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8月02日 星期三

    《风雨琳琅》的十年因缘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8月02日   03 版)

        ■冯俊文

        十年倥偬,风雨琳琅。关于这段故事,很容易想起1936年春,林徽因在北京写下的那首《无题》——“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才真能懂得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岁月”。

        2012年某个春末午后,《梁启超传》的编辑已近尾声。作者解玺璋老师是评论名家,在我们北京外馆斜街23号院的办公室,递来一本《百年家族:林徽因》:“这个作者不错,你看看。”那几年,林徽因的“民国才女”形象深入人心,各种有关她的花边新闻长期高烧不退;市面上有些很畅销的林传,不忍卒读;少数几本写得严肃、郑重的,或可读性不够,或涉及的层面有限。反而这本写于2003年的家族传记,新华略显仓促的“少作”,已然显露出她的叙事天赋,以及对林徽因巨大的热情和共情能力。如今回想,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似乎她与生俱来——不仅对林徽因,而是遍及她所珍视的朋友们。

        只用几分钟,翻看完简介、目录及前三页,决定向这位年轻的历史学者约稿,重写林传。恰好在不久前,见过南开大学李冬君老师,按图索骥,找到新华的电话。做出版这个行当,除了眼光、见识,有时候还需要一点“密瓦涅猫头鹰”般的直觉和运气——电话打过去,她一口答应。接着,就是意料之外,漫长的等待。

        那时的新浪微博,是我们联系的主要平台。催稿方式五花八门:短信、评论、私信,寄上带有催促意味的新书等。新华面皮薄,压力之下,微博发得也少了,见到北京的电话就紧张。那年底,她送了我一条蓝白斜纹的杰尼亚领带,作为新年礼物。

        当时年轻,不能体会一位带着四岁孩子的母亲,本职工作之外,照顾一家老小的压力。生活之余,能够用于写作的时间,想必相当有限,何况这还是个“慢热的完美主义者”。当然,于我的情况,她也不甚了了:收到这份礼物,感怀于她的用心;同时也微觉诧异,它似乎远在我的生活之外。

        2014年初,我从原单位离职,一年多以后,离京南下开启一段新生活,催稿也就有一搭没一搭,“绵绵若存”。有时被她微信点个赞,就顺势催几句,偶尔也会讨论一下写作进度和写法。我们对于彼此,始终是那个遥远而笃定的存在。

        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似乎她始终心怀惴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自信。尤其对于自己富于情感、抒情化的写作风格,以及叙事方式,经常陷入自我怀疑。直至2016年下半年,她才进入“快车道”:“最近像个清教徒,每天赶稿。生活就是写字,跑步。”“金岳霖和林徽因的事,也是重新整理了资料,线索。”《南渡》《北还》《时间开始了》……一章章陆续发来。2016年8月1日,她说:“写完了,在大台风的夜里。”

        2012年约稿,2017年初定稿,2020年出版,八年时间呼啸而过,我们始终未曾谋面。然而,2020年底的深圳初见,却如时隔多年,老友重逢般亲切自然。

        心中设想,这本书最好的归宿是理想国。因种种缘故,落在了中信出版社。最终成书53万字,816页,注解占100多页。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大概是去掉“滤镜”,还原了林徽因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面临工作、家庭、文学理想、文化冲突和战争离乱、家国世变等诸多“矛盾的现实”,具体而微的真实人生。或许是因为这份“具体而微的真实”,《风雨琳琅》出版后,收获许多真诚的感动: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读毕,来电谈道:“这本书写的非常细致、精致,于林徽因的传记而言,我想是正本清源的‘定稿’了。”于她,于我,《风雨琳琅》都成为彼此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道刻痕。

        2021年末,准备来匹兹堡大学访学的诸多琐事。新华送了我几件“常青藤风”的衣服,作为临别礼物。收拾东西时,那条从未戴过的条纹领带,兀自出现。让我产生片刻恍惚:这么多年的时间,如此剧烈的人生翻覆,它却穿越山河岁月,光洁如初。于是,为此写了首诗,作一场珍而重之的告别。

        如今,这条领带终于有其切实的用途。戴着它参加本地华人春晚、匹兹堡大学的各种活动,这么多年的人、事、物,如窗外的夜雨,在身后纷纷扬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