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8月30日 星期三

    《童年文库》出版始末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8月30日   14 版)

        ■徐鲁

        1979年9月,新蕾出版社正式成立。像当时各省纷纷成立的专业少年儿童出版社一样,新蕾出版社最初的班底来自天津人民出版社少儿读物编辑部。

        新蕾出版社创社初期出版的各类读物里,有一套规模不小的《童年文库》丛书,颇为引人瞩目。我从这套丛书的第一本买起,陆陆续续买了三十来种。其中“作家的童年”系列,一本不落地买齐了。前不久,从旧书网上看到3页手稿:《〈我的童年〉丛书编辑计划》,有点好奇,就买了回来,并找出早年购买的《童年文库》仔细对照了一番。大致弄清楚了这套问世于40多年前的丛书的出版始末。

        先把这份写在“天津人民出版社”稿纸上的手稿照录如下:

        《〈我的童年〉丛书编辑计划》

        为了使广大少年儿童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使他们热爱生活,努力学习,加强他们正确认识自 己童年的能力,更加珍惜自己的童年,并且在上一辈人的童年中有所对比和借鉴,我们计划编辑一套《我的童年》丛书。

        这套丛书主要编辑我国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撰写的童年生活的文章,拟分多集出版。目前,首先组织文学家撰写,而后组织我国著名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撰写。

        这套丛书的文章必须是真人真事。

        内容:以作者本人童年(包括少年,即8岁至17岁)生活为主。

        表现形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特写均可。但行文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并有较强的文学性。

        对象:以小学三年级至初中程度的少年儿童为主,青年和成

        年人也可阅读。

        每篇文章可长可短,短的八九篇(约10万字以内)编为一集,长的(5万字至10万字)可单成一集。

        为便于小读者阅读,拟用大32开本,根据每篇文章的内容,分别放单色插图若干幅,如无插图时,可在每篇文章的题头文尾放些装饰图。每篇正文前,有作者照片一张,下面附有作者简介和主要著作。

        为争取明年(1980年)第一季度,或“六一”前出版一至二集,目前就开始组稿,各地作者除了发约稿信外,在京津和华北一带的作家,可派编辑专程组稿,以保证先有一部分稿件,力争早日 出书。鉴于一些知名的老作家多已年老体衰,应立即向他们组织稿件,必要时可派专人专程组稿。

        这应该是《童年文库》最初起意时的一份选题报告。后来陆续出版的这套丛书,大抵是按照和遵循着这个计划与构想来实施和推进的。但也有一些具体的变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丛书名,最初不叫“童年文库”,而是叫“作家的童年丛书”;书名也不叫“作家的童年”,而是叫“我的童年”。1980年6月,《作家的童年丛书》第一集《我的童年》问世,算是实现了“编辑计划”中所说的“争取明年(1980年)第一季度,或“六一”前出版一至二集的愿望。第一集扉页后面,有文学家茅盾的一页题签手迹:“作家的童年”,题写于1980年元月。(1981年之后,新蕾出版社的出版物上,社名由最初的宋体字,改成了茅盾的手写体,并沿用至今,想必也与编辑们在1980年为“作家的童年”向茅盾约稿和邀请题签有关)。1981年1月,《作家的童年》第二集问世,丛书名正式更改为“童年文库”,书名也由“我的童年”正式确定为“作家的童年”,并采用茅盾的手写体。

        二是丛书内容上,编辑计划

        中拟定的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的童年不变,但又增加了体育冠军的童年。1981年11月,《科学家的童年》第一集问世;1981年12月,《冠军的童年》第一集问世;1983年5月,《艺术家的童年》第一集问世。丛书名都冠以“童年文库”。

        三是作者构成上,编辑计划中拟定的“必须是真人真事”不变,但须由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本人撰写这一点上略有变化。在“作家的童年”20集的作者之外,《童年文库》里又纳入了何启治写的《少年鲁迅的故事》、聂叙伦写的《少年时代的聂耳》、茅盾写的《我的学生时代》3种。这三种的前两种,突破了作者写本人童年生活的限制。

        四是表现形式(文体)上,编辑计划中初拟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特写均可。事实上,要达到“必须是真人真事”,诗歌的文体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后来出版的各集中,都没有诗歌的形式。

        随着《童年文库》各个分册的陆续问世,印在每本书前面的一篇“编者的话”,也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看得出来,《我的童年》第一集上的“编者的话”,与《〈我的童年〉丛书编辑计划》出自同一位编辑策划人之手,行文中在阐述了“编辑计划”中的一些基本意

