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博物馆有关荷兰画家凡高生命最后70天创作的大展更是夸张,馆外长队已蜿蜒上百米,馆内特展厅门口也队满为患,观众要馆外馆内排两回长队。可见,为了欣赏艺术的“雅”,您不得不忍受排大队的“俗”
今年的暑气,在整个欧洲褪得都有点羞羞答答断断续续。白天20多度,有时直逼30度的气温一直持续到了10月中上旬。欲褪还休,欲褪还休,天不凉,哪有秋!
秋凉未至,每年秋季必有的巴黎博物馆大展、特展,倒是热浪腾腾地按照原定计划接踵而来了。橘园美术馆以意大利英年早逝的著名画家莫迪利亚尼与其画商和伯乐保罗·纪尧姆为主题举办大展,门口的长队平日里已经排出数十米,到了周末更是令人望而生畏。卢森堡博物馆以格特鲁德·斯泰因与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为主题的特展,由于场地狭小,更显得摩肩接踵。斯泰因是美国作家、诗人和艺术活动家,也是毕加索作品最早的收藏者和赞助人。奥赛博物馆有关荷兰画家凡高生命最后70天创作的大展更是夸张,该馆例来门庭若市,如今馆外的长队已蜿蜒曲折上百米,馆内特展厅门口也队满为患。为看一个展览,观众要馆外馆内排两回长队。可见为了欣赏艺术的“雅”,您不得不忍受排大队的“俗”。
这些展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了充分表现相关的主题,相关机构调动了全法国、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资源,其文化手段从中可见一斑。
说到法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仅仅体现于各式各样的文化节、电影节和戏剧节,或是每年约110亿欧元的文化预算,更不仅在于时时挂在嘴边的文明史和文化史,或是长长的名著书单和作家名单,而是体现于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供居民免费交换书刊的书亭、书橱、书柜,体现于全民免费或几乎免费地从公立图书馆借阅书刊、借听借看声像作品的制度,体现于家庭饭桌上和朋友喝咖啡时关于文化话题的闲聊或争论。就连国宝级画家、《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德拉克罗瓦原创的巨幅宗教题材画作,也只是位于离他故居不远、公开开放的圣叙尔比斯教堂里的两面墙和穹顶上,不用门票,没有遮挡,近距离随便看。
而法国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追求,也不仅仅体现在遍布全国的各种博物馆、图书馆的数量,以及各类展览的水平,而更多体现在那些每周在图书馆至少花一个下午静静读书的退休老人身上,体现在地铁里、公交车上、火车车厢里捧着一本书,饶有兴味读了一路的上班族身上,体现在无处不在的旧书、旧报刊交易中,体现在即使只拿法律保障的最低工资、每月还要从社保机构领取补助,且经常去爱心食堂领取免费午餐,但仍然没有放弃阅读习惯的单身母亲身上,体现在对外国文化的论坛、展览或演出项目青眼有加、奔走相告、兴致高昂的普通法国人身上。
我们一个老朋友的女儿,夫妇两人都是医生,每周必去博物馆看一次展览。门票一般都是十几欧元,学生减半,儿童免费,但一家人长期坚持下来,也不是一笔太小的开支。
对于艺术品和古董,中国人常说“入眼、上手,即为拥有”,法国人则说,最好的拥有是尊重它,认真研究它,欣赏它,并且记住它。为参观一个博物馆,或为看一场展览,甚至只看某件或某几件展品,奔波几百公里是常事。为一次参观事先做足功课,事后反复咀嚼,亲朋好友或同道相聚时再反复讨论,也是很多人的正常操作。参观时专门请人讲解,认真做笔记,不时提问,甚至争论,也毫不鲜见。
法国和巴黎是全球很多著名文学家、艺术家流连忘返之地,有时是他们文学艺术生涯开始的地方,有时是他们创作生活里的重要一站。所以,以这些文学艺术家为主题的各类博物馆和各种展览也数不胜数。当然,在艺术上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法国和巴黎,并不只偏重与这里有关联元素的文化人物,但每到重要纪念日,法国都会展现出水平、眼光和实际操作能力,用新的视角,把相关人物及其时代的各种元素组织起来,形成展览、演出和出版等纪念活动。
让我开心的是,几乎所有的公立博物馆和一部分私立博物馆,对记者都免费或减价。几乎所有大的展览,事先都有专门的记者场。有的稍微严格一些,需要有邀请,有的只要出示记者证,就可以随便出入。
甚至有些地方,记者还不用排队——连这个“俗”也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