出目前处于“新大都无城时代”,并上升到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忧思。作者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设置阻碍的历史和破除阻碍的历史。城的中国史,无疑是这一现象的典型缩影之一。在这个后大都无城的时代里,应该保护好先民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实现中国传统的山水人文智慧与现代城市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作者长期耕耘先秦城市考古,所以此书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关于先秦时期的,秦汉及其后的内容占比较少。某些具体的论述颇为精妙,但似乎是点到为止,读起来让人略感意犹未尽。此外,相比于作者的其他科普著作,此书的科普性无疑更强,文后的注释部分似乎少了很多。对于专业学者而言,不便于“按图索骥”地查阅所引用的原始文献。当然,通俗与专业实难两全。

        总之,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思想,此书都是一部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城市史佳作,为世人透视中国古代社会打开了一扇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