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6月07日 星期三

    汉江之子杨志鹏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6月07日   07 版)

        ■王蓬

        近日,杨志鹏由作家出版社推出长达60万字的长篇小说《汉江绝唱》,在古城汉中首发研讨,名家云集,争相发言,高度评价作品,认为填补了汉江及其航运空白,堪称力作。引起广大读者对杨志鹏和《汉江绝唱》的关注。

        这部小说以汉江三千里航运水路,黄金峡二十四滩锁钥咽喉为背景,以家族三代船帮航运为主线,几代人的家族恩怨穿越时空;再涉南水北调,引汉入渭,直到眼下的改开时代,百年风云际会,内容宏阔厚重。杨志鹏为何能创作这部力作? 诚如他在《后记》所言:“黄金峡无疑是三千里汉江最为激动人心的篇章。我有幸出生和成长于此,黄金峡与我有生命的渊源。”他还说:“我之所以迷恋纤夫拉船的画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三叔在洋县航运队做纤夫,我曾在黄金峡入口不远的沙坝上,目睹我三叔拉船的情景,他和工友们弓着腰,正在将船拉过一条险滩,我向他招招手喊了一声,他只是仰头看了我一眼,接着又埋头奋力向前。”毫无疑问这幅中国版的巨幅国画《伏尔加河纤夫》潜入杨志鹏少年时代的心灵,这颗种子孕育多年,注定要在《汉江绝唱》中绽放。

        一部作品,尤其是规模宏阔的长篇小说怎么写固然重要,然首先面临的是写什么? 因为写溪流与江河、写麻雀与苍鹰在本质上讲乃是有云泥之别。杨志鹏能够写出《汉江绝唱》绝非偶然,非有深厚广阔的生活积累与多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不可为之。这与其阅历息息相关。

        杨志鹏是地道的汉江之子,出生于汉江边的世代农家。父母均属农民,他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背景可以指靠。放牛、拾粪、寻猪菜、割柴火,挨饿受冻……农家孩子所有的苦难都曾经历。但他偏又幸运,“史无前例”中,砸烂的(陕西)省作协将作家周竞下放于此,这位以讲革命故事《王奶奶的枕头》出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让杨志鹏受到启蒙,对未来产生憧憬。上高中时居然写诗发表于县文化馆的油印刊物,这颗文学种子在参军入伍后生根发芽。1978年,他写的纪实性散文《硬骨头战士》在《青海日报》整版刊登,开海西军分区见报先例,被选拔进青海军区政治部。又恰逢新时期文学大潮,时代呼唤人才,杨志鹏接连在《人民日报》《当代》《安徽文学》《清明》《红岩》等刊物,发表多部中短篇小说,为高原文坛增添光彩,俨然文学新人。他因此得以和各种原因云集到青藏高原的一批优秀的文化人际会,其中有为高原放声歌唱的诗人昌耀、曾任中央美院油画系主任的画家朱乃正等大腕名家。他从部队转业到由著名作家孟伟哉领衔的大型期刊《现代人》,甚至被列入省文化领导干部第三梯队的培养对象。只是最终他在做官与创作之间抉择时进了武汉大学作家班。同班有以写《小镇上的将军》驰名的陈世旭、以《张居正》获茅盾文学奖的熊召政等,新星云集,使杨志鹏眼界大开,顿上层楼。

