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学是20世纪之后兴起的一门“显学”,经过近百年的论争和建设,已发展成为一门学派林立、枝繁叶茂、比较成熟的社会科学。但国际政治的思想自人类建邦立国以来就一直存在,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不同时代的政治哲学家、外交家和政治家都致力于探讨国际政治的本质和原则。四十多年前,马丁·怀特(Martin White)在其名作《为什么没有国际理论》中开篇即指出,政治学学科虽然内部存在着诸多分歧和冲突,但具有统摄聚合之物,即政治思想史,而政治学的“双生子”国际关系学科则并无那种自古而今的经典之脉络。站在世界大变局和“国际政治倒退”的时代,回顾千年来国际政治思想的演进历程,将为我们理解和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国际关系提供诸多参考。
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虽有长足发展,但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例如对流派传统的构建可能带来对思想家的误读和简化,对时代观念的提炼易于忽视不同的声音和细节等。应当看到,已经有不少学者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试图创设新的路径进行研究。作为英国学派(English School)的第三代骨干成员,爱德华·基恩(Edward Keane)深受剑桥学派新政治思想史和牛津观念史研究的影响,他超越了怀特的国际关系三大思想传统分类,开启了国际政治思想史的概念史研究转向。在《国际政治思想史导论》一书中,强调了国际关系核心概念、内涵变迁及时代背景。
本书首先在研究路径上独树一帜:依托观念史的研究方法,通过揭示“古今之异”——即历史的非连续性和概念与观念的时序变迁,而非“古今之同”——所谓超越时空的“恒常之事”,来阐明我们当下的思想情景以及我们所未意识到的其他情景下的可能性。可见,本书与亚当·沃森(Ad⁃am Watson)的国际社会演进理论一脉相承,都是从比较历史的高度切入,以宽容多元的视角看待国际社会的各种可能性。与其说它是一本国际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专著,不如说是比这一领域中现有教材更为有效的研究指引。其目的不在于推出典型、树立楷模,教导人们如何去思考世界;而是试图让读者们能够认识到,语言、意识形态和政治环境等因素是怎样塑造和限制了我们对世界的思考,并警醒我们不必囿于那些学派和传统的历史藩篱,而是要学会“习得自主思考,为己之学”。正如作者所写:“对国际政治思想史的研读,并不会呈现出琳琅满目、令人拍案叫绝的解答,但它能让我们更好地意识到,自己背负着怎样的限制踽踽前行。”
本书有一个贯穿全书的线索,就是共同体的分隔与团结,每个时代的思想家都在用属于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我者—他者”的关系。由于此书重视对每一个时代的观念或概念(而非思想与理论的整体叙事)进行辩识和理解,以理清它和历史语境、政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把握各部分关键词其实就能较好地把握本书的脉络。例如,古希腊时期的国际政治思想围绕“蛮族、习俗与自然本性”而展开;古罗马时期的国际政治思想围绕“世界之城、帝国与自然法”而展开;中世纪时期的国际政治思想围绕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其相互关系而展开;16到17世纪的国际政治思想围绕“国家理由、自然法与自然状态”而展开;18世纪的国际政治思想围绕“人性、文明与文化”而展开;19世纪则是主要叙述自由主义的文明观念及其批评者;结语点明了20世纪与21世纪国际关系学界的分野则是“国际体系与国际社会”。
基恩强调他的作品并非是一项宏大的国际政治思想史研究,而是一个引论的提出,但是他毕竟尝试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并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广阔的进步空间。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学者尤其可以为国际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这不只是因为我们可以用本国的传统思想资源丰富对国际政治的理解,或是建立自己独特的思想史谱系,更加重要的是,中西方历史上发展迥异的思想历程为两者构建“对位”参照提供了可能和机遇,从而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国际政治思想的多样性和发展轨迹。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某些问题或许是永恒的……但显而易见,我们在试图为现下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时所依赖的语言,并不是永恒的。”抚今追昔,现当代的国际格局不过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的一种可能性而已,1919年后的国际政治理论和思想在人类政治思想史中所占的地位也不过九牛一毫,我们当代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并未超越古人。在国际关系学科开启新的百年之时,我们能否在对数千年思想史的回首中凝视未来——不是为了证明当下的理论和现实,而是在国际政治中思考人类恒久的存在,值得每一位读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