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五天的第九届红场图书节昨天(6月6日)在俄国首都莫斯科市中心著名的红场闭幕。
来自俄国各地和白俄罗斯的四百家余出版商参加了今年的图书节,共带来10万余册各类图书和五百余项活动,如座谈、朗诵、展览、展映、音乐会、新书首发式、颁奖仪式和行业讨论会等。读者不仅可以免费入场,在红场销售的书籍也比书店的售价便宜两成。
今年的红场图书节还举办特别活动,纪念诗人谢尔盖·米哈尔科夫(1913-2009)诞生110周年。
包括65岁的推理小说名家亚历山德拉·马里宁娜(АлександраМаринина)在内的众多作者在图书节上与读者见面。
5月6日在下诺夫哥罗德遭遇汽车爆炸的47岁著名小说家和第九届大书奖得主扎哈尔·普里列平(ЗаxарПрилепин)为图书节带来了新书《肖洛霍夫:不合法的》(Шолоxов.Незаконный)。这本传记进入了6月1日公布的第18届大书奖15部作品的决选名单,其主角是1965年诺贝尔奖得主和长篇史诗小说《静静的顿河》作者米哈伊尔· 肖洛霍夫(1905-1984)。
《肖洛霍夫:不合法的》厚达1088页,由迎来建社一百零一周年的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版于今年早些时候。普里列平在书里回溯了肖洛霍夫的生平和创作历程,解读了他与广大读者、斯大林和苏联文坛的关系,尤其是众多作家同行的嫉妒:文学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成功的不可原谅性。
作者还重点考察了肖洛霍夫在晚年因所谓剽窃风波所受的不公平对待。
20世纪80年代,在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的大力宣扬下,有关《静静的顿河》是剽窃之作的谎言在苏联和海外广为流传,一个主要的“证据”是当时仅有21岁的肖洛霍夫不可能写出如此厚重的巨著。但日后通过对1991年出现线索、1999年公开的前两卷原始手稿所作的分析,明确证明了肖洛霍夫的原创资格。手稿的写作时间可回溯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其中605页为肖洛霍夫亲笔手书,285页由妻子玛丽亚及其姐妹誊写。后来的研究成果还证明,小说中大量的人物和情节,乃至哥萨克的语言习惯,皆为肖洛霍夫在一个极小的地域内亲历。有学者据此声称,除肖洛霍夫之外,这世上再无第二个人敢站出来,说自己才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手稿复印本曾于2006年起在莫斯科、法兰克福、巴黎、布拉格和北京展出。
中华读书报在2011年报道了《静静的顿河》手稿复原本在俄国出版的消息。
即便如此,关于肖洛霍夫剽窃的故事至今仍未绝迹。
在《肖洛霍夫:不合法的》一书里,普里列平论证了对《静静的顿河》作者身份产生的任何怀疑——哪怕是一丝一毫——都是荒谬的。任何散布过这种谎言的人也都是可鄙的。
他总是把肖洛霍夫放到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下仔细审视,时刻向读者展示肖洛霍夫的复杂性。肖洛霍夫笔下的人物诅咒、犯罪、杀人、受苦,因为他们活着。
(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