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瑞林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罗树庚校长出版了新作《迷恋专业成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认真阅读后感觉到罗校长是一个对教育教学非常“有感”的人,而一个教师要持续不断地获得成长和发展,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做一个对教育教学“有感”的人。
这里所说的“感”,就是感觉,感触、感想、感悟。如果一个人对身边事物熟视无睹,没有感觉、感触、感想、感悟,那么他就不会有反思,也就不会有创新发现,错过很多促进专业成长的契机。
如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通过文字,我走进了罗校长的精神世界。当看到罗校长的几篇文章后,就感觉这个校长的文风很好,朴实而流畅,没有什么难懂的学术表达,都是结合日常教育教学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有感而发,娓娓道来,让人看后不自觉地联想起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引发共鸣。
一时一地、对某件事情有感而发容易,难的是始终如一。时间长了,有些教师难免会由“有感”走向“无感”,甚至“熟视无睹”。如何才能对教育教学始终“有感”,让这变成一种伴随终身的思维品质呢? 结合阅读罗校长这本《迷恋专业成才》,笔者提出几点体会和看法。
心中有爱,激发持久动力
从事教育工作,应该心中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霍懋征、斯霞、于漪、顾明远等教育家都一再强调这一点。最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看到的是满满的爱。这里所说的爱,不仅仅是爱学生,还包括爱课堂,爱学校,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学科专业。这和谈恋爱一样,有爱才会“有感觉”。罗校长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好文章,根源在于他对学生、对课堂、对他一手参与创办的这所学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所以,他才能发现教学生活中的美,包括对学校和教师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批评,其实也是爱的表现,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美学家李斯托威尔说:“美的反义词不是丑,而是麻木。”
不只是罗校长,其实从很多校长和教育工作者身上,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他们对教育、对教师职业和学科专业的热爱。比如何东涛,在当浙江省教研室主任前,曾当过杭二中的副校长、党委书记以及另外几所中学的校长、书记,但她一直坚持上课,很多人告诉她,像她这样的高中校一把手校长,是不用亲自上课的,但是她说,一定要亲自上课,只有这样才对高中教学“有感觉”。爱是内在力量的源泉。有一颗对教育充满热忱的心,才不会觉得工作枯燥乏味,才不会迷茫、麻木,才不会轻易打退堂鼓。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才会常常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广泛阅读,扩充知识储备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是一个什么过程? 其实,学习就是一个大脑中已有知识与外界输入的信息和知识进行交融、碰撞的过程,经过吸收、内化形成自己的认知,成为自身的素养。原有知识库存越大,越能更大范围地、更多地发生交融碰撞。所以,个人的知识储备越丰富、理论素养越高,越容易产生意义的关联。同样的现象,知识视野狭窄的看到的只是现象,对它熟视无睹,没有什么感想,而有着深厚知识背景的人,更容易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更容易发现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儿童认知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获得新的感悟和启示。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多阅读,既要拓宽阅读的广度,也要开掘阅读的深度。从罗校长这本《迷恋专业成才》可以看出来,他的知识视野是非常宽泛的,从古代的孔子、苏格拉底到近现代的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等等,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我相信罗校长一定是看过不少书的,而且不只是教育学的,还包括管理学、心理学、哲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等方面,广博的知识视野使得他能跳出教育看教育,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问题。
教师阅读可以分为道和术两个层面,不同教师、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有所侧重。“道”的层面,主要是基本的教育原理和教育思想,而术则是诸如课程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方式方法。只看道的方面的书,有时候看多了也会觉得空泛,没有感触,这个时候看看具体的课程教学操作层面的一些书,看看这些教育理念是如何落实到教育过程中的,就会找到感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的书看多了,有时候也会迷茫,这些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位的理论和逻辑是什么?这个时候转头去看看一些教育理论的书,追根溯源,往往会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道与术相辅相成,互相刺激和启发,往往能带来灵感。
勤于观察,于细节处见真章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有一本书就叫《细节决定成败》。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智慧,就潜藏于细节之中,需要教师勤于观察,于细节处见真章。
罗校长用实践告诉我们,看似重复的生活里,每天都有新鲜的东西。他不仅对课堂教学认真观察,而且对于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待人接物等观察细致入微,而且以事看人,看得很准。比如《迷恋专业成才》书中讲到几个例子:对于课前准备,不同老师的做法;食堂打汤时,不同人的处理方式;开家长会时,不同班主任对教室座位的布置;到外校参观时,不同学校教师的表现,等等。这些小事,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很少去想它是否合理,有没有更优的处理方式,而一个像罗校长这样对教育有感的人,却能看出教师的智慧、情商、教养和敬业精神上的高下,所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时候教育观察只需要一个细微的切口,小即是大。
除了认真观察外界事物,教师还应该关注自己课堂教学的细节。罗校长说,他每次听课、上课后,都会及时整理、记录其间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和产生的思想火花。有些特别的感受、感悟和感想,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时过境迁就会慢慢消散,再回想的时候就没有那种特别的感觉了,也会存在信息衰减。因此,教师记录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就是为今后的教学研究和写作积累原始素材。
善于思考,提升思维品质
看到同样的现象,一些人会从这个角度看,另一些人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归纳和演绎思维能力。演绎思维就是通过事物发展规律推断事物发展方向和进展的思维方式。而归纳是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推导出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共通结论的思维方式。二者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其结果都是建立起现象与本质和一般规律之间的关联。罗校长这本《迷恋专业成才》,大多数文章都是寓理于事,从具体可感的事例出发,以潜移默化、浸润的方式来说理,理实相生,让人觉得信服,觉得“是这个理儿”。
还有一种思维,对提高感悟的深刻性具有帮助,那就是跨界关联的类比思维。这一点在罗校长的文章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比如,他常常能从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谚语、“俗话说”联想到课堂教学、教师发展上的一些问题,比如“条条大路通罗马”“烧开一壶水”等。他还常用工商管理或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与教育进行类比,比如他从“7人分粥”的故事讲到校长管理的智慧,指出学校管理的成功经验需要经过反复实践探索;他把吃辣和教师接受批评进行类比,提出只有经常吃吃辣,才能产生辣不怕、不怕辣、怕不辣的免疫能力;他由学校里的乔木栽种时因为被填充建筑垃圾而长不好引申到教师发展,提出“做人做事如果在看不见的根部放弃标准,没有规则、原则,有朝一日我们终究会因为对‘根部’不负责任而买单,会因此付出更惨重的代价。”正是跨界的类比思维,使得这些见解充满反思的哲理性,视角独到,发人深省。
我们经常说,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通性通法,能自己举一反三。其实不同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背后也有“通性通法”,有共同的“情理”可以互相启发和借鉴。教育领域的一些经验可以移植到其他领域,同样地,其他领域的一些经验或教训,也能给教育带来别样的启示,只要你有善于思考的大脑,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就会独具慧眼,常见常新,常思常新,对教育教学持续产生新感觉、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