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9月13日 星期三

    读者需要怎样的图书馆

    田磊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9月13日   10 版)

        《哈佛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田松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3年5月第一版,78.00元

        哈佛图书馆的一举一动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因为哈佛为无数学子所向往,也是因为哈佛图书馆以其庞大的体系、丰富的馆藏和一流的服务为行业树立了标杆。田松先生的《哈佛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为我们深度解析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文化。

        作者原本是科技史专家,近些年颇有些“不务正业”,做一些好玩的研究,自称杂家。这本书虽然是写图书馆和博物馆的,但出自杂家之手,必然涉及哈佛的历史以及美国的教育制度、社会文化等更广博的知识。本文仅从一个图书馆员的角度,谈谈这本书对我们的启示。

        图书馆界并不缺乏专业书籍,关于图书馆的普及图书也不少见,但是像本书这样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深入解析图书馆的著作却不多见,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

        读者视角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本书是按照图书馆所在的地理位置安排写作次序的,而不是按照图书馆的类型排序。后者是专业的写作视角。这符合现实的使用习惯,尤其是在一个广袤的校园里,读者选择一个图书馆首先考虑的是位置因素,寻找最方便的图书馆。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在校园的中心地带建设一个体量庞大的图书馆,成为校园的标志性建筑物更能实现图书馆的价值呢,还是让各具特色的分馆四处开花,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更能体现图书馆的价值,作者显然更认同后者。

        如果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哈佛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可能并不专业,家具好像也不舒服,总体感觉,他们的空间还是以收藏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的格局,但是这并不影响作者对它的喜爱。也有不止一位熟悉中美图书馆的馆员对我说过,中国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已经超过了美国。但是我们仍然常常把美国的图书馆作为学习的对象,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馆藏和服务做得太细致了。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哈佛在这种历史遗留的、落伍的硬件环境中努力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方向突围,而且常常引领了行业。例如韦德纳图书馆下雪天会暂时封闭两边的台阶,在中央台阶上临时铺上防滑的木板;门口的垃圾桶上写着“入口25英尺内禁止吸烟”。这比单纯的“禁止吸烟”和“禁止说话”,或者“请不要吸烟”和“请不要说话”这样一刀切的规定更加精细有分寸。

        书中不止一处提到了作者选择一个图书馆的理由,关于卡博特科学图书馆的描述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他眼中一个好图书馆应该有的样子:(1)桌椅舒服,桌面宽大,能铺开各种杂物;(2)窗外风景好;(3)出门就是咖啡馆和食堂;(4)打盹指数高。桌椅舒服、桌面宽大对于长时间在图书馆学习的读者来说很重要,他们要带水杯、食物、充电器和各种资料,解决生理上和学习上的需求。窗外风景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鄂鹤年馆长一直主张把风景最好的空间留给读者,让他们有发呆的空间,这未尝不是另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咖啡厅和食堂是生活必需品,“出门就是”实质上就是作者一直强调的便捷性。咖啡厅在作者眼中也是一种重要的空间,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很多跨学科交流和灵感,就是在这种场合下发生的”。这让我想起了二战时期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Princeton),那些各个领域的佼佼者领着高薪却没有具体的研究任务,整天端着一杯咖啡找人聊天。他们却完成了以后大半个世纪都难以超越的研究成果。打盹指数是作者自创的一个词汇,用以衡量图书馆是否适合短暂的休憩。他特别喜欢拉蒙特图书馆的一个原因是那里有带脚蹬的沙发,读者“除了正襟危坐,严肃认真之外,还可以东倒西歪,口角流涎,这让我对拉蒙特悠然而生亲近之心”。这种生活化的场景有悖于传统公共空间的形象,但却是一个能够留住读者的因素。作者喜欢拉蒙特的另一个原因是有直达的校车——便捷性也是读者选择图书馆的重要因素。南方科技大学涵泳图书馆就在学生宿舍楼下,有一些常客就是住在楼上的学生,他们选择涵泳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它位置的便捷性;可能也有一些是因为涵泳图书馆进出不用刷卡,这是程序上的便捷性。作者总结道:“工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对于一个重复频率高的行为,一点点方便也会引起很大的影响。”

