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8月02日 星期三

    广搜博纳、独树一帜的英文博雅读本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8月02日   18 版)

        《余光中的英文课》(即余编《大学英文读本》的英汉双语版)二○二三年六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单德兴

        余光中先生于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四大写作空间”都有非常亮丽的表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罕见的通才。由于余氏文名显赫,以致许多人忽略了其资深外文学者与教育者的身份。

        余光中多年执教于大学外文系,讲授英美文学,以英诗与翻译两课程最为人称道。此外,他还曾担任多所大学外文系所的系主任、所长、院长。不论何种角色,都涉及学生英文素养的提升及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他主编的《大学英文读本》(UniversityEnglishReader),在一九七○年代台湾地区外文学界改革运动中应运而生,内容与形式独树一帜,带有浓厚余氏色彩,遂能异军突起,引人注目。

        本书可谓余光中有关大学英文读本理念的“尝试集”,其选文广搜博纳,悉心编排,仔细批注,以响应教学的需求、时代的演变、学风的转化、教育的目标,成为余光中所有中英文出版品中独树一帜之作。北京的商务印书馆慧眼独具,在半世纪后以英汉双语形式重新印行,供今日读者阅读,更能体认此读本历久弥新之意义。

        编者、作者与选文分析

        大二时在余光中老师的英国文学史课堂上,听他说起一则小故事:暑假期间他主编《大学英文读本》,为了把长短不一的作者名在封底排成一个长方形,兜来兜去,不知不觉花了一个晚上。少不更事的我,对赫赫有名的诗人竟然花上整晚处理这种戋戋小事,感到有些诧异、好笑,甚至不值。待自己年事稍长,在写作、校对、编辑多所磨炼,才体会到正是先天的才华,加上后天这种狮子搏兔、全力以赴的精神,造就了余老师身为作者、学者、译者三者合一的名师地位。

        此书收录三十三篇选文,来自三十二位作者,入选两篇的是惠特曼,唯一的女性是狄金森,两人为十九世纪美国“诗坛双璧”。

        就国籍分析,三十二位作者中,外国作者计二十九位,以美国十六位最多,占全书一半,自十九世纪初出生的林肯,到二十世纪中叶出生的科珀。其次为英国作家十位,自十六世纪的莎士比亚到二十世纪的克拉克。五篇来自其他语文的英译,包括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艺术论,以及三篇中国文史哲经典:《论语》《庄子》与《史记》。

        就选文类别分析,除了三篇中文文史哲经典英译,其余三十篇包括诗歌六篇、短篇小说一篇、非虚构类散文二十三篇,细分为人文社会科学十篇、文学艺术六篇、抒情散文与传记回忆录四篇、自然科学三篇。

        《大学英文读本》收录的作者多为名人,莎士比亚、济慈、惠特曼、狄金森、梭罗、马克·吐温等文学大家姑且不论,现代作家中,萧伯纳、艾略特、罗素分别是一九二五、一九四八、一九五○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因斯坦为一九二一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毛姆于一九一九年游历中国,罗素于一九二○年担任北京大学客座哲学教授,萧伯纳于一九三三年访问中国,汤因比也于一九二九年、一九六七年两次访问中国。

        《大学英文读本》内容大要与有机结构

        余光中在《前言》未提,也是阅读选文时容易忽略的,就是全书自成一体。零散阅读难免“见树不见林”之憾。若能认知全书有机结构,可收“见树又见林”之效。

        全书以本涅特的《经典何以为经典》领衔,主张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热情的少数人对文学的乐趣与经验,以品位维系其地位,代代相传。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文字造诣高超是基本条件。毛姆在《怎样写作才完美》拈出清晰、简洁、悦耳三要诀。萧伯纳的《戏剧评论家》力主剧评家须独立不群,具备“追求完美艺术的激情”。

        剧评后的两篇选文扩及电影与绘画。希区柯克以《新铸的语言》形容自己从事的艺术,现身说法,示范如何运用电影语言。毕加索的《艺术宣言》主张绘画是为了“发现”,其本质是“或多或少令人信服的谎言”,只着重当下,并强调兴趣、“发现的喜悦、意外的喜悦”。

