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7月26日 星期三

    “中国莎士比亚”熊式一

    崔萌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7月26日   06 版)

        崔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综合分社编辑。曾编辑出版《范用存牍》《人类的终极问题:未来篇》《俄罗斯文学的黄金世纪:从普希金到契诃夫》等图书。

        推荐图书:《熊式一:消失的“中国莎士比亚”》

        1934年,他将中国传统剧目《红鬃烈马》改编为英语戏剧《王宝川》,在伦敦连演900场。1935年,他成为第一位登上百老汇舞台的中国导演,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莎士比亚”。在抗日战争期间,《王宝川》为中国赢得了国际的理解和同情,比“蒋介石的机关枪威力更大”(《洛杉矶时报》)。1943年他创作的英文小说《天桥》亦大获成功,被翻译成法、德、西、捷、荷等语言,畅销欧美,陈寅恪曾以“海外林熊”之句将他与林语堂并举。但他的传奇人生远不止于创作,他还是中英双语译者、香港清华书院创校校长、BBC电台评论员;他与英美文学大佬萧伯纳、赛珍珠、H.G.威尔斯、巴里等都有很深的交往;政府要员甚至丘吉尔也曾是他的座上宾;他在剑桥的居所“逸伏庐”成为当时中英文化交流的客厅,被称为第二个“中国大使馆”……

        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就是熊式一。

        作为穿梭中西的“异乡人”,熊式一不习惯穿西装,总是一身丝绸长衫、戴着玉手镯;身处西方的文化场域,他时刻面对着“自我”与“他者”对“中国”形象认知的裂隙。在创作上,熊式一选择通过世界视野回视中国的方式在写作中打破西方人对中国、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偏见。战时,创作之外的熊式一活跃于各种社交场合甚至政治场合,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讲述中国,以塑造一个更加正面的中国形象。老年的熊式一改用中文写作,身在异域他乡也始终惦念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世纪的中国在传统与革新、本土与西方拉扯的张力下踽踽前行。熊式一的一生,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世界相遇的一生,亦是一部生动的20世纪离散海外的知识分子心灵史,他的身上内化着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多重身份与复杂的心理。他的生命历程,象征性地代表着演变中的中国,反映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纠结。

        若没有熊式一,我们对世界中的中国文学,对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理解,会缺失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这个当年的风云人物如今已消失在历史中。与“熊式一”这个名字一起被淡忘的,还有那段中国艺术曾经征服西方的时代。

        郑达教授的这部《熊式一:消失的“中国莎士比亚”》便是对熊式一传奇人生的打捞,更是对那段波澜起伏的风云岁月的追忆。美国萨克福大学荣休教授郑达,花十年之功,深耕熊式一家人提供的海量一手文献,采访了熊式一的诸多亲友,同时寻获中国和海外相关的新闻报道,完成了这部“首次披露重要史实,内容丰富、文笔生动,同时颇具创意的熊式一传”。这部传记在发掘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该被忽视的人物的同时,也呈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可缺失的跨国文化交流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