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教师原本应该就是读书人。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是一种幸福,如果进而还能写点什么就更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来自精神的愉悦感,来自职业的成就感。

    中小学教师阅读的层级与跨越

    赵长河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1月22日   18 版)

        就像农民一辈子离不开田地,教师一辈子算是与书本捆绑在一起了,读书,教书,甚至写书。读好书应该是教好书、写好书的前提。读书,无非是为何读、读什么和怎样读的问题。为何读与读什么,一体两面。为何读,一般而言,似乎可以说一以养智,一以养性,一以养趣。

        作为中学一线教师,我的阅读经历了三个层级的跨越:第一层是为职业逼迫,第二层是为课程追求,第三层是为精神愉悦。

        因为职业逼迫厚读学科本体

        工作之初,我感受的职业逼迫是两方面。一曰把书教好,二曰把试考好。这种逼迫来自学生、学校,来自家长、社会,甚至来自报刊编辑。把书教好,把试考好,前提是把书读好。

        因为把书教好、把试考好的逼迫,工作之初,我就不得不首先主动拓宽、加深性阅读学科本体类书籍与报刊。

        阅读与教材文本相关的解读类、资源类书籍报刊。如再读批注唐诗宋词元曲选本,再读批注《古文观止》类选本。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申丹《叙事、文体与潜文本》曹文轩《小说门》,刘莉莉小说文本解读著作,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文本细读著作,李元洛《诗歌漫论》,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文心雕龙》《人间词话》,等等。这些解读“工具”类书籍,必是要细读的。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古今中外与中学语文教学直接关联的代表性作品的全本,也是必须细读的书籍。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学科本体书籍。

        阅读与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发类相关的书籍。以《论语》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发为例,开发课程的老师尽量读广读深,杨伯峻、钱穆、李零、程书德、张祥龙、钱宁等,都要读。再如“人与自然”系列的螺旋上升阅读,从苇岸《大地上的事情》董华《草木知己》汪曾祺《人间草木》,到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到梭罗《瓦尔登湖》,直至史怀泽的《敬畏自然》。这些,都需要阅读课程开发老师的“先读、厚读”,才能真正开发出阅读课程。

        阅读专业期刊的专题文章。

        与考试有关的阅读,往往是来自学生的逼迫式阅读,这样的阅读还会引发进一步思考。即以2003年为例,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感情亲疏与认知正误”。我所教的2002级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二(1)班几名同学,向我反映这个题目复杂,思路难以打开。学生的困惑,激发了我对课本教学与作文素材积累关系的思考,激发了我对日常阅读与作文素材积累关系的思考。这样的思考,自然触发了相关专业期刊的专题阅读。一段时间里,我专题搜集阅读语文刊物中的相关文章,而后有了发表于《语文月刊》2003年7、8期的《常“启”难“示”的启示》。

        与高考命题方向、日常教学难点有关的逼迫式阅读。2003年开始,从语文教改的角度,我思考作文命题的走向、作文教学的方向、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等等。这些思考,于我而言是迫在眉睫的问题。那两年,我搜索阅读,整理点评了相关文章。如几乎每年都在《语文学习》上对高考作文命题进行深度解读的孙绍振先生的系列文章,如各大语文刊物上有关作文命题思想、走向和有效训练方法的文章,由此也就有了我自己的相关教研文章的发表。2004年是全国第一次分省命题,当年有15套作文题,我在第一时间写的评价15套作文命题理念的《审视自我中的辩证思维 地域背景中的人文素养》发表于2004年9期《中学作文教学研究》。接连地,此刊2004年10期发表了我思考读写关系的文章《思考地读才能创新地写》,2004年第11期发表了我思考微型议论文写作的文章《以格言扩句,练微型作文》。

        与专题阅读教学有关的。2004年寒假,我和学生相约,师生共同搜集点评有关“过年”的时文。这个寒假,我被逼也是愉悦地大量搜选、阅读和点评有关“春节”的时文。新学期开学,学生上交作业,有的质量之高令我兴奋。我随即把自己题为《走进中国节——春节》长达15000多字的专题阅读点评,作为自编教材印发给学生,师生互动。这份专题阅读后来公开发表。

        为了提升备考的层次,追求科学化备考,近年来,我们工作室定向共读有关考试的理论类书籍,如叶丽新《读写测评:理论与工具》祝新华《作文测评理论与实践》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思辨阅读与写作测评》。

        有时这样的阅读逼迫,也来自编辑。2021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大教育书系”编辑,约请我的团队撰写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作文指导丛书。我觉得这个项目,既能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新教材研读、执教水准,又能解一线教师对新教材作文教学茫然无措的燃眉之急,因而抓紧组织引导工作室成员,首先进行了有关新教材作文教学探讨文章的专题阅读和梳理,然后结合自己的新教材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终于在规定时间里,在全国率先完成了有关新教材作文教学的这本《高中语文单元作文过程指导(必修上)》的撰写。这是“写”逼迫出了“读”,“读”又促成了“写”。

        要学生考好试,必要教师教好书;要教师教好书,必要教师先读好书。

        因为课程开发自觉理论阅读

        2005年江苏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我意识到能否趁着这股课程改革的东风,使自己的阅读思考由自发层面进入到自觉层面,使自己的专业成长由职业逼迫状态进入到课程追求状态,将决定我专业成长之路能走多远。

