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8月30日 星期三

    我们能为“童年的消逝”做些什么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8月30日   10 版)

        《21世纪的童年——数字时代的情感幸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龚春蕾、徐瑾劼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8月第一版,79.00元

        ■李永智

        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条件,不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信息环境改变的结果。16世纪以前,儿童与成人之间曾经分享着无甚差别的文化世界,当时的人类并没有“童年”。印刷术普及之后,文字成为信息传递的主导,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识的世界,儿童与成人之间出现了一道文化鸿沟,以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等为表征的“童年”从此诞生。

        早在20世纪80年代,电子媒介大行其道之时,尼尔·波兹曼就从媒介变迁如何影响社交过程的分析视角,揭示了“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的缘起与兴衰,并向世人提出了童年正在消逝的警示。21世纪人类步入数字时代,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在传播速度、规模、交互性和仿真性上的优势和突破是以往的电子媒介无法比拟的。一方面,我们正在享受着新媒体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文化、艺术和娱乐的沉浸式体验。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的信息控制和文化渗透下,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实困境、心理和社会的支离破碎。童年的消逝正是现实困境的一种表象,其症结是充分暴露的技术的异化。人们告别了20世纪描绘人类应用技术美妙前景的浪漫主义,开始就技术对人的统治进行反思与批判。作为媒介文化研究大师,尼尔·波兹曼阐释了“童年”在人类社会出现和消亡的机理,但把“我们能为童年的消逝做些什么”这一时代命题交给了职业的教育家。直面波兹曼之问,作为师者,抑或是家长和教育研究者,我们面对正在瓦解和坍塌的童年,是拯救、重构,还是束手无策?

        站在教育学的立场,回答波兹曼之问的关键之一是要明确,在新媒介垄断下的童年,儿童逝去的是什么? 第一,理智的缺失。随着新媒介在日常生活的渗透,儿童在读写能力尚未发展之前就开始接触媒介,以数字化的方式率先感知世界。印刷术的发明是产生童年这一概念的助推器,因为在有文字的世界里,儿童与成人存在明显的区分。阅读使人进入抽象的知识世界和个人独立操控符号的空间。因而,儿童走向成人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包括活跃的个人意识、逻辑和有次序的思考能力。新媒介把儿童带入图像、影像甚至是虚拟的世界。这要求儿童诉诸感官和情感,而不是依赖于符号和逻辑的理性思考。可见,新媒介改变的是儿童感知世界的心理基础和认知方式。在这种以感官和知觉主导的具身认知下,如果儿童不提问,又淹没于各种答案中,他们很容易丧失独立和思考。第二,好奇心的缺失。在新媒介的笼罩下,儿童与成人的界限日益模糊,成人世界在儿童面前一览无余,甚至构成了对童年作为一种心理空间的侵犯,失去了儿童区别于成人在精神上的尊严(波兹曼笔下的羞辱感)和宝贵的天性,如天真、可爱和尚未被语言掩藏的直率。更进一步,当成人与儿童之间不存在秘密,儿童不需要通过提问和思考进入成人世界,那么何来获得延迟的满足感,这一支撑好奇心发生的内驱力? 第三,敬畏感的缺失。新媒介抢夺了本属于家长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我们的孩子不再依赖有权威的家长、教师及身边的成人,而是依赖来源不明的新闻、信息,甚至是尚处于发展中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聊天机器人(如Chat GPT)。家庭和学校教育权威性的严重削弱意味着儿童对秩序、纪律和规则的漠视与懈怠。

        儿童理智、好奇心和敬畏感的缺失正在掏空“童年”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和心理结构的基础和存在的意义。那么,如果要抵制这一切的发生,保存和挽留住童年的力量在哪里? 这应该是回答波兹曼之问的另一个关键。基于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做出了努力和探索,试图从OECD国家的视野审视和发现应对的路径。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简称CERI)围绕“什么是当下的童年”这一核心问题,在美国、芬兰、法国等26个OECD国家发起了大规模的调研,汇集来自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及相关领域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共同参与研究。OECD于2019年10月正式发布了该项研究成果《21世纪的童年:数字时代的情感幸福》。该书从儿童身体健康、情感幸福、数字技术的影响和家庭、学校及同伴影响四个核心主题展开研究,探讨当代童年的内涵、主要特征、影响因素及干预路径。

        本书独特的学术和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立足于对当下童年的现实观照,展现了OECD国家数字时代下“儿童”这一特定社会结构和群体的特征和风貌,为我国相关领域学者和对该议题感兴趣的家长、教师等提供丰富的一手资料。第二,本研究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视角并结合文献计量统计、案例研究等多元研究方法,以翔实的数据,多维立体地展示了数字时代儿童教育和学习面临的机遇、风险与挑战。第三,本研究汇集了大量的典型案例,包括学校有效干预的实践和相关政策、规章制度的制定等。这为我国的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参考。

        本书的中文版发行将促进我国社会各界对当下“数字时代的童年危机”这一议题的重视和关注,唤醒和激发各方力量共同留住美好的童年。

        面对未来,我们无法想象教育会忘却它需要儿童的存在,但人们似乎快要忘记儿童需要童年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我们充满恐惧还是希望,取决于我们当下的态度和行动。致敬那些记住和坚守童年的学者、媒体人,以及共同肩负起这一崇高使命的教育者。

        (作者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