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8月09日 星期三

    永嘉场四季,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8月09日   12 版)

        《永嘉场纪事——二十世纪江南乡村》是一部纪实性散文。作者章方松以独特的人文地理学新视野,深邃阐述了二十世纪江南乡村永嘉场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精神风貌,全书语言清丽素雅,通过对儿时乡间自然风景与人文旧事的回溯,以春夏秋冬自然季候为载体,意涵丰赡地展现了自然、农耕、生态、礼乐、宗族、村落、民居、伦理等社会化现象,及其背后蕴含着的儒释道深厚意味。    

        乡俗民约中的儒释道

        宋乾道二年,永嘉场遭遇巨大台风洪灾。一夜间,潮水与雨水淹没了原野庄园。繁华的永嘉场成了荒芜一片。

        明代时,大量移民从福建等地迁徙过来。迁徙文化,优势互补,成就了也丰富了永嘉场文化。

        永嘉场成了百家姓。一姓一祠堂,姓姓有祠堂。永嘉场祠堂,星罗棋布。走进祠堂,看到对联:

        春心于露秋心于霜遵戴礼遗规钦祀典父贵者慈子贵者孝式文公懿训笃伦常

        “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礼记·内礼》)

        宗祠是宗法社会品位最高的公共建筑。

        宗祠表征宗族经济、社会、政治地位,维系宗族人伦秩序、传播文化,耕读礼仪,是提高族人自尊的载体。缘由宗祠是乡人供奉祖宗,或议事,祖先画像、族谱,以及修谱等活动。

        祠堂有春秋两祭。春祭在正月,秋祭在八月,都选于农闲。春秋祭祀是对祖先的崇敬,是一项加强宗族向心力、凝聚力的活动。

        祭祀祖宗要庄严肃穆。祖宗的木主陈列在正堂中间案桌。供养木主案前,八张八仙桌,陈列三牲副礼,九九八十一样。

        祠堂内只有六十岁以上老人才能参与祭拜祖宗。老人们都身穿青色长衫,彬彬有礼,站在祭祀前排。后面黑压压的是宗族宗亲。跟随叫三声礼先生的语调,一起一伏,一跪一拜,似波浪起伏,庄严有序。

        千年望族百年亲。

        不远万里,离乡背井的宗亲,回乡参与祭祀。肃穆庄严的氛围,熏陶着参与者的心灵,是否不敬不畏不孝,从而感悟生命与祖宗血缘关联;思考人生前程方位,为扬宗耀祖有所作为;追思祖先,缅怀祖辈,寻找人伦价值的坐标! 此乃维系中国农耕,千年人文生命之根,深深扎实于乡间祠堂。

        凡是受过祠堂文化熏陶与感受祭祀文化的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或长期居住家乡,心灵深处总是有一盏慧灯,指引着终极一生前进的方向。

        中国人亡故后,无论贫穷富贵,名字与生卒都永远留存于祠堂和宗谱里。这是将每个人放在宇宙时空中定位生命存在的意义。此遗风来自商周甲骨卜辞。

        明朝嘉靖前后,永嘉场就是以宗族为载体,出现以张璁、王瓒、项乔、王叔果、王叔杲等一批为官为学的士大夫,掀起浙南地区的学术思想高潮,影响着温州很长一段时间的人文思潮。

        童年时,祖母带我到祠堂,悄悄地奉上几块麦饼或几个苦瓜,作为祭拜祖父的祭品。一跪一拜的瞬间,祖母说:“小松,爷爷在世时常说,家境虽贫祭祀不可不祭,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听完祖母的话,我内心暗自发誓:一定好好读书! 跪着拜着,眼泪一滴一滴滚落下来,在石板上,洇晕出了一朵朵小梅花。

