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珍籍丛纂史无前

    王达敏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2月20日   08 版)

        “廊坊古籍珍本丛书”书影(部分)

        张学军、许振东主编的皇皇巨著“廊坊古籍珍本丛书”,最近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印行。该丛书收录廊坊辖区五十余位作家的六十七种作品,分装三十三卷,总字数超过一千六百万。这些作品多为诗文别集、总集和家集,也包括一些诗话、戏曲、笔记、日记和传记;除少量采自《四库全书》等数字文献外,绝大部分从国家图书馆等单位考掘、复制,还有数种是私家藏品。主编所撰提要略述每部作品的内容、卷册、版本、收藏地和著者生平。这是廊坊古籍稀见珍本的首次大规模汇辑、整理。

        廊坊现辖广阳、安次两区,三河、霸州两市,大厂、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和大城六县。它位于京津之间,既受引领神州、清真雅正的京师文化笼罩,也受开放多元、雅俗兼备的津沽文化辐射。这里古属幽燕之地,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重教崇文,文化灿烂。早在唐朝高祖武德二年(619),境内就建立官学;五代时,已经设置书院。就科举而论,据2001年版的《廊坊市志》统计,自唐至清,此地有进士一百七十六名,举人二百八十五名。在明朝,固安杨维聪为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科状元,其兄杨维杰为嘉靖五年(1526)丙戌科榜眼,这一佳话至今仍激励着有抱负的青年才隽鹰扬奋起。就著述而论,据1991年版的《河北古今编著人物小传》、1994年版的《河北古今编著人物小传续》统计,历代廊坊籍有著作传世者达一百六十七人,多为古代作者。《廊坊古籍珍本丛书》的纂成,是对廊坊绚丽文化的一次深邃巡礼,也是对灿若星辰的先贤们的肃然致敬。

        “廊坊古籍珍本丛书”收录廊坊籍桐城派学者邓毓怡、刘钟英和马钟琇的著作十九种,占整个丛书种数的百分之三十五。此外,为诸种著作撰写序跋、题记的桐城派学者有王树枏、高步瀛、尚秉和、贾恩绂、朱师辙和陆宗达等,诸种著作所涉桐城派学者有吴汝纶、纪钜维和刘春霖等。晚清同光年间,曾国藩及其门生张裕钊、吴汝纶把桐城派带到河朔。他们以直隶最高学府莲池书院为中心,将方苞和姚鼐之学、湖湘文化与燕赵之风相融合,在桐城派内部创生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莲池派。从曾国藩总督直隶(1869)到俞大酉弃世(1966),桐城派莲池一系绵延近百年,相承历六代,有作品传世者不下百人。邓毓怡在莲池书院从吴汝纶问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与莲池书院的同门籍忠寅、常堉璋在北京成立小说改良会,提倡用小说开启民智。刘钟英幼有夙慧,长嗜古学,吴汝纶见而奇之,以国士相待,授以诗古文法。刘钟英与其弟子马钟琇笔耕不辍,著述丰赡,为清末民初畿辅文坛翘楚。长期以来,由于存世文献的分散、稀缺,学界对桐城派莲池一系的研究未成局面。“廊坊古籍珍本丛书”的出版,为探索桐城派在河朔幽燕之地的传播,为评估桐城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第一手史料。

        在中国宗法制度下,名门望族往往在政治、文化场域占居核心地位。在古代廊坊,一批文化世家以耕读传家,以兴复斯文自勖,以学问文章为托命所在。单是文安一县,明清两朝就有纪、陈、井、王四大文化世家以诗文辉耀京畿。纪氏家族尤其衣冠科第甲于畿辅,曾经涌现出进士十五人、举人三十八人,有著述留存者二十余人,一脉文心传承数百年而不衰。道光十八年(1838)刊刻的陶梁纂《国朝畿辅诗传》,粹取顺治三年 (1646) 至道光十七年(1837) 畿辅诗作,规模庞大,征引宏富,纪家入选诗人就有二十二位之多。陈氏家族不但在清朝前期政坛有所作为,在文学创作方面也英才辈出,陈仪撰有《陈学士文集》,其子陈凤友、陈玉友分别撰有《素斋文稿》《自荐草》,其女孙陈蕊珠所撰《焚余草》也名重一时。“廊坊古籍珍本丛书”对上述文化世家中代表性诗人的佳作皆予甄录。近年,研究江南文化世家蔚成风气,研究畿辅文化世家则稀如星凤。“廊坊古籍珍本丛书”的付梓无疑会对畿辅文化世家的研究有所推动。

        撷入“廊坊古籍珍本丛书”的文士多能以道济天下为己任。他们持身端谨,以圣贤自期,怀抱内圣外王理想,处则研治六经、潜心程朱义理、讴吟诗文,出则为国事忧劳、为民事奋勉。在西晋,张华尽心辅佐朝政,使天下暂归安宁。在元朝,郝经、李士瞻上奏治国安邦方略。在明朝,李侃在鞑靼也先进犯时与于谦共守京师,有中兴社稷之功;王乐善与杨继盛同劾严嵩,被诬下狱而不屈;在清朝,陈仪围堰造田,使文安、天津一代顿成鱼米之乡。进入近代,中西邂逅,风起云生,国势凌夷,廊坊文士为争取民族新生,与其他志士仁人一起,别求新声于异邦,外抗强寇侵逼,内图变政救亡。邓毓怡曾赴东瀛早稻田大学留学,归来即投身启蒙运动;王玉骥在甲午战争中自解骡马、火器助军;马钟琇参加同盟会,追随革命家孙洪伊奔走四方,偕胞弟马钟璞南下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抗击制造五卅惨案者的暴行。“廊坊古籍珍本丛书”所选录的上述诸家之作,留下了他们以道济天下的雪泥鸿爪。

        主纂“廊坊古籍珍本丛书”的张学军在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教,许振东在廊坊师范学院任教。他们是姑表兄弟,又有师弟子之谊。他们出生于永定河畔的固安县,先后受教于河北师范学院的中文系。他们平生所痴绝者,就是对故园的热爱。他们渴望通过挖掘故园的文化宝藏,呈现千百年来涌动于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以激励后进赓续华章。于是,从2020年春天起,他们开始在各大图书馆浩渺的文献海洋中捞取金针。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废寝忘食,苦心孤诣地搜寻、考探、比对、求证,经过三年卓绝努力,终于将堆叠如峰的“廊坊古籍珍本丛书”编就,奉献给社会。他们的劳作,为源远流长、气势磅礴的中国故事,增写了又一段恢宏篇章。

        (作者为安徽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