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6月14日 星期三

    360天追踪:《技术史》全译本出版纪实

    邢璐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6月14日   15 版)

        邢璐(中国工人出版社万川项目组负责人)

        牛津《技术史》英文原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花费30年出齐,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篇幅最大、资料最全的世界技术与社会发展通史,涵盖自远古至20世纪中叶人类技术的历程。全书800余万字,拥有3000余幅极为珍贵的照片和专门绘制的插图。全书各章均由相关领域的20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撰写,内容翔实,材料丰富,观点新颖,富有思想性。

        牛津《技术史》作为一套权威的技术通史,居然在图书市场中没有正在发行的中文版。我们社领导一致认为,《技术史》是一套具有较高学术价值而又普遍适用的科普读物,可以为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提供高质量的背景知识。

        几经问询,《技术史》的版权情况终于得到了确认。但是,这套神秘的“参考文献”却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肯向我们彻底显露真颜。外方回复,由于年代久远,他们手中没有纸质图书,没有电子文件。这就给我们提出了第一个难题:在没有原书的情况下,如何定价? 又如何报价呢?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始联系上一版《技术史》的主编团队,希望能够从译者那里得到原文,并商议新版译文审校事宜。我们最先联系到了上一版《技术史》的编委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姜振寰教授,他得知我们要重新出版这套书十分高兴,希望能与我们面谈。于是,2017年8月,我们第一次来到哈尔滨,这次出差不仅让我们的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彻底掀开了《技术史》的神秘面纱。

        尔后,又经历了版代公司的反复沟通、牛津大学出版社商业合作伙伴调查等一系列等待,在初次询问版权将近一年之后,2018年2月,我们终于和牛津大学出版社签订了版权合同。至此,《技术史》不再是一条神秘的“参考文献”,而变成了一套有图有字、有知识有智慧的“硬核”稿件。

        在签订版权协议后,我们面临着下一个难题:译稿如何修订? 在与姜振寰教授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当时的查询手段有限、时间有限,上一版译稿存在着漏译、各卷不统一等问题。上一版的《技术史》各卷主译均为国内技术史研究方面的专家,翻译团队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上百位专家学者组成。想要重新组织技术史专业译者团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想先了解各位主译的参与意愿,再做决定。于是,从冬到夏一百日,从北到南三千里,我们去了哈尔滨、沈阳、大连、上海,邀请各位主译出山。虽然大部分主译已年逾古稀,仍旧保持着学者风范,饱含着对这套书的感情,回忆起往事滔滔不绝,让我们获益匪浅。2019年4月,我们签订了译稿授权协议。

        在服务产业工人队伍改革、为职工队伍提供高质量知识服务的背景下,出版社高度重视《技术史》的出版工作。社领导亲自监督出版进度,从三个分社抽调资深编辑组成责编团队,召开编辑工作会议、编译工作会议,安排质检、印制、营销同事全力配合,全社联动打造精品图书。

        围绕《技术史》展开的编辑团队业务交流活动,无论是分享还是争论,都十分纯粹,让我们找回做书的初心。我们曾与各个图书品牌主理人进行交流,探讨品牌建设路径与外版书的选择、包装和宣传。我们几乎每周碰面,讨论编辑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我们的编辑微信群时常亮起,抛出的疑问总能得到解答。就这样,《技术史》一点点从当初那条神秘的“参考文献”,从问询邮件里的一个书名,变成凝结着全社心血的精品图书产品。

        四年磨一剑,2021年6月,《技术史》(全译本)正式出版,这是首次推出中文全译本。这是一部人类社会技术与文明的百科全书,是从远古到20世纪,技术改变世界的全景记录。图书一经出版,受到业界、学界、读者广泛关注,半年后首印量全部售罄,实现了加印。《技术史》(全译本)的出版,让中国工人出版社在提升品牌形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更上层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