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一生志业系于斯:再谈张怡微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0月25日   03 版)

        ■祝淳翔

        2016年4月某个周末的下午,我在上海图书馆组织了一场小型读书会,讨论上海译文社新出的石黑一雄长篇小说《被掩埋的巨人》。青年作家张怡微是三位嘉宾之一。会后小聚,几个人冒雨找了附近的餐室聊闲天,她说正在台北读博,研究《西游记》续书,论文写得辛苦。遂说及《西游补》,我说我对此也略有所知,它是明末董说的一本穿越时空的怪书。当时还就作者是怎样的一个怪人,私下里戏谑一番。还说及她有一本谈《西游记》的书即将出版,到时会送我。果然没多久,书出了,即是上海古籍社版《情关西游》。

        一册在手,薄薄的,才150页的32开小精装,内容则为学术随笔合集,每一篇随笔围绕一个主题,引文、注释颇为严谨。除开序言与后记,整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世道与末技”,主要就《西游记》里的一些问题,引经据典,逐一拆解,偶尔灵光一闪,亦放谈一己观点;下编“虚无与情难”,则着重谈由《西游补》引发的思考。张怡微毕竟是小说家,且对古典文学浸淫有年,故其行文在清丽典雅之余,竟毫无板滞,足令对于文学作品的文字质量颇有些敏感的读者也挑不出毛病,实属不易。

        后记中张怡微不无动情地谈及自己与孙行者一同成长,“童年时看他童年”,“走上自己的西游路时,更随着他趱程”。简直是将她投身《西游记》及其续书研究的多年磨折和悲喜,与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的降妖除魔相对应,这样的感悟无疑纯出本心,由此也令读者对“情关西游”四字加多了一层理解。

        一年后,张怡微回到母校复旦大学担任创意写作MFA教职,在教学之余,并没有放弃西游研究,终于在2022年7月,在同一家出版社推出《情关西游》增订本。增订本的结构未作大的调整,只前言增加了华东师大竺洪波教授的一篇新序,后记重拟,正文在原有基础上只增不减,总体增补十三篇,共5万余字,其中有六篇置于“附录”中,已是将视角延伸至域外《西游》衍生文本。……诚如竺教授所言,《情关西游》吸收了较多的域外文献,虽“不必作为本书的‘佳处’来作重点评述,但庶几可以显示作者的求学背景、知识积累的特点,彰显着一种突出而又难得的世界性现代视野”。

        最后,不妨以张怡微新版后记里的这段“内心独白”为本文作结:

        我原本以为,《西游记》只是我的一门选修课,没想到到如今,它已经成为了我贫瘠的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撑。对我而言,《西游记》早已不是冷冰冰的研究对象,而是温柔有情亦有生活能量的日常陪伴。我可能不是一个杰出的学者,但我随着孙行者的成长而成长,随着他的跋涉而跋涉。我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它之于我个人的人生,早已有了接近“伟大”和“神迹”的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