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王键的诗越写越好,一方面越来越开阔,一方面越来越深致,应该说均得力于他对诗意时间的领悟。

    “异乡人”与诗意时间

    唐晓渡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2月13日   11 版)

        《异乡人》,王键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46.00元

        说来王键也是一个资深诗人了,想不到这还是他出版的第一本诗集。这本《异乡人》中的诗歌,都是他经过了人生和心灵的双重历练,且驻笔20年后写下的,其成熟老到,足以配得上“作品”二字。

        “异乡人”本来就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所谓“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传统诗歌里“异乡人”多和漂泊流浪、孤独失根的状态有关,是一种现实的处境和心境,所系者则多为亲情,是一种亲情的缺席,一种巨大的遗憾。但在现当代语境中,其含义则有了巨大的改变。还有一个影响源头和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作家加缪有关,他那本著名的《局外人》翻译出版不久,就有人指出书名应译作《异乡人》,我不懂法语,不敢置喙,从国内后来的译本书名都翻作《异乡人》来看,应该是有道理的。语义上“异乡人”比“局外人”更宽泛,可包容后者且不为后者所限,同时和加缪对“乡愁”“还乡”的持续关注也更加契合。

        有关王键的“回归”,家新在诗集序言中分析得非常好。作为个体生命,诗人写作首先是出于一己的热情、信念、挚爱,但他实际上是被诗神眷顾的,也只有在诗神的眷顾和感召下,所谓的“回归”才会发生。当然,王键是携着他经过人生历练后对生命和语言的全新感悟回归的。那种更多囿于校园经验、充斥着由自我中心生发的幻觉幻象的青春期写作已是昨日黄花,他需要做的,是为正在诗神凝视的目光中持续涌动着的那个更为深邃和复杂的新世界赋形。我们的成长肯定是有轨迹的,我不喜欢那些涂抹自己脚印的人,但人生也好,写作也罢,确实也会有一个飞跃的时刻,使我们更配得上诗的时刻。正是这样的时刻,使一个人即便在没有写诗的情况下,也无负于诗人的称号。

        王键有几首和时间有关的诗,都很有意思。在《时光》中,王键说,“时光的钻头”钻出“我们獠牙般的人生”,这揭示出人生时光的某种残酷真相。《时间的密码》则再次强调了诗的时间相对于物理时间的独立性,其开启的密码就存在于诗意呈现的瞬间,你永远无法确认记取。这首诗后面写到时间“密集的针脚”,正是海德格尔所谓“敞开和遮蔽”留下的时间印记。敞开的同时也是遮蔽,我们不得不借助语言来抓住这诗意的瞬间开阖。王键2010年以后的诗越写越好,一方面越来越开阔,一方面越来越深致,应该说均得力于他对诗意时间的领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