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哲学的方法有很多,但经典阅读显然是任何方法都无法越过的。这一点,可以说是哲学学习中的共识。从学科结构看,哲学的学科大厦是由许多部经典构筑而成的,这个大厦的结构是否牢固,不但关系到学习者能否顺利进入哲学,也关系其作为学科的合法性。从学习方法看,学哲学虽然离不开紧跟哲学问题,但问题都体现在不同经典当中,就此而言,学哲学需要“接着讲”,这就离不开读经典的工夫。在笔者看来,与经典互动,至少有以下三点作用:
第一,在互动中体味生命之本真性。毋庸讳言,经典首先是个历史概念,其合法性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但一部作品之所以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则是因为这部作品对人本身有着深度叩问。换言之,但凡能称得上是经典的作用,必然要主动面对并深度回应生命之本真的基础问题。就此而言,经典乃是用文字来呈现有关生命之本真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研读经典即通过历史的间距与生命本身进行互动。读者在此过程中要将个体的感受性融入作为“类”的群体的客观性中,在短暂的个体生活中寻找贴近本真的回归感。
第二,在互动中把握个体的持续开放性。经典是面向作者和时代始终敞开的作品。经典能够超越作者意图和时代局限,正视不同时代的诠释诉求。经典的伟大不在于使思想走向统一,而在于确保个体在融入整体的同时不被整体淹没或吞噬。由此,与经典互动意味着个体并非离群索居地孤立存在,相反,向个体敞开的开放性是无限的,每个深入其中的个体都能通过对经典的独特诠释获得自身成长之养料。
第三,在互动中实现对生活本身的辩证式超越。经典是一片耕不完的“自留地”。与经典互动,除了要掌握其字面含义,更重要的则是结合自身之前见对其形成“视域融合”。只有在此融合中才能把作为对象的经典内化为“我”的一部分。就此而言,与经典互动是一种立足生活又超越生活的积极态度。当下的生活是哲学思考的起点,但生活中的许多因素则会侵犯乃至掩盖生活之本真。读经典,从经典中寻找智慧,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去蔽”的过程,是不断寻找那些值得毕生捍卫,不该被剥夺的本真性。这个被去蔽的“我”是真正属于每个个体的“自留地”,这片“自留地”同样不是封闭的,需要通过与经典的互动使之不断与历史和他人相交融,在这种交融中使“我”逐步明晰起来。
《哲学之旅:一种互动性探究》即体现出上述与经典的三种互动。作为一部哲学导论,这本书始终围绕经典进行提问,努力使读者和经典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这本书虽主要讨论西方哲学,但没有显见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而是围绕互动性体现出强烈的平等诉求,并对西方传统提出深刻的反思和批评。比如,在认识论、宗教哲学等西方传统问题的章节上,分别设置了“反思西方传统”栏目,从东方视角对西方传统中悬而未解的问题做出批判性回应。在古今碰撞方面,本书则力图呈现互动的前沿性。比如,在伦理学、政治哲学等问题上引入了大量女性主义的当代视角,对长期定于一尊的男性视角提出激烈批评。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虽然不乏对大量哲学知识的介绍,但力图在介绍的同时使哲学学习成为一种个体性甚至是个性化的旅程,使知识在旅途中活起来,避免互动的独断性。为此,本书在每一章的结尾处都附上了“个人做哲学”的内容,既让读者进一步回顾、反思相关章节的所学内容,也敦促读者成为主动学习者,从书本中抽身出来,通过概念化的练习把哲学融入到个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