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1月03日 星期三

    附录:

    为非名校的大学生加油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1月03日   13 版)

        三千中国大学,因声誉、经费、师资、学风等差异,不可能一碗水端平。但目前中国大学之两极分化局面,与211、985、双一流等工程的积极推进密切相关。世人在庆贺北大、清华等名校高歌猛进的同时,最好也能关切一下那些“双非”“二本”高校的艰难处境。经费短缺是一大缺憾,更要命的,还属社会偏见与就业歧视,由此导致了让无数教育界人士扼腕的“一考定终身”。这不是一个好局面,但暂时找不到比“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更合适的制度设计;我们能做的,只是为非名校的大学生加油。

        我多次提及,名校录取进来的学生大都优秀,快马容易加鞭,当老师的,不难收获鲜花与掌声。而在普通高校任教,需全身心投入,方能有可观的业绩。都说办学宗旨是“教书育人”,衡量标准其实不一样——论科研成果,自然是名校优先;可要说学生的成长空间,普通高校不遑多让。那是因为,除了知识传承与创新,大学更应关注学生心智的成熟。而这需要校园氛围、师生合力,以及同代人的精神陪伴,方能使学识、智力、心灵三合一。

        在这个意义上,办学成绩高低,不能简单地以出多少院士来衡量。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乃至一代人共同的精神成长,在我看来更值得期待。教育史上,“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很容易成为追忆的目标。比如北大中文系毕业生,便有两本班级回忆录,以万花筒般纷纭复杂的形态,折射大时代的变迁。那就是《开花或不开花的日子——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纪事》(谢冕、费振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以及《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岑献青主编,新华出版社,2009)。

        同样是描述大学生活,迥异于追忆“过去的好时光”,记录当下的《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另有一番滋味。除了“追忆”与“记录”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写作的主体不是北大中文55级、77级那样的“天之骄子”,而是一所普通高校的普通学生、坐落于山东烟台的鲁东大学汉文本1801班的42位同学,以及他们的班主任黄修志教授。

        该《班史》由“班志”“师说”“学记”“杂志”“书目”五个部分组成,真实呈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及精神生活,读来让人兴致盎然。尤其班级杂志《石榴花》(季刊),以及黄老师以四年四时为序,风雨不辍地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引导学生形成跨学科阅读与研究性写作能力,眼界、趣味及水平都不低,让你对这个普通班级不能不刮目相看。

        受评价体系的牵引,方今名扬天下的巨型大学里,“文史哲”不再是关键学科。反而是那些以师范为根基的大学,往往更支持中文学科的发展。我注意到,鲁东大学的校史可追溯到1930年建立的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历经胶东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后因山东省交通学校并入而更名。这样的大学文风鼎盛,不轻易被SCI或项目制压垮,一点都不令人惊讶。因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不怎么受制于科研经费,故顶尖名校与普通高校的差距并非天差地别,只要师生肯用心用力,“双非”“二本”同样出人才。

        眼前的这部《班史》,属于自我陈述的精彩案例,可当“教育小说”或“成长小说”阅读,有心人不难借此窥见年轻一代的心灵历史以及成长印记。更何况,谈论中国教育,普通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其阅读、思考、困惑与奋进,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值得你我关心与注目。

        (本文系作者为黄修志、石榴花著《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撰写的序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