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1月10日 星期三

    在为职工群众知识赋能中求发展

    夏琪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1月10日   22 版)

        董 宽

        202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中宣部办公厅公布当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中国工人出版社的《中国劳模史》榜上有名,为全年图书出版和生产经营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一年,即将迎来建社75周年的中国工人出版社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和三年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全社总收入增长67%,利润增长470%,员工人均年度薪酬亦创历史新高。

        “纸数融合,数字优先,创新为基,服务赋能”,中国工人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董宽用这样16个字,概括中国工人出版社“疫情后时代”的发展之路。“作为全国唯一社名里有‘工人’两个字的出版社,我们深知只有把根基扎在4亿职工当中,跟上广大职工群众顺应时代而变的文化需求,才能在提供全方位知识服务的同时实现企业的成长。”

        2023年,随着承担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网的日常运营,中国工人出版社依托互联网构建的知识服务平台体系形成了完整闭环。全国工会电子书屋聚焦为广大职工提供“一人一书屋,无处不阅读”的文化服务,现已覆盖3500万人,全国职工演讲比赛“云宣讲”的访问量就超过1.4亿次。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聚焦为一线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服务,注册用户已达300万人,全年线上学习6.3亿次,专项培训产业工人350万人次。学习强会聚焦服务全国800余万名专兼职工会干部,3月推出的普法宣传线上公开学习班,65万人报名成为“同班同学”,51万人学完13门课程,获得学习证书。

        盘点这些数据,董宽直言中国工人出版社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一点,便是登上了数字化知识服务的“顺风车”,并且始终把这辆“顺风车”开在服务广大职工的路上。“这些特色鲜明的知识服务平台,让我们向融合出版的转型没有迷失方向,及时满足了传统重点客户的全新需求,和终端读者和知识服务平台使用者的关系更为紧密。”

        如今,中国工人出版社参与线上业务的员工已经超过40%,分布在技术研发设计、平台建设运营、数字内容生产、产品推广服务等各个环节。董宽介绍说,出版社线上业务生态链条日渐延展,仅“云阅读”“云课堂”“云直播”“云专区”“云比武”“云练兵”“云竞赛”等“云”字头服务产品就超过30种,直接面向基层企业和工会提供“你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知识服务,成为整个出版社收入和利润增长的“黄金地带”。

        坚持“数字优先”带来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工人出版社投资推动重点图书项目增加了底气。2023年,新发展格局与中国更高质量就业研究丛书等多个项目增补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史》等3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态度:大国工匠和他们的时代》等4部图书入选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精品特色教材和优秀读物。即将出版的中国改革开放史料丛书共20卷,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由魏礼群、张卓元、迟福林等知名学者联袂编纂,堪称记录和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书”。

        与此同时,董宽要求图书出版必须继续立足工厂、工人、工会,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的“三工图书”。2023年,作为“工藏-中国工运历史文库”出版项目的先期成果,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7卷本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史料汇编,成为颇具历史价值的中国工人运动典藏文献。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项目进展顺利,当年推出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和海员建设行业工匠工作法28册,同步研发视频课程、线上题库、工匠专区等数字知识产品,让大国工匠的工法技法能够被更多产业工人学习应用。

        面对已经开始的2024年,董宽坦言人工智能时代的出版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业态、内容、渠道、用户的重塑不可避免。他说:“中国工人出版社要继续强化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紧密融合,推出更多重点图书,加快建设‘工藏’-中国工运史料文库、‘工途’-中国工运历史数字展馆和‘工云’-中国工会数字资源库,实现旗下各个知识服务平台的内容互通、用户共享和技术归一,推进建设‘工智’-中国工会AI语料库,在为亿万职工和工会干部知识赋能中求发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