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钩稽文史 沉潜创新

    ——评《北宋边塞诗研究》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0月25日   15 版)

        ■吴兆路

        北宋边塞诗承载着北宋诗家的情感体验,在保留尚武、爱国、思乡等传统话题的同时,大胆创新,锐意拓取。它密切联系北宋的边塞形势,传递塞防认知,抒发忧患意识,书写民瘼苦难,叮嘱外交应对,倾吐收复情结,发抒岁币忧乐,并在求策、知兵、备储、防秋等方面折射出可贵的价值理性与突围精神。北宋边塞诗长于叙事,议论弘肆,说理透辟。一方面继承诗史传统,在纪事、剪裁、美刺中彰显边情,传递边见;另一方面又通过言随意遣、“以文为诗”务求说尽,最终呈现为以理驭情、知性反省、务实少虚的特点。

        《北宋边塞诗研究》(丁沂璐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聚焦北宋边塞诗,立足于时代、诗人与边事,致力于阐释北宋诗家对边防的话题关注与情感表达,揭示其传输路径与言说方式,最终得出完整而中肯的结论。

        首先,《北宋边塞诗研究》回到文学与时代的联结、边塞诗与边防的联结进行考察。该书从北御契丹、西北抵御夏与吐蕃、南御交趾、大理与西南边民的角度揭示北宋不同防区的军事部署与策略演变。澶渊之盟前,面对结束十国分裂与收复幽燕失地这两个问题,太祖采取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基本实现了统一南方、重创北汉、震慑契丹的军事效果。澶渊之盟后,宋辽开启了和平共生、戒备提防的交往模式。在北宋的边策拟定中,战争兴衰与对抗转型作为防辽御夏的纵向线索,牵涉到情报收集、间谍运用、盟友争夺等军事手段。北宋与吐蕃的关系,制夏的共同诉求是双方交好、马贸兴盛的前提,却因北宋盲目开边、血染河湟而渐生波折。谨慎治南是北宋的主流边策,其内容为对内避免介入蛮内纠纷,温和处理蛮夷寇边,对外谨守疆域,维持势力格局。

        该书从地理视角对北宋的管控与御敌进行研究,既理解北宋王朝管窥天下的积极性,又体谅其不可操控的焦虑感,对其钻研地理、采集路况、因地涉险等举措保持清醒的认识。管控天下与收复焦虑的不可调和与“事为之防”交汇,在北宋内部形成了“忧边与救国”之切,在对抗辽夏时则形成了“竞逐与维稳”之心。此外,兵法、儒帅、军储、防秋的反思与献策,均可见宋人因时制宜的救边理路。此即该书将北宋边塞诗置于边防视角下进行研究的原因。

        其次,《北宋边塞诗研究》以问题带动作家作品研究,不做发展史勾勒。北宋边塞诗的创作与时事密切相关,具有“肚子大、两头尖”的特点。前期的宋辽边塞诗较多,但很快被中期庞大的宋夏边塞诗冲淡,后期的宋金战争诗几乎不涉边塞,因此就北宋边塞诗的创作实际来看,初期的抬头与后期的式微,无论是从内蕴还是审美的角度来看,均无法与中期的鼎盛相提并论,前中后三期比例严重失衡,此即该书略去勾勒发展史的原因。

        以问题带动作家作品研究,是北宋诗人博学通贯的必然要求。《北宋边塞诗研究》的二至六章,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与清晰的解决路径。该书分别探讨了北宋边塞诗的地域书写与恢复情结,忧患意识与医国情怀,民族交流与战和认知,理性精神与突围经营,评估视角与艺术管窥。以产量最高的刘敞与梅尧臣为例,刘敞精研春秋,深谙地理,推崇奇策,既对河北州军阻挡契丹、藩屏京师的战略地位进行解析,又在韬略探求中明确树立“不战屈人兵”的鲜明旗帜,还将宋人舍弃一蹴而就的幽燕收复,正视宋辽的势均力敌这一艰难的心理调适进行抒写,再有恩深报浅的苦恼,折冲樽俎的渴求,才轻任重的担忧,这样多维透视,有助于层累地认识诗人诗作,连缀得出完整结论。再如梅尧臣,其边塞诗的突围经营贯穿求策、儒帅、军储、防秋四事,但是,将这些话题置于个案研究,并不利于窥见北宋边塞诗的全貌。因此,将上述四个话题分别阐述,既可知刘敞、黄庭坚的推崇庙算,欧阳修、韩琦的爱民重农,刘敞、欧阳修的防秋备边,又可以看到欧阳修、梅尧臣、刘敞对文儒知兵的肯定,宋祁对帅边的倦怠、对儒生的质疑,有助于得出整体结论。这样做,避免将诗人置于孤岛,亦可避免个案研究的同题重复。