        从祠堂出来,祖母口中唠叨着:爷爷教人做人要知书达理。孔圣人教人要懂仁义礼智信。

        悠悠塘河倒映着古旧祠堂。祠堂大门前,屹立着一棵大榕树,时常飞翔着喜鹊。老人领着小孩,歪歪扭扭地走向祠堂大门……这一幕情景,深深地烙印在我童蒙的心灵深处。

        祖母去世了,祠堂拆除了。母亲在自家楼角,悄悄地立了一盏香炉。每逢春秋,对祖父母祭拜。母亲总是依照祖父母教导,遵礼行事与敦伦睦族,实践人生的理念。

        永嘉场乾道二年海啸水灾后,许多异姓族从福建等地相继迁徙过来。还有的是明代抗倭军队留下来的后代,使永嘉场成了百家姓。

        百家姓每姓都有堂号。堂号预示着宗族的来源,记录着先祖的功德。堂号也是宗族文化的标志,数代之后,子孙分屋别居,均以堂号表示渊源。

        永嘉场孙姓“映雪堂”,王姓“三槐堂”和“槐荫堂”,陈姓“聚德堂”,孔姓“诗礼堂”,等等。每个堂号皆有文化含蕴。

        章氏堂号为“全城堂”。

        据载,先祖章及曾担任过唐朝康州刺史,后辗转迁居到福建省浦城县。章及有孙仔钧、仔钊。章仔钧于唐天祐(904年-907年)间任检校太傅、持节高州刺史兼御史大夫。

        父母曾谆谆教导我,记住章仔钧公《家训》:“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言,休作生愤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喜张门户,筋力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

        永嘉场七甲项姓,有堂号名曰:“四留堂”。据说其祖上项昭为垂示儿孙为国为家之道,题额曰“四留堂”云:“留有余之才,以还造化;留有余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之福,以还子孙。”细读百家姓的堂号,里面有着许多儒家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蕴涵。

        乡人以贵族作为行为楷模,以儒家伦理道德作为规范行世,学习或仿效贵族行为,弘扬助人为乐,关爱生物,悲悯仁慈。

        乡人虽然生活贫困,但道德高尚,并以贵族行为为荣。

        乡间称乡绅为阿相。某某阿相教育子女,从不打骂,在地上用白粉画一个圈,让他站在圈里,好好想想自己一天过错。

        某某阿相家每遇灾年粮荒,家门口都摆放着两大锅粥,布施街头流浪者。

        乡人世居永嘉场。永嘉场是他们生命与精神的生存地,更是子孙后代居住地。人的思想行为、道德伦理与社会价值,不仅决定个人声誉,而且波及子孙后代。由此,每个人重视自身与整个家庭,甚至于整个宗族、社会责任与社会形象。

        乡间文化,依靠宗族精英,族长垂范与士绅风范,士绅阶层伦理,构成道德与礼仪典范。他们从不拿一分工钱,以儒学理念作为使命与责任。

        一个人独自走进祠堂,静静领悟着宗族向心力的奥秘。有人说孤独冥想,是提升思考的好途径。站在宁静的祠堂,沉默与静悟,是对祖上的温情敬意。

        乡间的老人亭

        江南三月天,下过一场场梅雨,地面湿气上升,四处湿漉漉的。桌椅板凳上一抹,手心沾着湿水;身上衣服一摸,清凉凉的湿意。

        晒霉是夏天必做的事。

        乡人称六月六日为“天贶节”。六月初六,晒霉日。

        遇上好太阳,挨家挨户都拿出棉被、棉袄、旧衣裳等之类,晒上一整天。晒了霉,收放衣柜里,再放点儿樟脑,便可以放心度过潮湿天气。

        晒霉天,我喜欢帮小叔将祖父留下来的三大箱古书搬出晒太阳。太阳底下,一大簟子一大簟子古书,眼花缭乱,令人心花怒放。《诗经》《楚辞》《易经》,晒成了焦黄,双手一摸,便有远古流传的沧桑感。爱书仿佛是我的天性。一看到书,用手轻轻地摸一下,心中就有惬意美感。也许,是从小受母亲熏陶所致,大家都认为读书人,是天底下最讲道理的人。

        趁小叔不在,我偷偷拿几本放在自己枕头下。虽然不知“三更有梦书当枕”的滋味,但觉得枕下有书,心便会有安宁感。我的举动当然逃不过小叔的眼睛。他慈祥而亲切地说:“现在先将课本书读好。长大了再看古书。叔叔的书,将来都给你看。”

        父辈认为:古书小说里讲情爱与殴斗、计谋心机,不宜孩子看。看了入迷,会走火入魔。可是,等我长大,家里祖藏的书,在那段非常岁月,全部被挑到晒谷场上。晒谷场上,一堆小山般书被燎成了一簇簇火花,缓缓地升向天空。

        母亲说:文字是人的另外一对眼睛。

        我跑回家躺在床上大哭。母亲轻轻地安抚我说:“傻孩子,只要你肯读书,不怕天下没有书!”