        艾略特的诗作与评论影响深远。其《论诗歌》第一节“品味的发展”分述孩提、青春期到成熟后对诗的欣赏,从单纯好恶,到区分真伪,到辨识杰出的程度。第二节“诗歌的鉴赏”主张评论是甄别诗的好坏良窳。他把诗歌的鉴赏分为三阶段,由初期选佳弃劣的享受,到加入知性的组织与鉴赏,再到遇见当代新作能参酌经验加以重新组织。第三节“诗歌评论家”强调各代都须以自己的世代重新品评诗歌。此篇不仅供读者管窥艾略特的风格与论点,并可作为阅读诗歌的参考。

        紧接的六首英美诗歌,依序从十六世纪的莎士比亚,到二十世纪的弗罗斯特。莎翁的《乡村之歌》来自喜剧《皆大欢喜》,活泼的节奏、轻巧的内容、接连的叠句,引领读者进入诗歌的园地。济慈的十四行诗《久困在都市的人》则格律严谨、节奏稳重,传达出久困城市中人的无奈,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

        英诗横越大西洋来到美国,因应民族性与风土人情,产生自己的特色。惠特曼的两首短诗均为自由诗,看似不讲究韵式,其实自有节奏与章法。《我歌唱自己》歌颂自我,拥抱自尊自信,展现民主平等的信念。《一堂天文课》对比了科学家满是数据、图表的知识,以及诗人在寂静中仰望星空,对大自然的直观与敬畏。狄金森如隐士般深居简出,对大自然观察入微,《蛇》以歌谣体表达骤然遇到草丛中长虫的惊悚。惠特曼因作品在形式与精神上的自由解放,成为现代诗歌的先驱。狄金森则因形式与内容自成一格,意象突出,成为意象派诗歌的先驱。余光中曾有一面之缘的弗罗斯特经常触景生情,因物起兴,将日常素材化为深具哲思的诗篇。《雪夜林畔小住》表面上是雪夜即景的自然诗歌,其实深具象征意味,格律严谨。

        英诗无数,不胜枚举,选诗固然不易,注诗尤其困难。余光中使出英诗教授看家本领,用心批注,包括形式与内容、意象与意义、表面与象征、观察与想象、文体的发展及文学史上的意义,强调朗读以欣赏音韵之美。这些都来自多年读诗、译诗、教诗的心得,厚积薄发,深入浅出,言简意丰。若能善加体会,依教奉行,有如跟着余光中上了一堂英诗课。

        契诃夫的《哀歌》是全书唯一的短篇小说。读者经由简单的文字与情节,感受到作者笔下小人物的丧子之恸、无处可诉的孤绝,以及人与动物的关系。

        其余各篇均为散文作品,风格迥异,内容多样。《琐事》为典型小品文,十四则素描长短不一,篇篇巧思,字字珠玑,俱见作者个性,平凡中见妙趣。马克·吐温的《回忆母亲》透过一则则小故事,生动呈现十九世纪美国女性的真诚、坦率、幽默、悲悯与勇气,令读者如见其人。梭罗以特立独行、离群索居闻名。《论忙碌》提醒世人检视人生。他批评忙碌谋生、蝇营狗苟的态度,主张自动自发,以爱谋生。霍弗在《人、游戏和创造力》中指出游戏与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呼吁摆脱功利目的,以游于艺的心态面对人生,发挥创意。

