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1月03日 星期三

    《清代杂剧叙录》与清代杂剧研究的新面向

    葛云波 任刚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1月03日   16 版)

        《清代杂剧叙录》(上中下),杜桂萍、魏洪洲编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22年12月第一版,598.00元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艺思潮坌涌而至。伴随对这些思潮的借鉴与反思,中国学术在四十五年来经历了由阐释到实证、由理论到文献的转向,与贯穿中国经学史的汉宋学之争构成了深层对话。在实证研究、文献考证盛行的当下,如何均衡其与理论阐释之间的关系成为很多学者的共同关切,桐城派文人曾经提出的“义理”“考据”主张重又被唤起、讨论。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已经不满足于以往的辑佚、集录、点校、辨讹等内容,从这些基本工作出发激活新的学术话题、撬动新的学术增长点成为时代需求。杜桂萍教授与魏洪洲副教授合作编著、新近面世的《清代杂剧叙录》便集中体现了这样的学术旨趣,深度整理、联动学术,助力清代杂剧研究乃至清代杂剧史建构的理念十分彰显。

        在清代文学中,杂剧是一个有些边缘的存在。在戏曲外部,其受到诗词文等雅文学与当时兴盛之小说的“挤压”;在戏曲内部,其光华则又为传奇以及后来居上的花部乱弹所掩抑。但也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文体,成为了许多作家埋藏心事、寄托行止的天地,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学界对清杂剧的研究整体较为薄弱,形成了清杂剧较少关注社会现实、文人化、案头化的笼统印象。《清代杂剧叙录》以作家为纲,以剧作为目,精心设置作家生平传记文献,剧情概要与本事,著录、版本与收藏情况,序跋、题词与评语等,插入一批清代杂剧珍贵版本的书影,多方面呈现有关作家作品丰富而又关键的信息,基本还原了作家观念、创作缘起及剧作流传接受状况,在上述主流印象之外向读者凸显了清杂剧演绎实事、场上演出、社交功能等新的面向,有助于重新审视和体察清代杂剧的全貌和精神气质。

        首先,清代集中涌现一批写实性杂剧,例如,清初常熟作家程端《虞山碑》、陆曜《岘山碑》载录于宗尧治理常熟的种种德政;刘永安《冰心册》演绎时任云贵总督觉罗琅玕率兵征伐维西傈人乌垣步、恒乍绷,之后因病而亡的事迹,等等。它们反映了当时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保存了珍贵的史料,具有以戏存史、文史互证的意义;同时,它们延续和移植了明末清初传奇文体中的时事戏经验,并酝酿、促成了晚清民国时事剧、活报剧的兴起,构成了古典戏曲近代转型的重要侧面和关键环节。

        其次,清杂剧并不限于文人的案头清赏与流传阅读,不少剧作均曾被于管弦。尤侗《吊琵琶》《读离骚》《黑白卫》《桃花源》皆有演出记载,其中,《黑白卫》曾获得“吴中士大夫,往往购得抄本,辄授教师”(尤侗《〈西堂乐府〉自序》,《清代杂剧叙录》第83页)的传播效果,而《读离骚》还“曾进御览,命教坊内人装演供奉”(同上)。此外,唐英《灯月闲情》中部分剧作、张懋畿《袁浦花》《点鬼簿》等亦曾奏之场上。这启发我们思考,在传奇、花部乱弹风行舞台的清代剧坛,当杂剧也被演出时,它发挥着怎样的结构性功能,是否有着特别的文化内涵等重要的戏曲史问题。

        第三,清代杂剧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如社会交际功能。例如,王抃《戴花刘》为父亲王时敏授意所作,有明显的娱亲孝养性质;厉鹗《百灵效瑞》、吴城《群仙祝寿》为迎接乾隆南巡浙江而作,属于迎鸾戏、应制创作;而编撰《虞山碑》《岘山碑》的程端、陆曜为于宗尧辖下县学生员,创作《冰心册》的刘永安曾为觉罗琅玕僚属,这些杂剧均有纪念、吊唁故旧的社会交际属性。清杂剧这种凸显的实用性、社交性很值得关注,不但呈现了戏曲向世俗社会的渗透、与生活日用的紧密联结,同时也提升了戏曲实用功能的文艺性特色,丰富了中国文学的民族风格。

        《清代杂剧叙录》共收录了257位作家、568种剧作,大致勾勒了清代杂剧的全景图,而其提供的丰富细节、纷繁片段也足以让我们见出清杂剧的原生状态和多向面貌,足以展开清杂剧的历史褶皱,填织、补缀那些之前被我们忽视掉的时空缝隙。也就是说,由《清代杂剧叙录》开启并通向的一部《清代杂剧史》,已具雏形。而恰恰在20年前,杜桂萍教授进入清初杂剧研究时,便已有关怀这一特殊文体并为其作史的志向。此后多年来的研究也都在向此奔赴,如徐爔、蒋士铨、杨潮观、俞樾这些清中后期杂剧作家次第进入她的研究视野,即便是近年来主编、陆续推出的《清代诗人别集丛刊》也一定程度为审视清杂剧的独特面貌提供了诗曲互参的角度。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同时也满怀期待,在她二十余年的久久为功与厚积薄发下,在她天生禀赋的烂漫才情与摇曳文姿下,在她女性所特有的、对灵魂和生命的细腻体察与敏锐感知下,一部立体饱满、气韵生动又充满人情和温度的《清代杂剧史》终将呈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