        童年的朦胧意识中,乡间孩子没有道德伦理说教。老人话多语深,道听途说,便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心灵。潜移默化式的熏陶对孩子的成长、伦理道德、为人处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童年,乡间没有公共文化场所,老人亭便成了文化大讲堂。

        20世纪60年代,乡村经济落后、生活困苦,但乡人不忘给老人建活动场所。便有了永嘉场老人亭。每隔一个村庄便有两三个老人亭。

        老人亭是老人晚年相聚谈笑的乐园。老人亭,小的三五十平方米,大的一百平方米,足以让老人谈论家事村事国事天下事。那时乡村还没有电视之类。老人对秀丽的田野风光也并不感兴趣。他们吃过早、中饭,便聚集在亭子里聊天。老人亭已然成为乡村舆论监督的场地。乡人都怕老人们议论。老人议论谁家的事,一传出来,谁家就会倒霉。

        老人亭是乡村信息的集散地。许多乡间的事都是通过老人亭传播。老人亭也是过往行人的憩歇场所。乡间没有公路,只有石板路。亲戚朋友家走动都要步行。每走一段,走累了到路边老人亭里休息片刻。

        炎热夏天,老人亭有专门设立免费供应行人喝茶的茶缸。

        清凉的伏茶是人家轮流烧成供应。老人亭作为永嘉场文化传播场所,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老人亭与旧祠堂相续被改建成村庄文化的娱乐场所。

        乡村孩子求知欲总是强烈。书都烧了便只好到老人亭听老人讲历史和乡村往昔的故事。

        童年放学回家,老师没有作业,除拔草喂猪之外,我便待在老人亭听老人讲故事。

        百晓先生、道法先生是不会到老人亭里坐的。老人亭自有另一批老人。那时的老人,令我的童年深深感受到礼乐文化熏陶与多识博闻,给童年生活注入了朝阳灵气。那一代老人谦和简静,慢条斯理,皆有草木语言,山河胸怀。从他们的语言与眼神里,能听出与看出天地清远、潮浪平和的性情涵养。

        一位名叫阿青的老人,常穿黑色长衫,白胡须,精通《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一位名叫阿三的老人,穿靛蓝长衫,黑胡须,精通讲民间典故。阿三老人对永嘉场108爿地方,百家姓来历了如指掌。阿青老人讲经典小说,讲得精准到位,讲诸葛亮穿什么衣裳、鹅毛扇由几根鹅羽组成,都讲得清清楚楚。讲到激动处,他会右手拍着大腿,背诵着诗文。

        小伙伴们最喜欢听阿青公讲经典故事。阿青公讲的故事,是书上可以看到的。但阿三公讲的故事却是书上没有的,而且讲得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听阿三公讲地方故事。

        阿三公讲的故事简要而耐听,听后还有回味。回来我将阿三公讲的故事讲给母亲听。母亲说,阿三公出身是好人家。一天嚼甘蔗就要嚼一捆。少年吃黄鱼要吃鱼嘴唇边的金丝。一生从不下地劳动,只是看书过日子。纵有一肚诗书但总不能派上用场。只是落得讲白话的下场。

        阿三公讲故事,只是讲人情世故,劝人为善向上。每每故事讲到最后,他会眼睛一亮,吸了一口烟,亮出一两句儒释道经典话语来。

        他遇到懂诗文的过路人,兴致来了,讲话更是滔滔不绝。让有见识的人,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这好像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学识,传播他的见解与名气。讲述《论语》“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是什么意思? 释析《道德经》开头语“道可道,非常道”里三个“道”是什么含义?

        日常生活中的人文宿根

        乡村文化的两大支柱:一是乡绅,二是礼乐。乡绅是礼乐的载体。礼乐从“六经”来,是中国文化之根基。“礼失求于诸野”,即为乡村礼乐文化。

        阿相的行为是乡人礼乐伦理的榜样,成为可观的风景。德性是为人根本。阿相是公众体面的人物。阿相的生活作风要以身作则,处处垂范。乡人遇难,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予以周济。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也皆由阿相主持公道。

        家风家教如何? 仰门看八字“柴米油盐酱醋姜茶”。来客必敬茶。母亲说,凡客来必敬热茶,千万不能冷茶敬人。冷茶敬人,三心二意。

        乡间红白喜事,出门远行,皆看皇历。

        一部皇历是乡间礼乐风情的事典。永嘉场人的红白喜事、酒宴饮食都依照《周礼》的格局排位。如有人家喜事排位稍有不周到,便常常会伤害主宾的尊严,由此亲戚不相往来。这也许和明代嘉靖首辅张阁老参与嘉靖皇帝的大礼仪,讲究礼学的深厚渊源有关。