        接下来四位作者的时代、背景与身份各异,主题却都涉及大学生、阅读、教育、知识与学习。科珀写《离家》时只是大二学生。文中描绘四位美国大学新鲜人如何面对新生活,运用新自由,由想家而自立。埃尔斯沃思在《大学生和阅读》中警示大学生缺乏阅读,忧虑这种非智主义的现象,并剖析其成因。作者强调求知欲,为学习而学习,广泛阅读,严加比较,培养判断力与品味,认为这些都是好公民的素养。年仅三十岁就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传奇人物哈钦斯,以推动阅读经典闻名。《教育的基础》主张教育的目标在于改善人与社会。他强调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能提供有关关键议题的重要知识。而年轻人的博雅教育目标是“教给他们日后自我教育所需要的习惯、思想和技巧”,并强调成人教育的重要,呼吁“持续的学习和温故知新”,以建立理想的“学习的共和国”。最早深入探讨大学教育的是十九世纪的纽曼枢机主教。《从与学习的关系看待知识》指出,为确保对严肃议题能形成个人见解,需大量的阅读与信息,否则思而不学则殆。而大学的作用在于广其心志。博雅教育的目标则是心灵的启蒙与扩展。作者把博览群籍、融会贯通的知识称为普遍知识,而大学就是培养普遍知识的场所。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是全书最短的散文名作,仅两百六十字,强调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广泛收入各种文选,也是极少数保留先前读本之文。《战胜孤独》来自布鲁斯一九七三年(此读本出版同一年)问世的《贝尔传》,以传记文学手法记述既盲又聋的凯勒与发明家贝尔、老师莎莉文三人多年的情谊与合作。蒙塔古的《女人天生优越论》以风趣幽默的口吻传达科学新知。作者举出许多科学证据,说明女人在生理与心理上都比男性优越,此篇既是平易近人的科普文章,又充满女性主义意识。同为科普文章,皮蒂的《镜头》大异其趣,细描漫步乡野自然观察的优美笔法让人联想起梭罗。出外采样后,回到家里,取出显微镜悉心观察,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随即映入眼帘。

        爱因斯坦深具人文精神,《宗教与科学》区分原始先民因恐惧自然环境而产生的“恐惧宗教”,以及文明人出于道德意识与社会感情而产生的“道德宗教”,两者共同之处是“它们的上帝观念都有拟人化特征”。作者从多年科学探索的体悟,拈出“宇宙宗教感情”,认为不仅层次最高,而且可得自超过日常功利思维的艺术与科学研究。科幻小说作家克拉克兼具文学与科学之长。《我们永远无法征服太空》以具体数据论证,即使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再先进的飞行器速度依然有限,人类面对浩瀚宇宙只能望而兴叹。

        《技术与世界政局》作者斯柯尼科夫将满九五高龄,是全书唯一健在的作者。全文主张科技的发展与影响早已跨越人为国界,必须以全球视角看待。文中提到全球暖化、生态污染、海洋资源与外层空间的争夺等议题,甚至信息战、“自然资源管理、人口增长、信息处理、遗传工程”以及“军事技术”等问题,并呼吁建立国际监管机制,这些都是今日迫在眉睫的事,却早出现于半世纪之前的英文读本。

        余光中一向关切中西文学、思想与文化,授课时经常带入中西比较的观点。《〈论语〉五十节》自狄百瑞、陈荣捷、华兹生合编的《中国传统文献》精选而来,让习于从《论语·学而》读起的中文读者,得以透过英译以及比原著更有系统的分类,不仅重新认识这部儒家奠基文本,也能学到儒家重要观念的英文表达方式,有利于向外国人士介绍中华文化。《〈庄子〉五节》选文集中于生死,录自《至乐》《大宗师》《齐物论》《秋水》诸篇,英译者为韦礼、华兹生与梅贻宝,足见取材之广泛、编选之用心。读者借道三位中西学者的英译,再次领会道家圣哲思想之超脱与想象力之丰富。来自《史记》的《李将军列传》以英文再现兼具历史之真与文学之美的名作。余光中建议读者对照中文阅读,以见太史公雄深雅健的风格。

        压卷的两篇名家之作别具深意。罗素的《中西文明的比较》以跨文化的视野,对比中西文明,说明各自的特色与优劣。文中论及欧美文明的三个共同源头——希腊文化、基督宗教与现代工业主义——也介绍中国的老庄、孔子以及诗歌与艺术,并提到中华文化接受佛教,以示其兼容并蓄。他对比老子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与西方的“占有、自恃,以及统治”,指出中国人天性宽容、友善,以礼相待,而西方白人到中国则出于三个动机:打仗、赚钱、传教。罗素认为中西双方相互学习必然有益彼此。

