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从1983年开始》是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八三级同学集体撰写的回忆录,于华中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5万字,收录144篇文章,分为“桂子韶华”“同窗情长”“师恩如海”“风帆正劲”四个篇章,讲述青春飞扬的学子在桂子山的初遇、学习与成长,毕业之后牢记华师校训在祖国各地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故事,展现40年的同窗情深、师恩难忘、桂子情长。
这本书里有满满的青春回忆。第一次离开家乡到武汉求学,第一场篮球赛收获友谊,头一回住集体宿舍室友帮助洗衣,第一次生病被同学集体送往医院,第一次参加团日活动到磨山野炊……这些点点滴滴,虽时隔40年,在作者们笔下依然历历如昨。民国风的学生宿舍、梧桐掩映下的主干道、食堂的大肉包早餐,六毛钱一瓶的啤酒,每个周末的露天电影放映,情窦初开的男孩暗恋女生,运动会上山呼海啸的呐喊,章开沅校长海外访学归来做报告……一个个场景、一串串的小事,构成了青春年华,构建了桂子山记忆。美好莫过于青春,韶华易逝,但那时的人,那时的情,想起来内心便充满温暖和美好。
这本书里有深刻的时代印记。1983年考入大学的这一批学子,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了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历史转折时期,参与了风起云涌的改革开放历程,他们的个体经历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他们的人生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的缩影。入学之初,有的偏远地区的同学要坐车辗转六七天才能到校,往返火车票是一笔巨款;有的同学依靠助学金才能完成大学学业;有的同学参加高考前曾回乡务农数年……40年后重聚首,衣食住行的变迁,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普通人生活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体验过生活艰辛,这些学子有强烈的改变命运的愿望,因此大学时期格外珍惜难得的学习时光,他们在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孜孜不倦地埋头苦读,如干涸的土地啜饮甘霖般尽力吸收知识。大学时期打下的扎实基础,使他们毕业时满怀信心走向祖国各方。他们有的选择回到边远的家乡,教书育人,初心不改;有的穿越苍凉戈壁,在新疆服务整整20年;有的扎根大山深处和基层乡村,进行精准扶贫,引领乡村振兴;有的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有的从一线教师到教育管理,从教育战线到政界商界,多次跨界转型。这批学子充满激情的大学生活,奋发进取的人生经历,折射了改革开放的历程,记录了教育强国、民族复兴的发展轨迹。
这本书里体现了华师之爱。“爱在华师”,这“爱”是同学的友爱、老师的关爱、青春期懵懂的情爱。书中文章《永不落幕的爱》里,有师爱如山:辅导员指导迷茫的学子规划大学学习生活,抉择工作去向,引领学生脚踏实地永远向前、向善;专业课教师学识渊博、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学问根基;体育老师的关怀与信任,让学生养成了爱思考爱运动的习惯,收获了阳光的心智和健康的体魄。《四载同学,一生朋友》里,“我”与一位同窗初入大学便一见如故,毕业后虽远隔千里,却依然心相连心相通。《感谢生命中那个叫“大学同学”的人》里,同学是有难相助的学伴,是一块“冒险”偷看连场电影的玩伴,是一路同行一路歌的旅伴。正如书中所说:华师之爱,不仅体现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体现为爱的沐浴和人格熏陶,而且也让青春少年收获情思、开启心智,学会爱人爱己。
这本书有大学精神的传承。章开沅先生曾经这样解读“爱在华师”:“爱是教育的本源,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爱是大爱,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民,教育老师要爱学生。求学于桂子山的学子,体会到华师之爱,也把这种爱传递下去。“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华师校训和“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烙入灵魂,指引学子毕业后奋勇前行,并在工作中自觉践行。王洪清的毕业纪念册上,吴志龙老师的留言是:“诚实无华是做人美德,如果能与远大抱负紧密结合,就会焕发更灿烂的光华。”老师的鼓励,使学生毕业多年后求索不止,于35岁考取武汉大学研究生继续深造,年近花甲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遍栽桃李报春恩的宋法宝,执教中学30余年,秉承“尊师重道”,坚持“施教以仁”,培育了大量时代需要的人才,他的心声是“两鬓生霜情未了,回来还做护花人”。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我们的故事,从1983年开始》的前辈们无愧于时代,当好了火炬手,他们的接力者已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