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而且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但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应该教或学怎样的内容? 坚持怎样的原则?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了由刘捷策划、顾之川和吴泽顺先生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中卷)》。读罢这套读本,我想谈三个方面的感受。
第一,这套书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定位准确。
近年来,我一直在宣讲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在我看来,只有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体认我们的传统,亲炙自己的祖先,才能使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才能使学生走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亲近、认同这个家园,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之中;才能让学生将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植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价值和功用定位上,虽然强调“美德养身”,认为传统文化具有修身养性的德育作用,能够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但编写者没有简单、狭隘地将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而是在此之外,强调了文化认同、心智启迪的价值。这表明了策划者和编写者充分意识到了传统文化教育有比单纯的道德教育更加广泛、丰富和深刻的意义,没有把传统文化教育当作第二门德育课。尤其令人赞赏的是,编写者特别强调文化寻根的价值,把它列在指导思想的第一位。强调读本编写的目的,是要引导中小学生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等问题,以增加文化认同,树立家国情怀。这和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能使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说法完全一致。
第二,这套书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理解到位。
传统文化教育“教”什么,这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要正确地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哪些东西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就有必要准确把握“文化”和“传统”这两个概念的内涵。
“文化”是难以界定的一个概念,有人甚至认为,给文化下定义,就像是用手去抓空气,空气你自然抓不到,但它又无处不在。葛兆光先生根据伊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的观点,针对“文明”说“文化”,我认为抓住了“文化”最本质的特征。实际上,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因此,它没有高低之分。而“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换句话说,“文化”使各个民族不一样,“文明”则使各个民族越来越接近。有人形象地说,文化是一种存在,文明是一种距离。可见,文化说的是一个特定群体的特殊性,说的是这个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不同。我们说中国文化,实际上说的是我们民族所独有、为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特质。
说到“传统”,很多人会把它和古代、过去等同。实际上,“传统”不是一个时间段,更不是指古代和过去。作为人类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传统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它强调的是传承,是延续。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沉淀,就形成不了传统。在《论传统》的作者希尔斯看来,至少要持续三代人,经过两次传承,才能成为传统。所以,如果一定要给传统找到一个对立物的话,那么它的对立物不是现代,而是那种昙花一现的东西,说的更加直白一些,那就是时尚。由于人们习惯将传统与古代、过去等同,所以,现在的传统文化教育,往往将古代人物、历史事件都纳入其中。实际上,古代人物、历史事件虽然在历史上存在过,但它们都是一趟而过,转瞬即逝,其本身并不具有传承性,不符合传统的特质,不属于传统文化,也不应纳入传统文化教育的范畴。比如,岳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岳飞抗金作为历史事件,它们属于历史教学的范围。尽管岳飞其人不能再现,岳飞抗金这事不能重演,但以岳飞及其抗金作为载体的“精忠报国”,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历久延传,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
可见,“文化”说的是独特性,“传统”指的是延续性。由此,我们得出了一个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它是我们祖先创造、经过一代又一代先民接力传递、穿越一个又一个时代的筛选和过滤、从过去一直延传到现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依然具有生命力、表现我们民族的自我和特色的那些东西。
根据这样一个定义,我们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将传统文化分为经典、常识、游艺三个方面。虽然传统文化不等同于经典,但不容否认的是,经典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正像一些学者所说的那样,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所在,魂魄所系,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守护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民族的活力与资源、常理与常道、未来与希望,都蕴藏在经典之中。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都集中体现在其中,它既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今人智慧的源泉。
这套读本虽然分了若干专题,专题的分类标准也不完全一致,但“‘笃学经典’是学习和阅读的主干”,整个读本主要为各式各样的经典文本所支撑。而且,所选文本,都是历史上流传广、影响大、脍炙人口的诗文,文学性和思想性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共存,或者按照编写者的说法,都是“文质兼美”之作。此外,这套读本还巧妙地设置了“问题思考”“单元导语”“感悟探究”“知识链接”“放眼世界”等模块,围绕相关主题,介绍传统文化常识,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优化素质。读本就这样准确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以经典为核心、但又不限于经典的内涵。
第三,这套书对传统文化教育原则的指向正确。
现在一些人之所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是因为他们认为,现行的学校体制是西方的产物,没有能力处理人安身立命的问题,所以希望恢复繁体字、古代的服饰和礼仪等等,甚至以传统的私塾和书院代替现在的学校,用传统教育取代现代教育。实际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应是一种复古教育。换句话说,传统文化教育虽然使用了过去的素材,但始终是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进一步而言,与传统文化是由过去、经过现在走向未来正好相反,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未来作为出发点和根本,通过现在而指向过去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既然已经死去,说明这些东西缺乏超越时代的生命力,缺少内在的生机和活力,只能和某个特定的时代相适应。现今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下,花大力气去复活这些早已死去的东西,就是徒劳的复古。既浪费有限的资源,又给了反对者以口实,更重要的是不符合传统文化的实情。
如前所说,文化从本质上说的是一个群体的独特性,每一种文化都是在应对自然、社会环境挑战时,特定群体创造性智慧的体现,都有独特的价值和存在的理由,都应该被我们宽容地接纳,都应该受到尊重。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各种文化趋同的现代,就更要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的一体化,就在于各个民族的多样化”这样一种意识,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的根基和内涵,从而获得必要的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具有自豪感,对中华文化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具有自信心,同时具有在不同的文化面前传播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这是中国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新贡献的必要条件。
相互交流是文化发展的精髓,是文化成长源源不竭的动力。一种文化如果自我封闭,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最终只能枯竭乃至死亡。一种有活力的文化,它能不断地把异质文化的因素吸纳进来,让这些因素在为自己的生长提供养分的同时,也不断地挑战自己,并在应对挑战中,激活自己的潜能,把自己潜能中那些普世的、永恒的东西释放出来。因此,在培植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体认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培养宽容的心性和尊重的情怀,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文化的成果。说到底,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对其他文化的尊重,二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必然面临如何对待本民族的古代文化遗产、如何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问题。编写者在前言中,说明这套读本编写的目的,是要帮助初中生养成“面向全球,融通中外,互学互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开创未来”的胸襟和情怀,这就清晰地表达了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自觉,这是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向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