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8月23日 星期三

    课程教材研究

    基础教育教材蓝图的设计者和施工者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8月23日   14 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下称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已成立40年,尽管我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交往超过40年,但为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做工作是从2014年10月17日开始。那天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在清华附小举办了第四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几乎提前一个月就邀请我作一场与课程建设相关的《从智力到学科能力》的演讲。对于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我是十分尊重的,认为他们是中小学教材蓝图的设计者和施工者,所以十分珍惜这次邀请。在我演讲前,受到了人教社总编辑兼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韦志榕研究员等人教社同人们的热情接待。我早就与韦所长认识,但说话不多,那天交谈中她给我留下谦虚、诚恳、实在的印象,更体会到课程教材研究所对我的信任。

        中小学生的学科能力,是我们“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课题组曾用30多年的时间研究的成果之一,所以我一口气完成了近一个半小时的演讲,并和与会代表作了互动。我的演讲分三个部分。一是智力与能力的实质,我强调了智能同属于个性的范围,它们是个性心理特征,佐证了孔子提出的“上智-中行-下愚”学说的客观性。二是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我论述了概括特征、思维品质、逻辑思维的特点,展示动作逻辑思维、形象逻辑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模式,印证了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科学性。三是学科能力的建构,我先阐述学科能力的特点,它是以学科知识为中介、与非智力因素( 特别是学科兴趣)密切相关、具有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的一种结构,接着我介绍了这种结构的组成:某学科的特殊能力是该学科的最直接体现,一切学科能力都要以概括为基础,某学科能力的结构应有思维品质参与。在此基础上,我把课题组建构中小学生的数字能力和语文能力献给与会者:中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应看作以数学概括为基础,将三种基本数学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与五种思维品质(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深刻性)组成15个交结点的开放性动态系统;中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应看作语文概括为基础,将四种基本语文能力( 听、说、读、写)与五种思维品质组成20个交结点的开放性动态系统。我们课题组考虑到小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有待发展,允许他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小学生数学能力是只有12个交结点的开放性动态系统,小学生语文能力是只有16个交结点的开放动态系统。接着我用2分钟把我们课题组的四种中小学生数学能力与语文能力结构的列举与剖析用 PPT(27张)过了一遍,而后开始和与会者互动。

        那天互动相当热闹,且十分友好,只是时间有限我只好忍痛下了台。人教社课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不仅为我作了总结,认为我的演讲内容与他们的课程教材研究乃至这次会议联系密切,而且还积极向我推荐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刊物《课程· 教材 · 教法》。我当时非常兴奋,表示自 己经常拜读这本影响深广的核心杂志,还曾是该刊物的作者,如果今天演讲内容能发表,那是对我莫大的信任。此次论坛后,我对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有了真切的了解,对韦志榕所长的领导艺术也产生一种亲和感。

        那时我正主持着教育部委托的重大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下边简称核心素养),因为有上述论坛 的感受,2015年“核心素养”还未正式公布时,我就接到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邀请,希望我给全社介绍一下核心素养课题的研究。“核心素养”的汇报会在人教社五层报告厅举行。会后韦所长和不少研究人员与我交谈,教育部要把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建设质量的纲要,未来的新课标将注入核心素养的“基因”,我们课题组正努力地想把这个课题做好。那天人教社同人表现出对核心素养的兴趣,给了我一种最终完成核心素养研究的推动力量。

        从此,我与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联系越来越多。韦所长几次让我来参加课程建设的有关会议,每次会上少不了谈核心素养。人教社是中小学教材的发源地,因此在课程与教材建设的会议上,未免要与我交流学生发展核心的主体——学生的议题。记得有次会议,外请嘉宾不少,我们一起讨论素养立意的课程之出发点。大家的观点集中到应从学科本位转向学生立场,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包括中小学教科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育人为本原则的生动体现。是的,人教社课程专家是中小学教材的创设者。高质量教材的蓝图,正需要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设计和施工,才能把理念变为合乎要求的现实。我们与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者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大家同属教育工作者。让我们都来透彻地了解学生,为做“眼中有人”的教育者提供有力支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