        毕业后杨志鹏作为人才被引进青岛,到青岛办报几年后,他又干了件让人瞠目之事:毅然辞掉公职,接受青岛开发区招聘,下海经商! 不久就有消息传来,他与法兰西院士陈瑞献联手,打造青岛珠山公园,用中外驰名的华美诗章和佛教名句把整座山岗装点得熠熠生辉。创造了中国摩崖镌刻史上的奇迹。多年后我在志鹏引导下攀上山岗,目睹每个字都巨大如房,光耀天地,深感震撼。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杨志鹏又策划实施《中国作家三千言》、“百面名家瓷盘画”与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印有五千名作家签名的巨型瓷瓶。每件事都头绪万端,复杂琐碎,意外频出。关山月、吴作人、黄永玉、朱乃正、程十发……每位都名头响亮,如日中天。杨志鹏背着直径过米的瓷盘毛坯,去寻叩这些大家的门庭,还要指挥他们直接在毛坯上绘画。何况,烧制中火候把控,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事实就有烧坏重画的事情发生,想想都头皮发麻。听当年追随志鹏做事的杨文闯讲述,他们在炎炎夏日刚爬完楼梯叩过一位画家门庭,来不及更换湿透的衣衫又连夜乘火车南下,去广州寻找另一位画家。当时还没有高速高铁,能挤上硬座便是幸运。我自认不算畏怯之人,但想着要举起永不放下的手去一次次叩响大家的门庭,注定落荒而逃。然志鹏却件件都干得漂亮出彩,这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勇气与毅力。

        我再回顾多年与志鹏联手干成的往事。上世纪90年代,我接手汉中文学期刊《衮雪》,缺乏经费,志鹏得知即汇款万元,要求是为其家乡洋县作者出期专号,既组织队伍又繁荣创作,结局皆大欢喜。还带出个意外成果,发现有文学潜质的作家叶平,我们联手向时任洋县县委书记袁宝成力荐,最终把在风雨飘摇的剧团还是临时身份的叶平调进县文化馆。如今,叶平出书不下十种,频获奖项,加入中国作协,让人欣慰。志鹏还曾多次帮助家乡争取项目,销售土产,传递信息,援手他人。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侠肝义胆不是谁想有就能有,而是伴随心性阅历植入骨髓的东西。如此就能理解志鹏为何又突然研究佛教,多次深入青藏高原,寻叩宗教起源,拜访多位高僧,对天地、自然、因果、生命、善恶深入了解,感悟评判,无疑进入一种广阔的人类尚未全知的天地。这种对宗教的深入渗悟,对一个创造精神财富的作家来讲,绝对是多了一种思考,一种参照,一种手段。这就足以诠释杨志鹏在构思鸿篇巨制《汉江绝唱》时,开篇原本有多种布局,多把钥匙,却为何将百岁老人褚瑞生之死置于卷首,贯串始终,并非魔幻和故弄玄虚,而是有强大的宗教知识支撑,有对人类还不完全了解宇宙层面的把控。在长篇小说《汉江绝唱》中,不难发现书中多处直接实描写汉江汉中,洋州洋县,涉及这片土地许多重要人物与历史事件,沟通南北的傥骆古道,贯穿东西的汉江航运,红25军创建华阳根据地,全歼西北军警备二旅的石塔河战役等,多有生活原型,历史资料丰厚,许多应是志鹏在孩提时代就听长辈讲述,耳熟能详,厚积薄发,这就为志鹏营构《汉江绝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再是,杨志鹏对文学挚爱追寻超过半个世纪,已写作出版长篇小说《百年惶惑》《世事天机》《百年密意》《庚子记忆》《玄黄》《迷乱的诱惑》积累了丰厚的写作经验。胸襟器局、审美眼界都犹如登山,攀上高高的秦岭,脚下山峦谷地,溪流田畴一览无余清楚明白。对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各类文学潮流,理论主义有了自己的识别判定。站在这个高度,自然对全书人物命运,归宿走向有更加精准的认识和把控。荀子曾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作家杨志鹏凭超过半个世纪的生活与文学积累,向广大读者捧出这部史诗般的力作就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回顾多年前,志鹏新作出版,曾委托我向陈忠实请卷前荐语。陈忠实对杨志鹏策划《中国作家三千言》、“百面名家瓷盘画”等早有耳闻,曾对我感叹:“一个农民娃嘛,咋弄这么大的事!”赞赏之情溢于言表。之后,他们多有交集。杨志鹏对陈忠实敬重之余,注定也会学习陈忠实:写一部在生命中要当枕头的作品。这就是《汉江绝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