        汤因比写《我为什么不喜欢西方文明》时已七十五岁,此文是汇集多年研究世界各大文明心得后的反思。他之所以不喜欢西方文明,是因为在他有生之年,“西方世界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现了墨索里尼、希特勒、麦卡锡等领导人物”。他也细数当前西方文明让他不满之处:个人主义、嫌弃老人、广告业、标准化、性意识、专业化、机械化等。读本最后五篇选文中,前三篇介绍中国儒家、道家与史家的代表文本,续以罗素与汤因比的两篇思想性文章。余光中特别提到,“压卷的五篇选文……这样子的取材和编排,我自命是‘革命性的’,不免有点沾沾自喜”。要言之,全书始于经典的定义与功能,接着重视文字与修辞的作用,经由广泛的艺术引入诗论,继而赏析英美诗作与短篇小说,再进入面貌繁复、具有文学性与启发性的散文,衔之以英文重新阅读、诠释的中华文学与文化经典,总结于中西文明的比较与批判。细读各篇固然开卷有益,总体观之更见其结构有机,井然有序,前后呼应,体现余光中如何透过语文学习达到博雅教育的理念。

        余氏美学与读本特色

        余编《大学英文读本》采用高雅光滑的乳白色系以及较大的开数,颇显亮丽、脱俗、大气。封面插图为他心仪的克利画作《满月时的动物》,寥寥几笔,童趣中带有深意,仿佛召唤读者参加一场知识派对。扉页后的两页,左侧底下的十音节双行体诗:“Write down your own immortal sayings here. / Never mind the saints and bores in the rear.”(“此处写下自己不朽格言。别理后面无聊人与圣贤。”)出自精通英诗的余老师,格律工整,语带幽默,期许读者的同时调侃书中作者。右侧硬笔画也出自他的手笔,只见一位头戴高帽、身穿燕尾服的男子,手持捕蝶网正蹑手蹑脚要捕捉前方地上的“问号”,一如书中多篇文章所强调的求知欲。这些编排在在体现“余氏美学”。

        综上所述,余编《大学英文读本》特色有四:

        第一,博雅理念,具体实践:余光中身为大学西语系系主任,因应时代与教学需求,新编英文教材,以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他的理念高超,视野广阔,秉持博雅教育理念,落实于具体文本,以期培养出兼具英文能力、人文素养、现代感与国际观的知识青年。

        第二,推陈出新,设计多元:四位编者对跨文化的语言学习都有深切认知,体认大学英文教育的需求,深悉旧有教材的贫乏与缺失,力求创新与多元,若干选材甚至是几年内的新文,显示触角的敏锐、与时俱进的精神、接轨国际的作为。

        第三,古今兼容,中西并蓄:选文上自中国传统经典,下至当代美国大学生的回顾,既有莎士比亚诗歌、艾略特诗论、契诃夫短篇小说、希区柯克电影论、毕加索艺术论,也有二十世纪小品文、科普文,及其他领域论述。内容既涉及大学理念、教育目标、阅读与学习,以及中西文化比较与批判的思想性文章,也涉及女性意识、科技发展、宗教观点、环保议题与国际政治等文章,熔古今中外于一炉,以成就大学之“大”与“学”。

        第四,浑然有机,六“文”兼具:此书小到一字一词批注,中到作者简介与选文提要,大到文章的精挑细选、排列组合与有机结构,在在透露出主事者目标明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文字、文句,而文本、文学、文化、文明,层层向上,统揽古今中外,开拓学生视野,达到博雅教育的目标。

        余老师于二○一七年辞世,为中文世界留下丰厚遗产。却也因文名闪耀,难免遮掩他身为英美文学教授、尤其英语教育者的角色。《大学英文读本》以崭新面貌问世,再现余光中罕为人知的一面,就“余学”而言,固然有寻幽探微、钩沉出新的意义,一般读者也可运用昔今的双重视角,精读细品,依文索意,体会其中的微言大义与博雅教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