        静心思考之后,我寻找到两个突破口:一是学科课程理论阅读,二是课题研究定向阅读。课题研究是能融合理论阅读和课堂实践的专业成长的最佳突破口。

        按每天一定页码的进度,阅读语文课程论方面的名家名著,王荣生的《语文课程论基础》、《语文教学内容重构》,李海林《言语教学论》、《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篇》,王尚文《语感论》,韩雪屏《语文教材研究》,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都是那时段自觉阅读的书目。由理论阅读引领,我进而思考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文言文教学”问题,“有效中学作文教学”问题,“新高考与新课改关系”问题,“文本细读”问题。

        由此思考出发,我先后主持和结题了全国中语会“十一五”课题“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有效中学作文教学研究”,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校文化的校本阅读课程开发与研究”,北京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研学旅行与学科交融的策略研究”。实际负责六项国家及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过程,其实是最佳的专题定向阅读的过程。

        一段时间,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我组织老师共读课程开发类书籍,如奥恩斯坦等《课程论:基础、原理和问题(第5版)》麦克尼尔《课程导论》,如国内的王斌华《校本课程论》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

        近年来,我还先后组织学校青年班、赵长河特级教师工作室,进行围绕课程开发、呼应课改的专题定向阅读。如佐藤学《教育方法学》《学校改革:学习共同体的构想与实践》等系列;如《可见的学习》《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如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与实践》;如夏雪梅团队项目化学习丛书《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

        团队的读书心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师道》《新课程研究》等报刊。团队运用专业阅读中获得的理论,进行的教学设计,也刊发于《语文教学通讯》《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化学教学》《福建教育》等期刊。

        因为精神愉悦主动拥抱阅读

        教师原本应该就是读书人。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是一种幸福,如果进而还能写点什么就更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来自精神的愉悦感,来自职业的成就感。

        愉悦精神的读书,同样涉及读哪些书和怎样读的问题。

        先谈第一个问题,读哪些书。

        第一是教育随笔类等浏览的书籍报刊。这类书,不讲系统的理论,不须正襟危坐地边读边笔记。它的文字风格活泼灵动,幽默风趣,于轻松惬意中带给你教育的智慧、精神的愉悦。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布鲁肖《给教师的101条建议》雷夫《第五十六号教室》简·尼尔森《正面教育》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李希贵《学生第二》。读傅国涌的《过去的中学》,让人禁不住怀想曾经的洋溢教育情怀、体现教育真谛的好教师、好校长、好学校、好教育。这本书,我几乎是一气呵成地读完的。

        第二是文史哲、艺术科学类等博览的书籍报刊。作为教师,尤其需要学科本体阅读基础上的博览。黄仁宇、唐德刚、朱学勤、王小波、张中晓、许纪霖、王彬彬、葛兆光、叶嘉莹、顾随等著作,都曾经作为我们共读的对象。此外,《读书》《随笔》《书屋》《博览群书》《新华文摘》《文学自由谈》《南方周末》《人大复印资料》文史哲系列,《小说选刊》《诗刊》《散文选刊》等,也是我到手即读的读书类报刊。

        第三是中外经典中需要啃读的难读的书籍。在北京丰台二中工作期间,因为机缘巧合,与王志江校长等一道啃读、批注过一些难读的中外经典,有《周易》《中庸》,有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那一段,我们“上手”的西方经典还有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荣格《人格的发展》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等。

        再说怎样读的问题。

        首先是对话作者。阅读,本质上首先是与作者对话。冯友兰先生的读书法,给了我们启示:他的读书法,是“照着说,接着说”,我以为,还可以加一个“反着说”,只要能自圆其说。

        其次是师生共读。师生共读,才可以真正实现读书层面的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教育效果。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拼命教书,一群不学习的父母在努力育儿。

        当然还有亲子共读。亲子共读,有利于亲子共同成长,有利于子女的成人成才,也有利于师亲同心同德,共同育人。

        最后是同事共读。学校老师自发组成中西经典共读,是一道属于学校的美丽风景。非常幸运,我曾经走过的学校都是读书氛围非常好的学校。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同事们曾经共读苏霍姆林斯基,共读雅思贝尔斯;在北京丰台二中,我参与带领同事们共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维果斯基《思维与语言》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在中国教科院丰台实验学校,我带领青年班共读佐藤学《教育方法学》,读《可见的学习》;在北京十八中,我参与带领青年班共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正面教育》《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和夏雪梅项目化学习丛书。

        怎样读的问题,还有两点体会。

        一是用“写作”的方法,促进阅读,提升阅读。我阅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后的五篇系列读书心得,先后刊发于《师道》《新课程研究》等期刊。所在学校组织的“教师共读”,都要求有读书心得或批注的写作。

        一是用“发表”的方法,促进阅读,鼓励阅读。我曾经工作的两所学校都有自己非常有品位的校刊。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校刊是《视界》,北京丰台二中的校刊名来源于校歌的歌词,叫《天地花开》。我有幸主持《天地花开》的编辑工作,不仅专辟“读书”栏,其余栏目其实也关联“读书”。读书,当时正是二中人日常生活很自然的一部分,是二中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一部分。卓越课程的开发,当然建立在教师先读、厚读的基础上。

        那一段时间,我们从阅读体悟雷夫《第五十六号教室》开始,然后有自己美好教室的体悟和缔造。“视界和关注”的重心,其实往往跟当下的课改思考有关,跟曾经的美好教育的体悟有关,这些都要通过阅读,先行体悟、吸纳和转化。“人物”栏,展示的当然更多是读书的教师、教师的读书。记得当时的“家校”栏,每期都有师亲共读后的读书心得的同栏发表。这样的师亲同框,真有当下“全民阅读”的美好。

        读书,其实是个性化的事情。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我有关读书问题的体悟,也只是一孔之见。不揣浅陋,就教方家。

        (作者系北京十八中正高级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