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被照亮的时间隧道

    ——读刘江滨散文集《大地烟雨》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0月25日   08 版)

        《大地烟雨》,刘江滨著,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36.00元

        ■邱振刚

        河北作家刘江滨的散文集《大地烟雨》,分为三辑。第一辑名“风”,所涉及的对象,基本都是某类较为常见的事物,例如文集的首篇《北方的冬天》,讲述的是冬季北方的风景情致,《青纱帐》则写的是遍及华北的玉米地、高粱地。第二辑名“物”,文章都是从具体的风物出发,如《邢台的桥》《响堂山石窟》。第三辑名“志”,专写某些和自己的生活最切近,最能牵动自己情感的的人、事、物,如《语文课》《母亲的蒲扇》等。换言之,三辑文章,似乎是以作者和笔下事物之间情感距离的远近为标准来选定的。在阅读中,当我们的目光深入到文本内部,我们还会进一步发现,对于第一辑文章中的事物,作者更多地是从人们共同的感受出发,而第二辑中,作者频频从个人化的视角来打量世间万物,到了第三辑,作者的笔触完全跟随自我情感、心绪的蔓延而展开。可以说,从第一辑到第三辑,思辨的成分逐渐被感情色彩所代替,“我”的面目也越来越清晰。

        第一辑各篇目中,作者精细考证着各种事物在典籍中的痕迹,每篇文章都蔓延着如北方旷野般沉郁凝重的基调。信息密度极高的文字,被作者对历史的感悟凝聚在一起,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有一种被牵引着穿梭在史料、典故中的游动感,感到有一条若有似无、似轻又重的线索沉潜在文本的内部。作者并非是把和某一事物有关的资料性内容拼合在一起,而是随着叙述线索的展开,不断发掘着各种风俗、器物、景观的内部所蓄积着的古人古事的线索。《大地的果实》《大地的滋味》《青纱帐》《家乡话》等文章中,他用沉着疏朗的语言节奏,对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风物进行一种由远及近、自外而内的沉浸式书写,不断延伸着所要讲述的时空范围,文字由具体风物拓展到对历史、民俗的观照,最终铸就出一个交织着个人经验、地方知识和历史意蕴的立体性文学疆域。例如,在《青山依旧在》一文中,作者由一处似乎默默无闻的荒山落笔,将山景只是一笔带过,就转入对尧山的历史的勾勒。于是,《山海经》中的记述,唐初开凿石窟、营建佛像佛塔的记载纷至沓来,极大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地理学内涵。作者又通过对尧山山体遭到破坏后的凄凉场景,以及后来得到保护后所焕发出的蓬勃气韵的对照,写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的结语。这处原本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的小山,因为被作者放置于从古至今的时间隧道中,所承载的信息量,无论从生态学还是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来看,都变得厚重密实起来。

        第二辑的文章中,作者又将自己周边各种纷繁的人、事、物,用以点带面的辐射式结构加以介绍,笔下的情感也逐渐蓄积生发。这些文章起初的文字往往是从容平静的,但随着回忆的蔓延,文字逐渐饱满,所勾勒出的,正是作者人到中年时的一次次回忆之旅。这时,作者讲述的视角不再是由外而内,而是由内到外。《筒子楼》《沙丘平台》《日照荒垣》文章都是以时间流转为背景,以可供精细观察和反复品味的特定建筑作为自我生命历程或者民族历史的投射物,继而从个人化的感触入手,将视野放大至更广大的人类群体。作者往往以这种视角的变化,透视出历史的某种本质意味。这样的文章读至收尾处,读者几乎要和作者共发世事无常的感慨了。由此可以说,这一辑中每篇文章都是一部具体而微的历史。作者个人情感的引入,并未缩减文字的覆盖范围,实际上作者是用个人化的情感为支撑,撑开了更宽敞的语义空间。读者也就透过作者的情感起伏,细致入微地把握到那些独属于燕赵大地的民俗、故物以及它们所蕴含的历史脉动、地理信息和人类情感。

        如果说第一辑中作者的叙述姿态如渊博的学者,第二辑中如睿智的长者,那么在第三辑中,作者又进行了一次转身,变得宛如邻家亲厚大哥。其实,就目前的散文创作形态而言,“文化散文”是所占比例最大者。从刘江滨以往的创作特征来看,他的散文也被评论界视为“文化散文”,但细究起来,他的散文与典型的“文化散文”确实又有着微妙的区别。在他的散文中,“我”作为个人化的观察者和言说主体,始终是在场的,并未被某种集体性的姿态所取代。我手写我口,而非众人之口、他人之口。而这种在场感,在《大地烟雨》的“志”这一辑中格外明显。这部分文章虽然仍不乏细密的考证,但行文的内在动力,更多来自于情感而非知识。知识性的介绍文字,更近似于推动文章里情感热度不断蓄积的外来动力。最典型的莫过于《母亲的蒲扇》一文。这篇文章里,作者虽然仍在索引着古籍、典故中关于扇子的记载,但文章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对母亲的回忆。正是在对往事的深切怀想中,文史知识的引入让文章更加意味深长,作者的回忆有了远景的衬托,变得更加坚实饱满了。

        这本《大地烟雨》的三辑文章,风格虽然有所区别,如“风”是大气磅礴的,“物”则强调点面结合的结构的精巧,“志”的文字细腻雅致,但对作者而言,在写作之初并未做如此大费周章的区分,他只是从写作者的真实感受出发,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不同的题材处理方式。而从实际的阅读效果来说,作者多样态的笔墨的确又造就了《大地烟雨》丰厚多样的内部审美空间。每一件被作者描摹的事物,都如同一道照亮时间隧道的火光,让读者看到无数清晰的历史细节和真实的历史走向。作者的笔触,既负载着燕赵大地在岁月烟雨中沉淀下的各种痕迹,又描摹出自己心灵世界中最细微最曲折的角落。这样兼具理性哲思和情感蕴藉的文章,值得反复品读,也耐得住反复品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