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从进化心理学看先秦人性善恶观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0月25日   15 版)

        ■张建伟

        有关人性善恶的争论自孟子和荀子开始,就成为思想史上的重要论题。学术界对此一直有持续的关注,还关涉到印度佛性论、西方思想家奥古斯丁、马基雅维利和康德等人,相关论文众多,研究路径多集中于哲学或思想史领域。性善论与性恶论哪个更有道理呢? 或者人性本来善恶俱存?荀子和韩非子的人性论有何价值? 进化心理学为人性论的探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人物,实际上,孔子虽然没有明言,但也倾向于性善。他对尧舜禹的禅让行为的美化就反映出他对人性的肯定和赞美,他非常推崇泰伯让国,《论语》记载:“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2页]唐人刘知几在《史通·疑古》篇中质疑孔子的评价,认为泰伯并非真心相让,而是出于不得已的保身之策。对于尧舜禹和泰伯等人的事迹,孔子看到的史料应该有不同记载,但他选择了从人性善的角度加以叙述与赞美。

        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孟子·告子上》,(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8页]

        孟子说,人有仁爱、讲道义、懂礼仪、有智慧,这些不是从外部渗透进来的,是自己本来就有的,只不过人们没有深思而已。所以说善良的天性在自己身上,探求就能发现,放弃就会失去。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两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就是因为不能发挥尽自己的天资。孟子还举例说明什么是“恻隐之心”,《公孙丑上》曰:

        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7页]

        孟子说,人都有不忍心让别人遭受不幸的心理。就像这个例子,人们突然看见小孩将要掉到井里,都有惊怕和怜悯之心。他们要去救这个孩子,并不是为了和孩子的父母结交,也不是要借此在乡邻和朋友中求得赞誉,更不是厌恶小孩掉下去时的哭声。可见这是发自人本心的善意,这种人性本善,孟子把它叫做良知、良能。他说: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3页]

        按照孟子所言,爱父母和尊敬哥哥似乎是自行达到的。既然人性本善,那么,人人都可以为尧、舜那样贤能的人。在孟子看来,能不能成为尧、舜那样的人,关键在自己的行动。如果人性本善,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要教育何用? 孟子还讲过环境造就人的善恶。《尽心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 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0页]

        孟子提出的“居移气,养移体”,是说地位和生活环境往往能改变人的气度,国君和他的儿子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享受最好的教育,最后成为别人眼中的高贵之人。

        二、性恶论及其他观点

        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与孟子针锋相对。但是,在荀子之前,孟子同时代的人对于人性善恶就有不同意见。《孟子·告子上》记载了几种说法:

        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8页]

        告子说,人的天性中没有善或不善,也就是说人的自然属性本不具道德意义。有人认为,人性可以是善良的,也可以是不善的。因此,周文王、周武王兴起了,民众就向善。周幽王、周厉王兴起了,民众就喜欢残暴。这是强调统治者行为的善恶决定民众的趋向。

        荀子提出了性恶说,《荀子·性恶》篇曰: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516页]

        荀子认为,现在人的本性是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些都是人的情欲本性。儿子替父亲劳动,弟弟替哥哥劳动,这些行为都是违反人的情欲本性的。但是,孝顺父亲、尊敬哥哥,又是礼义明确规定的。因此,顺从情欲和本性就不辞让了,辞让了就违背情欲本性。所以,人性本恶是非常明白的道理,表现出善良是人为的。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人性论应该受到荀子思想的影响。有学者提出质疑,复旦大学白彤东教授认为,“韩非子承认人有质朴的一面,他也承认靠这种质朴自然而然地达到人类和平相处的可能性。这都与荀子不同,而与《老子》呼应。但韩非子又认为,这种质朴的人性无法抵御物质匮乏的挑战。面对这种争和乱,韩非子否定包括荀子在内的儒家所推崇的道德培养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而强调因顺人情。这又与黄老的立场更接近。”[白彤东《韩非子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 ——师承问题的一个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第42页]白先生所言有理,但是韩非接受黄老与受到荀子影响并非水火不容,他是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人性论。在韩非子眼中,无论是父子、夫妻,还是君臣关系,都是出于利益考量,完全忽视了道德伦理,不同于儒家强调亲情道义,还是有荀子性恶论的影子。

        因此,儒家塑造的贤君形象被韩非子颠覆,《五蠹》篇曰:“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卷十九,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44页]孔子极为推崇上古时期尧舜禹的禅让,到了韩非这里,并非公而无私,而与后世难舍县令的职位一样,都是出于利益考量。

