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
2019年末,我曾远赴西澳珀斯参加复旦-科廷大学中澳创意写作年会,以英译《隋梅》和《山中晓望》两首诗为例,宣讲“一念三千:跨文化诗歌翻译与写作”,既传播了“浙东唐诗之路”,也传播了“天台山和合文化”。那次海外年会未及细说寒山诗的海外传播,不曾想今年5月11日在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国诗歌网主导的天台山浙东唐诗之路高峰论坛上谈了。
唐代诗僧寒山(725? -830?),其人生卒年月、出生地不详,30岁前屡次科考,均名落孙山,就从长安来到天台,栖隐寒岩70余年,自号“寒山子”,真名无从考证,始终是个谜一样的存在。他与李白、杜甫生活在同一时代,放到星光灿烂的盛唐时期会被“边缘化”,却淹没不了其诗作精神的独特光辉。寒山生前寂寂无名,身后却声誉日隆,尤其在西方赢得了比李白、杜甫还要高的声誉,成为美、法、日、韩等国几代青年的偶像。
赢得“寒山体”美誉的寒山诗,融白话入文人诗中,以五言为主,辅以七言诗和三言诀,清新雅致的白话诗风呈现山水意境和人生禅悟,或俗或雅,俚语俱趣,拙语俱巧,“或讥讽时态”,劝善戒恶,表现出驳杂并兼的儒释道多元思想,充满“和合”意蕴。寒山诗题材涉及自叙、讽喻、学道、参禅、山水五类,单从内容上看“似儒非儒,非儒亦儒;似道非道,非道亦道;似僧非僧,非僧亦僧;似俗非俗,非俗亦俗。”据《仙传拾遗》记载,最早的《寒山子诗集》收有300余首,分为三卷。初版寒山集的精神传播者却是唐代末年的天台山道士,认为寒山子颇有文人隐士气质,又有成仙之谓,故引为同道中人。
初版寒山集不仅诗中有道家思想,更重要的“能警励流俗”。到了宋代寒山又被佛家公认为文殊菩萨再世。到了清朝,寒山的312首诗篇被收入《全唐诗》(1707),为正统儒家文化所认可,寒山与拾得一起被雍正皇帝封为“和合二圣”,而老百姓早在年画里将他俩供养为“和合二仙”——寒山手持荷花意为“和”,拾得手持圆盒意为“合”,民间婚庆更是流传一妙联——“因荷(和)而得藕(偶),有核(合)方为梅(媒)”。儒释道在“和合”这一内核里融会贯通,“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和合文化渐渐在天台山扎根壮大。“和合”二字也已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象征,和合元素渐渐融入“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身与心的和谐”之中。近20年来,台州市各届政府高度重视天台山和合文化的国际传播,每两年举办一次“天台山和合文化国际论坛”。
寒山诗歌早年随佛教天台宗域外传播译介到了日韩,在20世纪50年代,铃木大拙等一代日本禅师推动禅宗西渡,寒山诗随之传到了西方,顿时引发一代欧美青年大学生的追捧。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阿瑟·韦利(1889-1966,Arthur Wal⁃ey)在美国期刊《文汇》(Encounters,1954)首开寒山诗英译之先,向读者展现了他所理解的寒山道。他英译的27首寒山诗,以跨文化的视角揭开寒山诗的神秘,其译诗打破英诗经典的“抑扬格”模式,也不采用自由的素体诗,却是大胆采用一种跳跃性的诗律——兼顾传统中国古诗和英诗的格律,但又不固守两种诗体格律加以创新,既巧妙灵活地让所译诗行节奏与传统英诗音步相联,又自然地照应中国古诗的重音与停顿,却不强求押韵。
美国垮掉派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1953年在画展的一幅寒山拾得图里初识寒山,出于对其诗歌的崇敬,在美国《常春藤评论》(Evergreen Review,1958)发表24首英译寒山诗,震撼美国文坛,随之掀起一股“寒山热”,被视作寒山诗英译史上的里程碑。他充分考虑英文读者的感受,尽量避免晦涩难解的诗行直译,不拘泥于原诗的一字一词,而是取其诗意真谛,把握诗境及语言风格的要素,为西方读者解读寒山诗提供便捷的途径。斯奈德所选的寒山诗似乎都与寒岩禅境有关,着重描绘诗人的隐居世界和禅意人生。他还将24首寒山诗译作与自己创作的诗作编入同一本诗集《砌石和寒山诗》(1969)出版,后经数十次修订、拓展、刊印,后来还推出一版50周年纪念版。
