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8月16日 星期三

    长篇小说《东进》的叙事亮点

    李掖平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8月16日   08 版)

        《东进》,叶炜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济南出版社2023年3月,108.00元

        读完叶炜的长篇小说《东进》,我感受最为深切的第一个亮点就是小角度大主题的精巧结构。小说巧妙地选择了一个融宏观性、信史性、具实性、微观性为一体的结构框架,以展现和诠释山东鲁南地区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体现出来的誓死保家卫国、誓死抵抗外辱的不屈精神,以及全心全意为民众谋福祉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一个深刻命题。

        作者选取了以两条情节线索的穿织交汇来承载故事的结构方式,一条线索沿着谷四喜和陈尔东为代表的八路军队伍到鲁南地区来开辟革命根据地的系列事件推进;一条线索沿着以刘玉胜为代表的土生土长鲁南人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诸多故事情节展开。这种结构方式往大处说,是对党中央抗战宏观战略的一种点对点式呼应,从小处说,它让这种点对点式呼应获得了一个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根性支撑。

        所以不管是第一章写刘玉胜热衷“把鹌鹑”和婚礼遭受土匪劫掠,还是第二章写谷四喜率部队进入鲁南地区,或是此后的各章节交织讲述军民联手抗日的系列相关故事,其整体描写实际上都是以一个相对微观具实的角度切进来的,从而避免了作家没有经历过那些战争事件、也并非处身那个时代之中的弱项。

        让我特别感佩的是,《东进》中的革命者,无论是八路军的官兵,或是由乡野土匪转而加入我方军队的将士,都没有那种假大空的口号呼喊和杀人快感的宣泄,反而时常流露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我以为站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中,作家对战争的历史回溯和对革命的文学书写,应该胸怀悲悯生命之心之情,敞开坚硬的史实中人性柔软纯洁的善良之光。当《东进》一方面真实表征了革命斗争的铁血史实,另一方面又真实揭示出革命者渴望和平安宁的生活理想,就使得一批革命者形象的塑造获得了较高的可信度。因为说到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就是为了让广大平民百姓过上团团圆圆一家人、和和睦睦一村人、欣欣向荣一个中华民族的好日子。只有将政治的正义性真正地融合进人伦亲情的合理性之时,才能真正证明共产党为什么行、为什么能赢得民心、为什么能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历史必然性。

        小说的第二个亮点就是叙事情节的巧妙穿插与有机缝合,这是考量一个小说家有否具有精湛艺术能力的关键性环节。如前所说,《东进》主要是由两条叙事线索的编织与交汇来推进故事讲述的,但每一条线索的推进都不是直线顺叙铺展的,而是将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某一场景在顺叙、倒叙、插叙的交替行进中回环穿织完成的。比如小说在塑造王凤鸣这个人物的时候,从他大搞“肃托”运动时的残忍无比,到当县长时的腐化堕落,再到最后的叛变投敌,分别是在第6章、第8章、第10章这三个章节中通过顺叙的讲述和倒叙的回穿交织起来的,这就避免了捋着一条线索一说到底的简直和单调,而让情节在一波三折或迂回曲折中敞开文学叙述的魅力。

        对柳梢的人物塑造同样如此,从其遭受土匪的侮辱强暴、到发现自己怀孕几次寻死不成、再到后来得到丈夫的悯恤和包容,到最后生下儿子被用中药草“知母”命名,她亦获得了新生的全部生活遭际,分别是在第2章、第5章、第7章和第9章中间呈现的。这就使得整部小说的“拧绳结构”,时而在纵向上推进,时而在横面上荡开,勾连起更广泛的社会图景,也勾连起更细腻更丰富的人性纠结。

        小说的第三个亮点就是丰盈鲜活的细节描写。众所周知,所有宏大的历史、深刻的主题,都需要通过接地气、有温度、有活力的日常生活细节予以生动展示,否则小说与政治教科书和历史事件的实录又有什么区别? 在《东进》这部小说里,我看到了很多让人有时忍俊不禁、有时心灵一颤、有时扼腕叹息的生动细节。如即使是谷四喜这么一个处理起重大事件来非常果敢决然的钢铁汉子,作者也写到了他性格中温和柔软的一面,当他抚摸着妻子因为生孩子而疲惫的脸庞,当他对儿子流露出来那种浓重的父爱,以及他愧疚地向妻子道歉,说他没法好好照顾家庭时,我感受到了一个刚强的革命者作为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同样,即使是对大恶匪刘黑棋,小说也没有把他处理成一个绝对十恶不赦的人,他也会有偶尔的善念一闪,所以他始终并未对白雪、马兰花赶尽杀绝。作者越这样写就越能让读者共情律动。其实即使处身在战争岁月中,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的思想性格也都绝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关键是其改变甚至反转,都要指归于人性使然。小说写刘黑棋公审大会时的那些细节特别生动传神:刘黑棋一开始还颇有一点儿“我是好汉,我怕谁”的豪横与傲慢,但当他听到老百姓对他一桩桩恶行的血泪控诉时,他身子不由自主开始像抖筛子一样哆嗦不停,他突然对自己的贪婪和凶残感到悔恨和后怕,这说明他对自己的罪行还是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的。正是这样一些特定生活情境中的细节描写,流溢出日常的烟火气,敞开了人性的丰富与复杂。

        对文学创作来说,往往都是悲苦好画而快乐难写,但《东进》里快乐细节写得也很生动。比如对那止血消炎的草药汁涂抹在柳梢血呼啦的伤口上先疼、后痒、接着顿感爽利的那种感受的描写,还有对赵灵芝难产死亡留下的一双儿女不停啼哭,双胞胎中体型较小的那一个孱弱的哭声的刻画,以及关于鲁南婚丧嫁娶礼仪,以及包括全羊宴、辣子鸡等最有名的鲁南吃食的介绍描摹,都十分生动鲜活。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写谷四喜爽吃辣子鸡的那一段,他看到桌上摆着一盆辣子鸡,先深呼吸嗅其味,再直接用手捏住一块放进嘴里咀嚼,辣得咂嘴吸气,一时都忘了问这鸡是怎么来的。等到吃了好几块、被辣得喝水往下压,过瘾了这股馋劲后,他才突然眉头一皱,纳闷起这辣子鸡的由来。如果写他一上来就皱着眉头问这辣子鸡哪来的? 该不该吃? 可能就会很呆板很无趣,而这么写就很生动传神,堪称活色生香。说到底,革命者、领导人也是人,面对美食流露出来的这种喜爱很正常亦很真实。正是这一细节,证明谷四喜不是一个脱离了日常生活情境、只知道当领导的抽象的革命者,而是一个面对美食会情不自禁的有日常生活喜好的普通人。有了这些细节填充,小说写出了坚硬史实另一面的日常性和柔软性。

        当然,小说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第一章和第二章,我以为最好不要一上来就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而应该是两条线在第一章里同时展开,一边是“把鹌鹑”的刘玉胜怎样不思进取、斗鸡斗狗,土匪刘黑棋准备来刘家报仇、掠走刘家的三个媳妇;一边是八路军部队接到中央指令受命来组建鲁南革命根据地。从第二章起开始穿插交汇两条线索直至最后缝合,可能会更紧凑更好看。再如对刘玉胜从一个热衷于“把鹌鹑”的地主少爷如何成为一个革命者的描写较为简略,缺少必要的铺垫和波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