        再次,《北宋边塞诗研究》从创作主体“复合型人才”的身份确立入手,有助于生成真实结论。北宋诗人多是集官僚、文士、学者三位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从创作主体的身份转型入手,可以深入理解北宋边塞诗的理性精神。关于北宋诗人的“复合型”身份,王水照先生最早于《宋代文学通论》一书中提出:“(宋代诗人)大都是集官僚、文士、学者三位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一般比唐人淹博,格局宏大。”张兴武先生在《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一书中沿用“复合型人才”的说法,以为庆历士人范仲淹、欧阳修、尹洙、苏舜钦为此中代表,揭示其“知古明道”“务实致用”的精神特质。日本学者内山精也在氏著《庙堂与江湖——宋代诗学的空间》中开门见山,径直标明“官—学—文”三位一体,指出宋人对官僚、学者、诗人三种身份价值认同的依序减弱,“三位一体”实际上还是继承了王水照“政治家、文章家、经学家三位一体”的说法。

        结合北宋边塞诗的创作实际来看,产量多于二十首的共计十八人,官至宰相者便有韩琦、王安石、司马光、苏颂、王珪等五人。除杨亿、梅尧臣外,其余十六人均以登科入仕,这与前代诗人作品虽好而品阶不高、甚至无官的情形已大有不同。这样的身份转型决定了其诗已渐染学人之诗、政治家之诗的鲜明色彩,即便张大豪情,亦有清晰理路。《北宋边塞诗研究》既宏观论述人的理性对诗风理性的推助之力,又从科举制度、谏议制度揭示人的理性的制度保障。复合型人才的身份背后,承载的是广博的学术涵养与自觉的理性精神,为边塞诗创作能够对症下药、有补于世提供可能,亦有助于揭示北宋边塞诗反思、献策、陈情的深层题旨。

        最后,《北宋边塞诗研究》从“唐音”“宋调”的角度审视北宋边塞诗的继承与新变。从唐音与宋调的角度评价北宋边塞诗,清醒地认识到其内部有“唐音”“宋调”两种形态。从继承与新变的角度进行考察,北宋边塞诗的叙事与议论皆有所宗,叙事推尊杜甫的“诗史”品格,议论继承韩愈的“以文为诗”,均取径中唐,既带来了技法上的渐臻辉煌,又导致余味经营的渐行渐远。首先,北宋边塞诗聚焦澶渊之役、三川口之战、熙河开边、南伐与好水川之战,发扬“文直”“事核”的实录精神,合理剪裁,删芜就简,在叙事与纪实中彰显情感寄托与价值判断,积极践行边塞诗的“诗史”品格。其次,北宋边塞诗议论弘肆,说理清晰。从诗学批评的语境中客观评价北宋边塞诗的“以文为诗”,对其议论与说理带来的诗意畅达与意境削弱给予客观评价,并在意象择取与典故运用等诗材角度进一步揭示其务实之征。最后,从唐音与宋调的角度评价北宋边塞诗,不是将唐宋边塞诗无限对立,而是清醒地认识到北宋边塞诗的内部有“唐音”“宋调”两种形态。在纪事、议论、说理的鲜明特征之外,北宋边塞诗还掩藏着唐诗余味,乐府提供体式参照,唐诗为其演绎范本,而前期诗坛则为其提供竞技场所。至于其宋调特征,则是北宋诗人主体人格成熟、创新理路清晰、创作技巧精熟、安边局势变化等多个因素作用的结果,最终呈现出以理驭情、知性反省、务实少虚的新面貌。

        要之,《北宋边塞诗研究》对于大量彰显时事的边塞诗不做描述研究的浅层观照,回到本事土壤,参辑资料,注重作品内证,利用文史互证、诗文互证推进结论真实。同时借鉴军事、政治、地理、历史、经济、文艺学等学科特点,诸多学科交流碰撞,有助于推进结论真实。

        (作者为复旦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