        图和具体构想之外,还特别写道:“少年儿童渴望了解作家走过的道路,无论是新作家、老作家,都曾有过不同的家庭生活,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经历了不尽相同的历史时期。每个作家的生活起点,都深深地印着作家自己的脚印:有叛逆旧社会的脚印,有寻求理想的脚印,有茹苦含辛或勤奋学习的脚印;有欢乐,有悲哀,有幸福,有梦幻……这些重重叠叠的脚印所踏出来的道路,也是作家追求光明与理想所走过的道路,它将会激励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新社会、热爱共产党,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编者的话”里还写到了一点编辑思路上的改进:“每篇文章主要依靠作家本人撰写,一般用第一人称,如作家本人不能执笔,由他人撰写、整理者,也可用第三人称。”“每篇文章前,都附有作家的照片、手迹、简历和主要著作,以使小读者们见人、见字,了解作家们的历史和著作,读起他们的文章来更加亲切。”

        这些用心良苦的编辑思路和具体做法,不仅适应于作家文章的编辑成集,也同样适用于对科学家、艺术家文章的编辑成集。“编者的话”后来又有所修改,文库重印时,有了一个“新版”,增加了一段对小读者来讲可能更加亲

        切的文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今天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幸福地度着自己童年的小朋友,一定想知道那些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做出了贡献、增添了荣誉的叔叔、伯伯、阿姨是怎样度过他们人生的第一阶段——童年的。他们是不是也像我们一样无忧无虑地学习和游戏? 为了满足小朋友们的要求,我们编辑了这套《童年文库》,目的在于用朴实的文笔、生动的形象,向小朋友们介绍我国当代的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体育冠军和其他著名人物童年时代的生活故事,使小朋友们从中得到教益和启迪。”

        就我目前所见到的,《作家的童年》出版了20集,《科学家的童年》出版了8集,《艺术家的童年》出版了7集,《冠军的童年》出版了9集,加上前面说到《少年鲁迅的故事》等3种,共有47种。不知这个数字准确与否。

        仅就作家阵容来看,20集《作家的童年》里,共收录了中国现当代上百位著名作家的童年生活故事,其中大多为自述性质的纪实散文。有的作家写的童年回忆的篇幅,果然如编辑计划中所设想的,达到甚至超过了10万字,所以,《作家的童年》里有好几集都是一位作家的童年回忆自成一册,如第三集是艾芜的《我的幼年时代》;第六集是雁翼的《我心上的河流》;第九集是陈立德的《忆童年》;第十一集是高缨的《心灵的母亲》;第十二集是黎汝清的《童年纪事》。其他还有第十四集里菡子的《乡村的童年》,第十五集里谢璞的《美妙的夜空——回顾我的童年》,第十八集里知侠的《童年的回忆》、张志民的《十二岁以前》等,每一篇都是五六万字或七八万字不等,搁在今天,也都足够成为一册儿童文学单行本了。

        因为每位作家的照片、手迹、简历和主要著作,大都是由作家本人提供和撰写的,所以也都比较珍贵和鲜见,而且各显个性。

        特别是有的作家照片,除了近照,还有一张童年或青少年时代的老照片,更是难得。从这些细节,也可见当时编辑们为了把这套书编出特色,联络了上百位作家,而且不避繁难,除了文章内容,每一集中也采集了作者们丰富的资料信息。

        《童年文库》从1980年第一本书问世,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最后一本书收束,前后用了大约10年时间。参与这套书的文字编辑,不知有几人,至少不是一代编辑所能完成的,想必是一个带有“接力”和“传承”性质的出版项目。就目前我所看到的,这套书至少有三种封面设计,分别出自三位装帧设计师之手。第一种封面是最初出版的数种所采用的男女两个小学生手拿喷壶、一同浇灌着一棵小树的套色装饰画的形式,书名在封面上端横排,装饰画占了全部封面的四分之三位置,很美,这个封面的设计者是王治华;第二种封面上,画着一棵带有拙稚的童趣的大树,四周有月亮、星星和飞翔的鸽子,也是套色装饰画,茅盾题写的书名,排在封面下半部分,简洁大气,这个封面由何礼蔚设计;第三种封面由华克齐设计,不知何故,封面上没有采用茅盾题写的书名(仅在扉页出现),书名改用印刷体,突出了“童年文库”四个大字,“童年文库”旁边有一幅包含书、墨水瓶和蘸水笔的装饰画,也是套色印刷,装饰性很强,但少了些童趣。从一些版权页上看到,《童年文库》里除了平装本,个别分集还印过少量的精装本。精装本我没见过,所以不能确定出过多少种精装本。

        前辈编辑们筚路蓝缕、不避繁难,付出开拓、栽种和采撷的辛劳,给后人留下了一些长满书的大树,一些经得起岁月检验的金枝与佳果。我们今天在享受这些优秀文化成果和出版资源的同时,怎能不心怀感念和由衷的敬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