斯奈德英译寒山诗的经历被垮掉派小说家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写入他“献给寒山子”的自传体小说《达摩流浪汉》(The Dharma Bums,1958)中,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寒山诗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小说对诗人寒山作了酣畅淋漓的描述,详细解读了寒山诗歌内涵,并将美国人眼中的寒山精神发挥到极致,在西方读者中影响深远。
“寒山热”时值美国流行禅宗思想,寒山诗所特有的禅宗佛学气息,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信仰失落和心灵异化的美国人以安慰。寒山诗中宁静、平和、禅意的心境慰藉了垮掉的一代心灵,迷倒了凯鲁亚克、艾伦·金斯伯格和斯奈德等主将,也成为垮掉派的英雄和反文化的先锋,更被稍晚些的嬉皮士尊为偶像。寒山那“头发蓬乱,拖着木屐,敝袍飞扬”的标志性打扮,一时成为欧美青年追捧的生活方式。
第三个寒山译本出现在60-70年代,是由美国著名翻译家伯顿·华生(Burton Watson,1925-2017)英译的《寒山诗100首》(纽约丛林出版社,1962;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4)。步入80年代后,寒山诗又编入美国大学教科书,入选重要的英译中国文学集《哥伦比亚中国诗选》(华生,1984)、《中国文学选集:从先秦至1911年》(宇文所安,1996)、《含英咀华集》第一卷(闵福德,刘绍铭,2000)。在中国本土被“边缘化”的寒山诗经过几番译介洗礼后,在美国文学中确立了经典化的地位,这也说明以读者期待为准绳的“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不失为古诗英译的理想选择。
20世纪的“寒山热”因垮掉的一代而兴起,20世纪末并未因这一思潮的式微而散淡,寒山诗因人们对于自然和生态的关注频频出现于各种文化场合,更是引发一位重走寒山路、推行当代寒山精神的民间译者比尔·波特(Bill Porter,1943,中文名“赤松”)出现。他出版的第四个寒山诗译本延续了寒山诗的神话。他使用口语体直译寒山诗,以散体加注的翻译策略大面积修订出版的《寒山歌诗集》(The Collected Songs of Cold Mountain,2000),在某种程度上能传达几分原诗的神韵。他在1983年初版英译307首寒山诗,而在2000年新版加译4首丰干诗和49首拾得诗,注释解读尽可能详尽周到,但客观地说他的译诗技巧比他的前辈逊色,在诗意的传达上略显不足。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隐藏着玄妙的哲理——经不懈的自我努力,穿越自然的险路和内心的困扰,抵达心灵的澄明之境。寒山一生乐观面对磨难,寓哲理于山水间,以求精神澄明与心灵和谐的人生策略,给予欧美社会以深刻的启迪。当代欧美人读完他的诗集,很难不向往寒山诗歌所显露的那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以及回归自我、回归原点的精神趣味。
当代美国小说家查尔斯·弗雷泽(Charles Frazier)在小说《冷山》(Cold Mountain,1997)扉页上就印着寒山的名言:“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寒山”实际上涵盖三重含义——除了诗人和隐居地外,还包含着修行之艰难。小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继而拍成同名电影,荣获奥斯卡金像奖。小说《冷山》或同名电影若能汉译为《寒山》似乎更为贴切,毕竟斯奈德等译家英译寒山时用的就是“Cold Mountain”,回译过来就该是“寒山”。
诚然,寒山诗不仅是文学经典中的一个华章,更是一个洗涤人心灵的神话。一切渴求挣脱世俗羁绊,找回灵魂深处那个自我的人,都难以拒绝如此冷静飘逸的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