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7月05日 星期三

    读诗漫笔(19)

    古诗中的游子思妇对唱

    顾农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7月05日   15 版)

        东汉末年有一批非常动人的五言诗,作者不明,一向称为“古诗”,其中最著名的是选入《文选》的那十九首。这一批作品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游子思妇之词。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约多为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其中有一部分很可能是太学生),他们为了谋取出路,远远地离开家乡到首都或别的大城市去奋斗,而在汉末那样的时局里,功名和出路哪里是容易弄得到手的,他们没有得到想得到的东西,却失去了同亲人、情人的团聚,不得不忍受孤独和贫困,于是很自然地唱 出了这么一批哀怨而缠绵的诗篇。

        游子之词往往以两方面的感慨为主,一是感士不遇的牢骚,一是对故乡、对亲人或情人的思念,这两者往往纠缠在一起,形成很大的无从解开的感情疙瘩(“情结”),通过诗歌这一渠道发泄出来;而他们留在老家的妻子或情人则陷入痛苦的期待与失望之中,也有许多感情要抒发,游子也很愿意为她们代笔。试读十九首中的第一、二两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户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即分别从男女两边来写。游子的痛苦在于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却对自己很不利(“浮云蔽白日”),但自己还不想回去,还要继续漂泊,而与此同时则陷入无可奈何的乡愁、相思之中。“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就是后来之所谓“衣带渐宽”;“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则大发人生易老的感慨——凡是喜欢叹息自己不幸已老的,往往是年纪并不算很大的少壮之人,只是身心皆累,遂多此种哀叹。

        男女对歌也可以放在同一首中来写,例如《古诗十九首》其六云: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从内容看去,这里前四句为居者的女性之词,后四句则是行者的男子之词,两者对唱呼应。一首诗中作此种对唱,前有古人,后多来者。古老的例子如《诗经·郑风·东门之墠》,前后两章分别为男女之词;晚一点的例子如南朝民歌中有很多赠答之作;现在少数民族的青年男女仍然讲究对歌——把赠答的两首连起来写,就成为《涉江采芙蓉》的样子了。

        作品总是为读者存在的。年轻人离开故乡外出奋斗找出路,古今并无不同,他们的痛苦和哀伤也多相近之处,《古诗十九首》久远的魅力,就在这种人生经验的通感之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