        作者最早去的是韦德纳图书馆。这是哈佛图书馆的主馆,有独立的馆舍、百年桌椅、古腾堡圣经、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宏伟、庄严、神圣、古老,符合图书馆作为标志性建筑的一切特征,作者用“圣殿”“朝圣”“殿堂”来形容它。但是后来却去得很少,因为他发现了更加便捷、舒适、环境优雅的拉蒙特、卡博特等其他分馆。这让我想到了仪式感和实用性之间的区别。对一个人,朝圣是需要的,但是更多的状态是在生活。对于一个图书馆来说,有一个庄严肃穆、高大宏伟的空间是理所当然的,偶尔搞个仪式也能让人心情澎湃,但是有两个就浪费了,全搞成这样就是极大浪费。高大上的仪式只适合短暂的激动,经常搞就让人心生厌恶。图书馆应该创造更多生活化的空间,做一些有实质内容的活动。

        关于哈佛自然博物馆的描述让我看到了哈佛教育的社会责任和长远目光。它的馆藏本来是给研究人员使用的,但是拿出一部分展览,对公众开放。根据年龄段收取不同的费用,哈佛的学生可以免费参观,还可以带一位朋友免费参观。让我惊讶的是对3岁以下的儿童免费开放,国内很多文化机构是禁止3岁以下儿童进入的。我在想,假如大学和图书馆平常在保证服务本校师生的前提下让渡一部分资源给公众,尤其是儿童,那么招生的时候是不是就会容易一些,我们还需要绞尽脑汁考虑怎样吸引大学生吗?

        给我启发的另一点是,哈佛的每一个建筑、一个门、一个职位,甚至一把桌椅、一个藏书票都有自己的名字。“展品会介绍来历,从哪里购买,用了哪一笔钱”,甚至连检索系统都是以捐赠者的名字命名的。这些复杂的名字虽然记起来很困难,但是这是对捐赠者和对学校做出贡献的人的回馈。哈佛是私立大学,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捐赠,这种对于捐赠者细致地、真诚地反馈形成了良性循环,可能捐赠者早已过世,看不到这种荣誉,但是激励了更多的捐赠者。仅仅是特藏建设基金就有几千个。“有人家财万贯,可以捐一座楼;但更多的则是普通人,捐一个小小的基金,涓涓细流汇聚起来,有了今天的哈佛。”

        书中关于如何选择和使用图书馆的细节描述还有很多,这些帮助我们印证了一些理念和管理方式,比如“时间充分就上三楼,短暂停留就在一楼”,说明我们通常把休闲阅览区设置在一楼入口处,把安静的学习空间设置在高层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读者的日常习惯。也印证了一些关于哈佛图书馆的传说,比如凌晨四点的哈佛图书馆到底有没有灯火通明。书中告诉我们拉蒙特在考试季实行24小时开放,所以这个传说并不是没有来由的。也让我对一些图书馆理所当然的做法重新思考,比如作者坦言他并不喜欢我们通常认为很舒适的可移动的旋转椅,那么这种现代图书馆空间的发展趋势最早是如何决策的? 这个感觉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读者群体的意思?

        前文说过,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读者视角的深度解析,体现在叙事手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从不从的角度拍摄同一个位置,构建了一个历史的、立体的全景画面,让我们对哈佛图书馆复杂的空间有了清晰的认识,也让我们感觉到沉浸其中已经好久,这一切仿佛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二是书中的插图并不是专业的摄影,把图书馆拍出了家庭书房的感觉,这是能留住人的氛围。所以我把它当成一种叙事媒介,以此感受一个读者喜欢的图书馆的精神内核,感受一种深植于读者生活的图书馆文化。

        我曾经也喜欢在图书馆读书的感觉,但是十年的职业生涯使我再也不能安心在图书馆里读一本书了:在自己管理的图书馆里,即使下班后或周末,也总觉得有工作没做完,或者担心有学生投诉我在上班时间读自己的书;在别的图书馆里,总是习惯性地把每个角落看遍,看看哪些地方可以学习。

        幸好还有博物馆,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细细品味里面的文物和艺术品。本书在介绍图书馆的同时也介绍了博物馆,因为很多时候,这两者在哈佛实在难以区分。

        (作者为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特藏馆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