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9月13日 星期三

    “至今犹忆李将军”

    李剑锋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9月13日   19 版)

        《李广研究》,王福栋、彭宏业著,人民出版社2023年6月,100.00元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称李广“其善射亦天性也”,“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李广成为名将原因甚多,但志趣的专一是一个主观条件。王福栋博士从上大学就对李广着迷不已,惊诧于李广的传奇人生。李广与匈奴射雕手的较量、临阵不乱的威武以及“汉之飞将军”的威名等,激发了一位文学青年的无限的憧憬。及至专心学术研究,仍然对李广情有独钟,关注李广研究现状,发表关于李广研究的论文,涓涓细流终于汇集成河,今天赫然闪现在读者面前的新著《李广研究》,实际是撰者多年兴趣、志向的积累和升华。

        李广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代名将,其人因《史记》的记载和唐诗名句的传播而广为当代读者熟知,他已经成为融入中华民族伟大民族性格的历史形象和文学符号。惜乎未见进行认真、系统的梳理的学术专著。以往学界的李广研究主要集中在“李广难封”的原因探讨和唐代边塞诗中的李广形象上,有待开拓之处甚多,如对李广生年的考证、李广年谱的编写、历代对李广形象的接受等,需要有心人系统搜集资料,梳理分析,深细用功。《李广研究》一书仿佛一支奇兵,就一个特殊的历史人物及其文学接受做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弥补了李广研究的不足,展现了李广形象的古代流变的历程。

        通过《李广研究》,我们对李广这个历史人物的演变历程有了比较完整而深细的认识。《李广研究》清晰勾勒了李广的现实形象、史传形象和接受形象等先后承续流变的三大形象,比较了彼此的异同,探讨了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李广作为真实的人物有其众多缺陷,似乎不应写入历史。他身为将军,却没有一件像样的军功,甚至还被俘虏过;善射,却并不善于带兵;“器小志近难成事,有勇无谋非帅才”。但司马迁对他情有独钟,视他为“国士”。史传中的他武艺高强、精忠报国,更重要的是他人格崇高,为将不贪,爱兵如子,敢于担当,宁死不辱,听闻其悲剧结局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足见李广受爱戴的广泛。司马迁不是从功业,而是从立德“名将”的角度选中了李广。此后,该著重点考察李广的历代接受形象,沿着历史顺序主要考查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金元三朝、明代、清代五大历史时期李广形象的演变历程,得出了平实可信的结论,认为“自汉代到清末,李广接受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对李广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不同时代的人有自己不同的需要,要借李广来宣泄悲愤的情绪,追求“不朽”的人生价值观,表达爱国的情怀,解说文艺的道理,不一而足,指示和解析了李广接受史上的重要景观。

        在纷纭复杂的接受现象中,《李广研究》一方面注意综论一代概貌,另一方面注意选择带有典型性的个案进行细致分析,在凸显李广接受形象的同时,能够从一个特殊视角深入理解接受者。论述唐代读者对李广形象的丰富化和经典化的两章,是《李广研究》一书的重心所在,详细探究了李白、杜甫、卢纶、王维、王昌龄等大诗人对于李广的各具特色的看法和形象改造方法,材料扎实,思考深入。如论李白将自己强烈的自我意识投射到李广身上,不但解读出“精诚没石羽”“桃李竟何言”等德行拔俗的李广形象,也寄托了李白自己的情感愿望,彰显了自我的创作风格。借助王维对李广的接受,认识到只把王维归结为佛禅是不全面的,他身上还有李广一样的雄奇。指出并分析了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等名句名作,认为它们影响了后来无数读者;而对李广的接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积极进取又怀才不遇的境遇。

        值得表扬的是,撰者不满足于李广形象演变现象的梳理,进而努力思考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史记·李将军列传》写就之后,“李将军”形象并未立即深入人心,在唐以前的七百年历史中只留下了六人的六首诗语涉李广。进入唐代之后,李广形象大放异彩,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三百年间留下了五十四个诗人的六十六首诗语涉李广,其中开发的“难封”“数奇”“善射”“射石”等诸内涵渐典型化。宋元明清的文学作品中更频频出现李广形象,仅宋诗中涉及的诗作就有一百三十多首,突显了李广的爱国情怀等内涵;诗歌之外,李广形象也渗透到辞赋散文、词曲小说、文艺理论、历史、军事、蒙学、佛学、类书、作品注释、寺庙奉祀等众多领域。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解释以及其形成原因的探讨,其实已经超越了李广形象本身,扩展至对时代风气、社会面貌、文人心态的认识,是社会科学认识论的目标。

        《李广研究》一书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凸显研究对象。如将《史记》与《汉书》中的李广和项羽进行细致对比,找到这两个人物身上的普遍的悲剧性,分析出了其失败的主要原因。还从文章结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细节处理、材料运用和综合评价六个方面对比了司马迁和班固所写李广传记的不同。结论守正能新。此外对李白、杜甫接受李广的不同,宋人以“平生笑李广,痴绝望封侯”消解唐人“李广难封”的感慨,明代小说《汉李广世号飞将军》对《史记》本传的改编等的不同也做了恰当的对比。撰者不但为研究者也为一般读者贡献了一部特殊而饶有兴味的学术著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