        我们在生活中确实能看到人性恶的表现,比如地震发生后,有许多幸存者积极救助伤员,帮助政府恢复秩序,同时也有一些人趁火打劫,窃取他人财物。苦难既能激发人的同情心,也彰显了人性中残忍自私的一面。

        荀子的性恶论与韩非子对人性的揭示有何意义呢? 张灏说:“西方历史上,一直存在一种对人性之恶警醒的‘幽暗意识’,所以,才慢慢孕育了西方的民主传统,而中国的儒教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洞察,但其怀抱的是‘乐观的人性论’,所以才诉诸于‘圣贤之治’。”[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儒家建立在“乐观的人性论”基础上的“圣贤之治”成为思想主流,性恶论被批评或忽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性恶的一面。无论是荀子的性恶论,还是韩非子对人性的洞察,都是中国思想中的“幽暗意识”,以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从进化心理学看人性善恶

        有关人性的多种观点各有道理,想要明辨是非,需要跳出思想的辨析,吸收一些其他学科的内容。《进化心理学》从进化的角度观察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它对我们理解人性善恶具有一定的启示。人性是善恶混的,人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无私的一面。在人类早期,生存的艰难使得人与人、人与其他动物之间充满竞争,有时候表现出你死我活的争夺。同时,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作为群体动物,人类需要互帮互助才能生存下去,养成了无私的一面。助人最初表现在对待亲人,慢慢扩展到邻居、乡里,呈现出一种“互惠式的利他主义”[[美]戴维·巴斯著、张勇、蒋柯译《进化心理学》,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282页],甚至能实现超越,去帮助陌生人。具体到每个个体,表现出善良或凶恶,取决于后天成长的环境,孟子讲的有一定道理。从发展方向而言,人类总体是向善的。

        因此,社会的首要之务就是培养并保持人性善良的一面。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认为,要保持人的“恻隐之心”,他说:“反观我们每个人自身的道德成长,道德情感都先于道德理性的发展。一种首先是对亲近我们的人的关切之情,显然先于道德义务和原则观念的形成。……我们对于我们的孩子的道德培养也是遵循这一次序,在幼童理性甚至语言能力都尚未成熟的早年,我们在道德上最期望于他们的,除了诚实,也就是一种基本的同情心。而且,我们还尤其有必要同情那些弱者、老人、病人、残疾人、畸零人、边缘人、失败者,当我们品尝了人生的五味,我们就会知道,他们的这种处境常常并不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而我们的成功却常常只是由于我们先天或后天的幸运,而即便成功都是出自我们的努力,我们也需要同情和帮助他们,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同类、是我们的同胞,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我们必须和衷共济。”[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66-167页]“恻隐之心”是贤者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保持这种同情心,会让人更有爱心,更愿意帮助他人。

        人性恶的一面同样触目惊心,人类的攻击行为造成了大量的灾难,无论是个人之间的杀戮,还是种族、国家间的战争。戴维·巴斯指出,“到目前为止,我们必须承认,来自各个方面的可靠证据表明,在人类历史上,同类相残确实使人类成为了自己最大的天敌”。但是,人类的攻击行为处在变化之中。“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我们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经过自然选择的设计,对某些特殊的情境非常敏感。这和早期的本能理论大为不同。早期的理论通常认为,攻击是人的一种本能,它会固定不变地表现出来。目前的研究表明,攻击行为在情境、文化和个体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可变性。”[[美]戴维·巴斯著、张勇、蒋柯译《进化心理学》,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107、302页]由此看来,荀子的性恶论和韩非子对人性的分析也有一定道理。

        从进化心理学看,人性兼具善良与邪恶。善恶混的观点古人早就提出来了,和孟子同时的告子认为:“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5页]向东还是向西,关键在于引导。

        虽然孟子和荀子的观点看上去水火不容,其实他们都主张用儒家思想教育人,让人弃恶从善,最终殊途同归。陶德麟先生从功用上指出:“盖孟子唯恐人自暴自弃,故以性善勉之。荀子唯恐人之故步自封,故以性恶警之。”[陶德麟《孟荀论性平议》,收入《学步履痕:陶德麟中学作文与读书笔记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80页]从大的方面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暴力与杀戮越来越少,恶的因素越来越少,善的一面得到不断彰显。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互助共赢成为主流,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从这一方面看,人性本善。

        (作者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