        安居造屋,先安放农耕过的旧犁头,以示深耕破煞辟邪;每户人家凡遇新屋乔迁都要用桨行铁钉红绸,挂在新屋的门庭,预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希冀;家家都有一本鲜红的皇历,解读对《周易》人文蕴意的崇敬;男婚女嫁的双鱼定亲礼俗,追溯半坡陶纹的双鱼崇拜的内涵;从造坟砌灶安土奠放的金珠银砂,可以溯源到山顶洞人墓地散放赤铁,蕴意原始宗教意识。礼乐风情是人类精神寄寓的质点,只不过不为人察觉其间玄妙而已。

        古老的周易、书经、礼记、诗经,成就了地域文化的礼乐风景,延续发展人文精神的主流,中国儒释道文化蕴含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民众生活的民俗、风情、习惯,则是主流涌动的一朵浪花。

        中国民众的现实生活,蕴涵着传统人文的宿根,从而体现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

        《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也”。

        一部皇历注解了永嘉场农耕时代生产和风俗的丰富意涵,所以风靡至今。

        童年,舅舅家在古镇寺前街,令我感到几分自豪。到舅舅家逛寺前街是我的最美好的享受。

        寺前街是永嘉场以及温州城区、洞头、乐清、瑞安等地的商贸经营集散地。主要经营苎麻业、广货业、药业、南北货业、鱼咸业、酱酒业、米业、水果业、餐饮业等九大商业,足见旧时市场的兴盛! 寺前街的繁华主要形成于清末民初。清光绪初年“公利”号苎麻渔网店,在1921年时的沈家门开了连锁店,渔网远销舟山渔场。棉布百货店创业于清同治年间的“何恒发”。“王阳春”中药店创业于清光绪初年。还有中药店的吉祥斋、回春堂、益生堂、仁生堂、福寿堂、春在堂等。有的药店还在店堂边行医。有的人家有急事,店堂里的医生随叫随到,药店里的药物都是货真价实,药店里的天平秤是子孙棒。药品涉及人命,岂能儿戏?

        小时候,到寺前街,我喜欢站在书店里看王先生点纸。三四刀纸,一刀一百张,他右手按着下面纸底,左手翻着纸头,只需十来秒钟就点好,从未有过差错。还有卖布料店里的一位老先生,从来不用算盘,他的右手在桌面上抓了几下就能算出来。速度之快,敏捷之速,令人记忆清晰,心生佩服。

        买布的人多,连坐在旁边开发票的人也匆匆地开着,可还是跟不上老先生的速算。不用算盘而计算百分百准确,从无差错。教我学珠算的老师说,你去看看寺前街卖布店的先生,空手打算盘,就知道什么叫作熟能生巧,智从心来。

        老先生的专业功夫,都是他少年时做学徒苦练出来的。

        更多的时间,我爱看张老先生的人像墨铅放大。只见老先生蘸着铅粉,对照着人物照片,在纸上一笔一画,慢条斯理,从容不迫,一看就是一个下午。回来后,我也备办了放大镜、墨铅粉、放大美术纸。居然也学会了墨铅放大人像。还给乡村的老人面对面地画过许多肖像。

        在寺前理发店,我看到一副对联云:

        用世间顶上功夫,做天下头等大事。

        那时,理发店是大集体单位。一排十几张椅子,站着十几位理发师。只听见嚓嚓嚓的剪裁头发的声音。由此对联,使人对理发师由衷地产生敬意。

        乡人珍惜头发。父母亡故,守孝七七四十九天,食素,不理发。男女订婚时,男方先送庚帖,女方回帖,附上姑娘一束头发。订婚意为结发同心。完婚为结发夫妻。

        凡到寺前街的人,总会去北头桥吃一碗“学林馄饨”。馄饨选料考究,工艺精湛。一碗美味馄饨誉满温州城郊。远离故乡的海外游子,在百年馄饨老店,品味永嘉场馄饨的滋味。可谓是舌尖味蕾上的文化感应。

        (本文摘自《永嘉场纪事——二十世纪江南乡村》,章方松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23年5月第一版,定价:58.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