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首届“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在京举行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0月25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王洪波)10月21日至22日,首届“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等13个国家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开幕式于10月21日举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在致辞中表示,清华大学自建校之初就非常重视“冷门绝学”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学校通过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积极推动古文字跨学科研究等,取得一批重要学术成果。他希望借此次论坛的举行,推动古文字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各文明交流互鉴。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洪大用表示,国家社科基金高度重视支持古文字研究工作,今后将在原有基础上持续稳定加强支持力度。他希望学界着力提升古文字学科群整体发展水平,形成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古文字研究的新方法、新范式,推出代表国家水准的原创性标志性新进展、新成果。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指出,国家2020年启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全面系统开展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古文字研究,揭示古文字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她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古代文明比较研究,推动海外古文字资料调查、研究成果外译等,立足世界、面向世界阐释中华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达慕思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艾兰(Sarah Allan),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朱凤瀚在致辞中强调,古文字学是国际性很强的学科,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对于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幕式后,四位学者发表主旨报告。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在题为《涵义与“马那”类似的“精”这个词在殷墟卜辞和西周较早青铜器铭文中已经出现》的文章中认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马那”类似的“精”这个词出现很早,只不过不用“精”而用“晶”表示。他指出,研究我国古代文明上的问题,必须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有关资料比较彻底地加以理解和整合,相互补充印证,还要注重文化人类学的有关资料,世界上其他族群中有不少与我国古人相似的思想观念,对我们理解我国古人思想的真实面貌有很大帮助。

        芝加哥大学教授夏含夷(Edward Louis Shaughnessy)在《想要与致使:四论周代“甶/思”字用法和意思》的演讲中,强调了出土文献中的“思”字大多时候表示的词义是“想要”,而非通常认识中的“致使”。牛津大学教授麦笛(Dirk Mey⁃er)发表了题为《读安大简〈论语〉为一篇基于论述的文本:制造作为“哲学制度”的孔子》的演讲,认为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收录孔子及他的弟子零散言论的《论语》不同,安大简《仲尼曰》呈现出一致的语言和概念逻辑,或可将安大简《仲尼曰》视为代表战国时期“孔子”经典化的实证之一。在《新见清华简“谦”“诚”二字形构的沉思》的演讲中,香港恒生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张光裕认为“谦”“诚”二字形构理应晚出,复因辞例显示其词性隶属之印证,进而推测,清华简中部分简文书写年代或有可能隶属战国晚期偏晚。

        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古文字工程秘书处承办。论坛共设立“中国早期国家与社会”“清华简专题研究”“商周文字研究”“战国秦汉文字研究”四个分会场。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柯马丁(Mar⁃tin Kern)、李零、夏德安(Donald Harp⁃er)、刘钊、尤锐(Yuri Pines)等百余位学者围绕以上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