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傩文化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宗教性文化形态之一,从其产生之时就不仅仅是宫廷里驱鬼逐疫的祭祀活动,更是广大民众借以祈福消灾的重要手段,是民众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傩文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发展到明清时期,已基本脱离了宫廷环境——它不再属于上层社会的贵族和文人,而是扎根到偏远的西南地区,在普通大众那里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时至今日,傩戏、傩舞、傩仪等傩文化形态已经成为我国众多民族不可或缺的祭祀仪式、艺术表演活动和集体民俗活动,成为人们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式。
贵州由于其地理环境,加之原有民众众多,又有历代全国不同地区的外来移民,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相比于其他省份,更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古代傩俗文化的原貌。贵州各民族傩戏、傩文化,被学术界、艺术界誉为“中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中国戏曲文化的活化石”,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与审美价值为中外学者所关注。
近期,李寿旭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贵州傩文化研究》正式出版。本书基于民俗学、历史学的视角,追溯了贵州傩文化的悠久历史,深入研究了贵州傩文化的地戏和傩坛戏,辩证地分析了端公在傩活动中的作用,探讨了面具的造型、颜色和巫术功能,突出了鸡在贵州傩文化中的特殊作用,探索了傩活动的组织方式、民俗功能和生态功能,还研究了贵州傩文化与湖南傩文化、云南关索戏之间的联系。该书还结合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对贵州傩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建议。虽然个别问题的探讨还有待深入,个别观点也有待完善,但不得不说这是目前为止最为系统研究贵州傩文化的学术著作。
当前,对贵州傩文化研究基本上呈现碎片化状态,而本书作者将这些研究成果依照贵州傩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系重新梳理,使读者可以对不同时期的傩文化产生的背景、在当时呈现的状况以及对贵州民俗的影响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本书对端公的研究从明清贵州史志所载其为害着手,深入剖析端公主持的傩活动扎根民间而为政府所难以取缔的原因,从而使得读者能够透过带有严重主观色彩的史志记载,重新审视端公,理解傩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在对傩面具的研究方面,突破了传统的主要对其外在形式和质地进行研究的局限,从制作人的文化心理和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入手探讨傩面具外在形式所蕴含的深层意义,这是在以前的相关研究中没有涉及的,或是虽有涉及,但没有进行过详细探讨的。
目前,学界对“泛傩论”有一定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当前对傩文化的研究领域过于宽泛了,把一些不相关的民俗活动都纳入其中,这是一种不好的倾向。”而作者认为,不是傩被不正常泛化了,傩本身就是很宽泛的概念,这种宽泛根源于傩的包容性。其实,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与演变,傩早就深入大江南北各种民俗活动的方方面面。如果局限于某一民俗中的傩文化要素,那么这样的研究是片面和不完整的。傩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不是傩祭、傩戏、傩仪等要素类别的简单机械叠加。在巫术仪式的氛围中,民众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都会相应地产生与日常生活中的状况不同的变化,这绝非现代科学的纯粹逻辑所能解释得了的。人们的这种心理体验在傩祭、傩戏、傩仪等表现形式中基本是相同的,由此可以将这些要素归结为一个整体,统称“傩文化体系”。在贵州傩文化的感性世界里,透过种种看似荒诞无稽和无可理喻的场景现况,可以深切、直观地感受到贵州历代先人对自然与命运执着、顽强、朴素、乐观的抗争精神。“贵州先人在自然崇拜下力图征服自然,在鬼神观念下力图操纵鬼神,在祖先崇拜下力图认识人自身的不懈努力与命运的不安分。这样一种对天、对地、对神、对鬼、对自然、对命运的崇拜中所包含的征服色彩,使傩在荒诞消极的形式之下拥有人类积极向上的天性和追求真、善、美的文化心理。”(钱荫愉:《永恒的傩》,载王恒富编:《傩·傩戏·傩文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44页)因此,作者还尝试通过文化人类学、文化心理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特别是用文化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贵州傩文化,探讨不同族群的心理在推动傩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弥补已有傩文化研究的缺失。
在今天,这种宽容而随和的傩文化仍为调适现代人生活中的焦虑与无奈,维系安宁祥和的社会氛围发挥其作用。这就是傩的独有魅力,这就是今天我们研究傩文化的当代价值。
(作者为安徽大学出版社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