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从大国语言战略出发携手构建人类语言共同体

    李鸿飞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0月25日   18 版)

        语言战略,是“语言政策或语言管理被赋予重要价值取向,为提升国家语言资源的建设和掌控能力,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的一系列可持续的规划方案和计划”。语言战略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明确的价值取向;语言战略将语言资源置于战略位置,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语言战略对于国家安全、全球发展、文明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实施语言战略是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必然选择。

        国家语言战略包括内部语言战略和外部语言战略。内部语言战略助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两大支柱为国家通用语建设和各民族语言的保护发展。外部语言战略则是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其两大支柱是本国语言的国际传播和外国语言学习教育。

        历史洪流浩浩汤汤,回顾大国兴衰的历史进程,语言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古代时期,中心语的出现和帝国的形成相伴相生,如罗马帝国的拉丁语、中国的汉语和印度的梵语。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后,意大利语逐渐成为欧洲的文学和外交语言。大航海时代来临,殖民扩张进程推进,欧洲国家国力提升,欧洲语言也随之向全球扩张,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英语几乎覆盖西半球,法语、阿拉伯语在北非地区并驾齐驱,俄语控制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进入20世纪,历史巨变与语言命运息息相关。德语随着纳粹侵略者一路扩张,又在战败后退回原地;俄语随着苏联的强大成为中欧和东欧地区的中心语言,又在苏联解体后被多国排斥;日语曾扩张到大洋洲和中国东北,又在日本战败后消失殆尽。

        结合世界史观察语言兴衰,语言秩序的变迁和不同语言群体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传统的保持往往比政治制度更长久,甚至能够影响人群关系和思想文化的传承,语言的发展动向因此也能向人们展示未来的诸多可能性。纵观语言和国家发展的关系,内部语言战略有助于实现国家建构和长治久安的目标,外部语言战略则需要帮助国家提升其参与和影响国际秩序的能力。

        我国的语言战略同样符合这个规律。国家语言战略有四个支柱:推广普及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做好国际中文教育、大力发展外语教育。前两个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后两个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正式成立,主要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1951年成立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旨在“指导和组织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工作,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立文字,帮助文字不完备的民族逐渐充实其文字”。内部语言战略效果显著,外部语言战略能力的重要性日益提升。21世纪国际中文教育迎来热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非通用语人才需求加大,外语教育的转型发展也迫在眉睫。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2021年9月,在给北京外国语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作出新的贡献。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大国语言战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杨丹主编)的出版,从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视角出发,深入思考语言战略和外语教育的相互关联,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冲击下,新时代语言战略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书不仅从历史的宏观视角综述中外世界大国语言战略经验,还以各国的外语教育为例探索大国实验战略的实践之道,更为宝贵的是,提出了全球语言服务平台的建设路径和发展展望,力求冲破语言智能技术带来的挑战,抓住机遇,强化语言资源建设,让技术赋能语言战略实施。

        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早在20世纪50年代,机器翻译研究就已经被列入全国科学工作的发展规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拼音输入法发展成熟并广泛应用,语言识别与合成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及标准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语言智能技术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和热点。一方面,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为内容创作、客户服务、媒体、教育、金融等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加速推动相关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生成的信息,可以被用于塑造和传播特定思想,加剧信息的碎片化和信息泛滥,导致信息的操控和偏见的扩散,挑战公共舆论的多样性,甚至形成霸权,最终对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并引发风险。与此同时,ChatGPT的出现,极有可能进一步拉大数字鸿沟。在技术接入方面,ChatGPT非英语语言模型开发不足,长此以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在基本技能方面,ChatG⁃PT对用户的提问能力要求较高,缺乏提问技巧的用户往往收获甚微。从国家层面来看,以ChatGPT为代表的国外大语言模型基本采用符合西方价值观的训练语料,导致其输出的内容带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倾向,可能包含偏见或歧视性内容,对用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公众的政治判断和政治选择。

        危机与挑战并存,拥抱技术仍是时代发展的主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浪潮下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发展的主旋律——资源与技术共生共赢,如何使科学技术的智慧之光与人类主体的理性之光在新时代交相辉映,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且积极探索的。

        北京外国语大学牵头建设的全球语言服务平台作为大国语言战略的智能载体,将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以全球供给应对全球需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服务产业,全面增强语言服务产业的产品建设能力、应急服务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国际传播能力,助力大国语言战略的多地实施,提升语言服务国家大局的能力,推动语言服务行业的智能升级和转型重构,探索中国语言服务现代化的新篇章。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文化交流的纽带,语言多样性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语言战略能力,搭建全球语言服务平台,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积极探索国际化教育新的理念和路径,是构建人类语言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将为中国参与全球语言治理贡献行之有效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