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6月14日 星期三

    博物图书,也可以“小而美”

    王忠波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6月14日   15 版)

        王忠波(文津出版社副总编辑)

        我一向钦佩蔡元培先生的“美育”理念,在自己的出版工作中,无论是国内原创选题的策划,还是外版图书版权的引进,直至把每个项目落实到付梓成书的每一个细节,无一不是力求贯彻这种理念。

        由于曾经做过生态美学方面的论文,所以长期以来我都对生态主义葆有兴趣。环保危机爆发,我们都被裹挟其中,我的目光开始投向这个领域。2016年秋天,我第二次来到法兰克福参加书展,是想在我们已有的“博物学书架”这个出版框架之下,拓展符合自身阅读趣味和审美理想的产品线,通过版权引进来实现是一种比较便捷的方式。我那时通过别人的介绍知道,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老牌的出版大国,包括一些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等,他们有一批小而精的独立出版社,出版观念与大社迥异,以各自的理念灌入的小品牌制作,虽然一年的出版量不大,但是在一个成熟的阅读分层精细的文化环境里,却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支撑下来,甚至在知识圈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因此考察范围缩小在英、德两国那些比较小众的出版社,就是要引进从出版的专业角度来看,审美方面禁得住细看、细品的那类图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四号馆二层的一个角落,有一家很小很安静的出版社:位于柏林的Matthes & Seitz 出版社,他们有关动物、植物的系列丛书,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这是一套从动植物视角切入、融合了文化史思想、又带有跨学科特色的科普丛书。动物方面,包括了《蝴蝶》《鲱鱼》《猪》《驴》《鸦》《蜗牛》《犀牛》等;植物方面,包括了《康乃馨》《荨麻》《海草》《猴面包树》《花的语言》等。装帧设计,整体上的感觉,带有德国图书常规的高品位的典雅精致,精装,小开本,封面设计风格与市场上其他的书迥异,版式看似平平无奇,却处处充满细节,内文用纸普普通通,印刷却又非常精细,每一本都有统一调性的色彩体系,但在细节上又有微妙的区别。总之,风格优美独特,翻阅的时候就感到兴趣盎然。虽然不懂德语,不能在现场就体会写作的精妙,但是可以初步判断这是一套知识丰富、充满趣味的丛书。回到北京以后,第一时间请了精通德国文化的朋友来看,他在阅读过程中连连称奇;找了北外历史学院的李雪涛院长来协商,他对这套书籍的评价也很高——后来他成了这套丛书的主编;另外,同席的汉学家顾彬,对这个出版社赞不绝口,夸奖它的“小而美”。因此,我迅速敲定了版权,把这套书整体引进了过来。

        这套丛书,浸润了生态主义的动物学、植物学的基本知识,以一种现代的交叉学科的视角来叙述一个特定物种是如何与人类社会相遇,并以何种方式进入人类社会的历史。每一本以一个物种为主角,融汇了古代传说、绘画、诗歌,近现代的经济学、人类学、科学、电影典故等丰富的内容,插画也绚丽精美,装帧印制不落俗套。这是打通了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壁垒的一种尝试,与我个人策划的主要方向、团队的学科背景也非常契合。

        方向定了,下面就是如何把书做好。在这方面,我的信念是:书籍应成为整个社会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应受潮流束缚。我们最先完成了《蝴蝶》《鲱鱼》这两本,通过与业内人士交流,逐渐发现,这个系列图书的装帧风格在中文出版语境中很难定位,尤其在博物学图书的出版品中更是如此。由于国内博物学图书往往服务于亲子阅读,出版商一般趋向于大部头、插图大而精细、定价高昂的做法,这种外观朴素、装订细节要求多而定价并不高的做法不为同行所喜。但是,回想在法兰克福的时候,恰恰是这套丛书本来的风格深深吸引了我,它的整体设计,从用纸到工艺选择,处处体现了对审美的要求,看似朴素,实则以细节取胜,是一种高级的恰如其分,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由于原版书的装帧设计已经很完整,我们经过研判,在征得授权的情况下,决定将这一个风格承袭过来,但会根据中文图书设计的视觉语言特点对装帧的细节做一定程度的修改。比如动物系列:封面采用了棉柔质感、不反光的热熔纸,热压后,让各类物种图案实现类似腐蚀版画的凸凹触感;为了与整套书的体量一致,荷兰板的厚度采用1.0特制款的,而为了追求稳定性,还要用最好的品牌,并且一定要顺纹切割,板面才不会起翘;内文用纸在经过多次尝试后,选用定制款90克雅意樱花,让文字和图片以斯文精致的面貌呈现。

        我在近些年的出版实践中之所以有强大动力,一方面要感谢出版社的环境给予我的宽容与支持,给了我足够的空间去尝试新的领域;另一方面就是出版本身的魅力,包括策划,包括了成品的实现,这一系列宏观微观的过程。我深深感到,图书出版,是在文化与文化之间架起了桥梁,实现了沟通交流与相互促进;而在审美方面,我们的尝试,即便是逆潮流而动,如果能够闯出一条路来,哪怕是充满荆棘,总归是有意义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